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1.36 经验一元论

2023-04-18 11:45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36、经验一元论


  俄国马赫主义者波格丹诺夫的反动哲学。

  经验一元论认为:世界最初是“要素”的混沌的世界;然后出现的是人们的“心理经验”[1];并从“心理经验”“代换”[2]出“物理经验”[3];最后才产生出认识。它把物质世界叫作人们的“经验”,公开宣称心理的东西先于物理的东西。列宁指出其“唯心主义的实质在于:把心理的东西作为最初的出发点;从心理的东西引出自然界,然后再从自然界引出普通的人的意识”。[4]他还指出:这个作为出发点的“心理的东西”,实质上并不是普通人的意识、感觉,而是“神的感觉”。所以,经验一元论“就是最纯粹的僧侣主义哲学”。[5]

  为了掩盖其唯心主义面目,波格丹诺夫用“人类”的经验来代替马赫主义的个人经验。在他看来,“物理自然界”是由“生物的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派生的,这就是认识上的社会主义,就可以与马赫主义相区别。列宁指出:“以为用人类的意识代替个人的意识,或者用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代替一个人的经验,哲学唯心主义便会消失,这等于以为用股份公司代替一个资本家,资本主义便会消失一样。”“真是痴人说梦。”[6]

  经验一元论是二十世纪初适应俄国修正主义分子的反动政治需要而出笼的。它的思想来源就是贝克莱主义和马赫主义。列宁称它为哲学唯心主义变种中的“第一千零一种的小体系[7],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对它进行了彻底的批判。


注:

[1] 指意识、表象、感觉等等。

[2] 即引伸、派生。

[3] 即物理的东西、外部世界、物质。

[4] 《列宁选集》第二卷231页。

[5] 《列宁选集》第二卷233页。

[6] 《列宁选集》第二卷235页。

[7] 《列宁选集》第二卷274页。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1.36 经验一元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