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周九良老师小课堂:京剧《淮河营》

2022-08-20 20:52 作者:tiejing123  | 我要投稿

缘起

        周九良老师在2021年团综第三期演唱了京剧《淮河营》选段,演唱功力当然不可媲美曲艺界前辈先生,更不可能媲美专业京剧演员,但是作为一名年轻相声演员的,足以让观众惊艳了。

        关键是我得知,很多喜欢周老师的朋友,原本对京剧不是很了解,被惊艳之后去看了这出京剧。如果我是周老师,我肯定会很骄傲,哈哈哈~但是周老师大概会说:“这都是传统艺术的魅力。”

        那我们就跟随周老师的脚步,来了解一下这出京剧的小知识吧~

京剧《淮河营》

        京剧《淮河营》为马(连良)派经典剧目,讲述了蒯彻、李左车、栾布等劝说淮南王刘长起兵伐吕,扶助汉文帝刘恒即位的故事。

        马连良大师成功塑造了临危不惧、辩才无双的谋士蒯彻形象。据马派名家冯志孝先生讲,这出戏是马连良大师在1938年首创演出的,至今八十余年,广为流传,盛行不衰。

名剧名段妙用

        周九良老师选唱的这段[西皮摇板]转[流水]再转[散板],是剧中脍炙人口的的唱段。唱词如下:

        [西皮摇板]淮南王他把令传下,分作三班去见他。分明是先把虎威诈,不由得吾等笑哈哈。[西皮流水]此时间不可闹笑话,胡言乱语怎瞒咱。在长安是你夸大话,为什么事到如今耍奸滑。左手拉住了李左车,右手再把栾布拉,三人同把那鬼门关上爬,[西皮散板]生死二字且由它。

        用蒯彻的唱段来衬托特殊战线工作者英勇无畏的形象是借古喻今的巧妙设计三人同把那鬼门关上爬,生死二字且由他可谓点睛之句。

原汁原味欣赏

        我剪了一期视频,周九良老师小课堂:京剧《淮河营》,选用马派名家张学津先生的表演视频,供大家欣赏原汁原味的马派《淮河营》。

        马派演唱对共鸣、气口、音量、音色要求很高,这段以西皮流水为主要板式的唱段,能看出马派俏丽与大气共存的唱腔特色,洒脱与帅气兼具的表演风格

马连良大师的唱腔创作

        马连良大师在唱腔的创造和运用上,总是竭力把握住剧情与人物,调动艺术手段,对人物情感加以重点渲染

        比如这段[流水]的结尾“三人同把那鬼门关上爬”的“爬”字,运用了一个多层次而婉转迂回的大腔,它有单、有双,有起、有伏,有停、有连,圆润巧妙,华丽俏皮,通过唱腔把机智老练、为炎汉社稷不畏艰险的老蒯彻,刻画得淋漓尽致。

个人感悟

        最后我想说,不同艺术门类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是道理相通。刻画人物、传递情感是重点,运用本门的艺术技巧与手段是根本。

        这也是我欣赏周九良老师的重要一点,他会踏踏实实继承传统,他会在包袱和表演上创新,但是不盲目、不脱离相声,他追求作品的完整,他追求人物的刻画。

        祝周九良老师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步履坚实,享受快乐!

        1:发帖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周九良老师的舞台设计,以及艺术设计背后的传统文化,从而理解周老师为作品付出的努力。

        注2:所有内容仅针对【作品】和【角色】进行分析,不针对任何人,不与其他人横向对比。个人见解非常不专业,知识性错误恳请指正!感受性抬杠直接拉黑

        注3:参考文献

[1]冯志孝.学习马派艺术的回忆[J].人民戏剧,1980,(03):35-37.

 


周九良老师小课堂:京剧《淮河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