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和学习技巧

2023-08-29 11:47 作者:leisure-Cosine  | 我要投稿

语文

单元一:卷子组成结构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T1、2、3选择题(一题3分)

注意比对,在原文找出相应的句子,一个一个词组比对、打勾,仍需要思考处划线或者打圈。需要格外关注主语(2023全国卷以2/3的比例考到了此错误点)、关联词、程度词。

在本类题型谓语的重要性会下降

T4、5大题(一题4分)

先借此处简述一下大题的答题规范:按分做点、标出序号、关键词先行。

⑴按分做点:以本题型为例:本题型无论踩分点是一点两分还是一点一分,本人建议考生在实操中按一点一分来写,多写不亏,任何有点沾边的都写上去,总能踩到分的。不要觉得只是有一点像,就不写了,一定要多写,多多益善。

⑵标出序号:第一:建议标①、②此类带圆圈的序号,而不是⑴、⑵此类序号。第二:一个序号内的内容阐述完后,建议空一个字的距离,给阅卷老师提示。第三:将序号写在比字高一点的地方,以做到醒目的目的

⑶关键词先行: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词写出来,也可以是先将自己的分点标准写出来。

而现在的语文很喜欢solo题,在信息类文本中经常在T5出现。

举例:著名作家协会赞叹本文将情与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请你根据本文,分析这句话的正确性。(6分)

在本题中,考生的按分做点与关键词先行的答题模版应该如下所示:

①情:

②理:

③情与理的融合:

现代文阅读:主要分为小说和散文两种类型

T6、7选择题(一题3分)

本类题型中,常见错误点有:修辞手法错误、情感态度错误、细节错误。

⑴修辞手法错误:考生在考试中看到选项中出现有关修辞手法的描述的,应该提高警惕。

特别关注九大修辞,其中比喻手法更是重中之重,需知道比喻还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

⑵情感态度错误:以自己的第一直觉为准。

为更好的展示此类题型,在本处举例:在本文中,小明是一个很懦弱的人,他不敢冒险。而此处的正确答案应为:小明是一个谨慎的人,而不是懦弱的人。

从本例中可以看出,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时间区别是比较小的,主要靠自己对文本的感受力来做出此题。

⑶细节错误:可能会有张冠李戴、时空错乱等错误出现,自己需要注意回原文本比对。

T8、9大题(一题6分)

⑴本类题型有:人物性格题、作用题、赏析题、手法题、solo题。

⑵而小说和散文的答题思路也有不同。

请注意:本处说的是答题思路,需要和分类标准分开,在大多数题目中答题思路只是作为考生的思考角度,避免遗漏,而答题卡上的分类的点仍需按题目来分。

再述,小说的答题思路:零度修辞手法(以九大修辞优先),小说四要素:人物、环境、情节、主旨,读者感受。

散文答题思路:零度修辞手法(以九大修辞优先)、内容、主旨、读者感受。

⑶本类题型最常出现的是solo题,即使不是solo题,分类标准也常常以题目给你的思路为准,为简单solo题。举例:著名作家协会赞叹本文将情与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请你根据本文,赏析这篇文章。(6分)

若本文是一篇小说,在本题中,考生的思考角度的模版应该如下所示:

⑴情:①手法:②人物:③环境:④情节:⑤主旨:⑥读者感受

⑵理:①手法:②人物:③环境:④情节:⑤主旨:⑥读者感受

⑶情与理的交融:①手法:②人物:③环境:④情节:⑤主旨:⑥读者感受

而在实操中,不可能写这么多的点,故本示范仅是思考角度的模版,实操中,写最有可能拿分的点。

而在赏析题中,基本的踩分点是在手法,所以实操中,赏析题应多写有关手法的点。

综上两点,可见,在同一文的不同题型中,思考角度可能一样,但是最终呈现的答案,侧重点要根据题型来分。

文言文阅读:一般为人物传记

T10段句题(3分)有两种题型:一道三分选择题,三题一分选择题,但都只段一句。

段句题,应根据文本内容,做理解。选择适合文本走向的段句。

若看不懂文章时,也可根据语法,“一个最小单元的句子里,应有谓语”等语法知识点来做。

因本人基本是靠语感来写的本题,故没有很好的解题技巧,若有需要,可以在网上找更好的方法,在此不班门弄斧。

T11文化常识选择题(3分)

新高考后,本题更多是根据文本来设题,所以需要回到文本,去看选项中对此词语的解释是否正确,不要靠自己贫瘠的文化常识干写。要相信,自己不知道的、陌生的,文本里一定会有提示!若没有提示,那说明这题的突破口不在这里,很有可能,这个选项是对的。

T12文本细节题选择题(3分)

最常见的就是张冠李戴:这个人做的事情,非要说是另一个人做的。

或者是时空错乱:某人因做了好事被任的官,非要说是他任官后做的事。

T13翻译两题(共8分)

注意特殊句式,每个句子,自己猜测四个踩分点,逐字逐句翻译。即使是看着很浅显的字,也要给他组词,翻译出来。

T14大题(3分)

一般为三点,而且很好拿分,多写就可以了。

古诗阅读

T15选择题(3分)

关注修辞手法,情感态度。

T16大题(6分)

答题模版:基本上是①:手法+古诗相应内容+情感②:手法+古诗相应内容+情感③:手法+古诗相应内容+情感

语言文字运用:题型多变,重在积累,故在此不进行阐述。

作文(60分)

分成三部分:

后记:从上述阐述来看,不难发现,现在的语文考试特别注重文本。所以考生在选择题中,不要只靠自己第一遍阅读文本的印象做题,一定要回原文比较后作答。而在大题里,请根据题目暗中给你的思路,以“关键词+相应文本内容”的方式作答。

单元二:试卷的二次开发

1大题的二次开发:做完一次卷子后,可以把大题的题目抄下来,记录下自己的得分,然后分析答案和题目之间有什么关联,揣摩出题老师从题目里提供给给你的什么答题思路。

2非连续性文本的二次开发:因为本题型的文章偏向于科普文,用词很高级,所以可以摘抄一些高级的句子,用在作文里。

3现代文阅读的二次开发:在网上找相应作者的写作风格,相应风格的文章,本文的写作动机,多做积累阅读。

4文言文的二次开发:记录下翻译句子题型中的采分点,一般一篇文言文中会有共八个采分点,专门记录在一个板块,可以揣摩出出卷老师喜欢考哪些重点字词。

5古诗的二次开发:记录古诗里的有固定含义的意象。

6作文的二次开发:记录每次作文的题目,分析题目暗含的写作思路。作文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分值较高的的大题,所以也需要根据题目提供给你的思路写文章。

单元三:语文素养的培养:平时学课文的时候,可以多阅读相应作者的文章,自己去网络上拓展阅读,不要想着往学、提前学,而是往深学,把基础打扎实,不要一个劲往前冲。因为高中的阅读时间肯定是会大大缩水的,所以在没有条件大篇幅阅读时,我们可以选择如上方式,在公众号、百度上读一些篇幅较短的短篇、评论等文章。

单元四:课本的开发利用

熟读课本的每一个字,包括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单元任务等,即课本上的每一个字都要重视起来,因为很多出卷老师他的出卷思路就是从课本上的某一个角落里扒拉出来的。而且,作为全国高中生的课本编辑,都是业内的大牛,由他们的思路展现出来的课本,每一个字都是国家想强调的重点,未来考试的方向,都需要认真研读。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和学习技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