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机械感
什么是科幻的视觉美?《星际争霸》的黄金舰队,《光环》的先行者环带,《质量效应》的神堡空间站······许多经典科幻形象浮现在我们眼前,光滑的表面,大开大合的纯色块,完美对称的几何结构,都显示出一种浑然天成的科幻美感,但那不是今天的人类所熟识的科技感。
沙丘是美的,川陀是美的,海伯利安是美的,但文字的美是想象的美,影视的美是直觉的美。视觉是从眼底直达心灵的猛烈冲击,不是文字那千回百转涓流细水的润泽。科技的视觉冲击需要力量感,科技的力量感来自机械感。火箭发射是令人震撼的,它的力量感来自巨大的形体和喷薄而出的火焰。一块三十多年前生产的裸露着大量斑驳电路元件的电路板,尽管其形容多少有些狰狞,同样是充满力量感的,它的力量感来自工业文明精密冷酷的技术之美。当士官长手持MA5C突击步枪,身裹划着若有若无的弹痕、泛着若隐若现的冷光、棱角分明、步履铿锵的雷神锤装甲现身,爆炸性的力量感足够令特效电影中许多宏伟的太空建筑黯然失色。当卢卡斯用科洛桑和塔图因将川陀和沙丘搬上银幕,阿西莫夫与赫伯特的手笔依托《星球大战》的复古科幻画风再度风靡世界。
那类没有一丝机械感痕迹的科幻视觉形象,尽管自有一种简约的有序的美,但它们与人类科技的精神相去甚远。熵增定律告诉我们,宇宙永远是走向无序的,而生命必须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人类用机械组织起有序的结构,利用自然界的能量阻挡自然界永恒奔向无序的铁蹄。混乱和熵增的身影时刻笼罩着机械,笼罩着人类工业文明。在机械的形象中,秩序与混乱既对抗又调和,这无声无迹无终无涯的碰撞造就了现代文明。因此,机械感的力量不仅是物质的力量,也是文明的力量。不论科学幻想还是现实科技,机械感都是一种浸润着人类与自然、生命与环境、文明与宇宙之间强烈联系的美学表达。在表现星灵和先行者一类形象时,机械感并不相宜。而在更多的形象,尤其是人类的形象中,机械感虽然不是科幻美的灵魂,但它是人类文明性格相性最好的视觉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