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可以007的数字员工价值34亿?中国RPA市场大爆发
2021年,一位数字员工价值多少?投资市场用真金白银给出了答案:34亿。
数字员工名为RPA,全称为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主要应用于重复性工作场景,只要按照工作逻辑设置好程序,机器人就能按照流程7X24小时来执行工作。
投资机构也看到了这片市场前景。2021年,国内共有15家RPA厂商共获得19起融资。RPA厂商获得弹药后加紧开发,把技术落地到企业,让数字员工走进办公室,取代重复性劳动。
这种趋势让打工人瑟瑟发抖,毕竟在自己的工位租金可能还高于工资的前提下,机器人同事正前行在卷自己的路上。与其害怕,不如仔细看看数字员工真正卷的是什么吧。
以金融行业为例,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他们希望能够获得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体验。例如在银行需要大批量处理账户查询、贷款查询业务的时候,客服团队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处理完毕,而当业务经理按照查询流程设置好程序后,就可以让RPA机器人能不间断查询低优先级的账户,让客服团队专注查询高优先级的账户。
又例如大公司里的人力资源部门,HR可能每天收到1000份简历,跟进20个新员工入职,那简历的跟踪归档、新员工的各种事务指引就会带来巨大重复工作量,如果公司引进RPA技术,机器人就能协助HR自动进行简历搜寻、简历归档、工资单管理、时间与出勤管理、教育培训、自动办离职等事务。
更具体一点?

杭州银行+杭州实在智能:实在智能的RPA数字员工通过应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为杭州银行流程自动化、智能化解决方案,各场景下的“银行数字员工”及时、高效响应业务需求,7×24小时不间断工作,单个业务流程操作时间大幅缩短,准确率达到100%,整体提效300%。
其中:
电子存证取证场景,预计每年节省人力63天/人;
理财说明书上传场景,预计每年节省人力32天/人;
外汇牌价检查场景,预计每年节省人力36天/人;
杭银直通车场景,预计每年节省人力36天/人;
这么好的技术,怎么以前没有?RPA以前可能不叫这个名字。从2001年被开发出来的按键精灵能看到一点RPA的影子。而RPA凭借着普适性更强,只要满足重复性、可逻辑化、非主观决策这三点来降本增效,各路人马闻风而动,大厂、传统软件公司、AI厂商、低代码厂商纷纷下注切入这片市场。实在智能因深耕AI领域,秉持AI与RPA深度融合,把数字员工故事讲出了新层次。

AI就是机器人的大脑,拥有认知和识别的能力;RPA更像双手,能够执行任务。二者结合,突破了RPA自身能力局限。那么如何得到市场的真正肯定呢?或许真相就藏在产品之中。因此在如今的大模型浪潮下,实在智能率先推出自研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TARS(塔斯),并以此为技术基座,首创了TARS-RPA-Agent产品,“工作吩咐一声,电脑自动完成”的时代已然来临。
数字化转型浪潮中,越来越追求降本增效的企业选择本土RPA厂商的国内企业越来越多,这也充分表明国内RPA市场仍然充满机遇,RPA带来的“人机协同”时代将会乘搭着无数个超自动化场景,落地到充满数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