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赵奢:少有战胜秦军的名将,秉公执法,从收税小吏转变为一代名将

2023-03-30 11:48 作者:踏雪无痕过处留香  | 我要投稿

当我们面对强敌时,我们常会说:“狭路相逢,勇者胜。”


可是我们很少知道励志名言,原来出自他之口,他就是赵国名将赵奢。


对于赵奢,大家可能更加熟悉是他的儿子——纸上谈兵的赵括。


像赵奢这样少有战胜秦军的名将,为何却养出了一个葬送赵国精锐的儿子呢?


还有赵奢是如何从收税官成为一代名将呢?


今天我们就带着两个问题,来好好了解这位赵国名将的一生吧!


一、秉公执法的官吏


赵奢,嬴姓,赵氏,生卒年不详,原来是赵国征收田租的官吏。


有一次在收租税的时候,平原君家仗着自家是贵族,不肯缴纳。


赵奢也没有惯着他们,他按照赵国法令,依法处治,将平原君家九个当权管事的人全杀了。


平原君赵胜听说此事后,大怒,就派人把赵奢抓到自己府上,准备杀了泄愤。


面对着斧钺加身,赵奢丝毫不显得慌张,反而趁机劝说平原君道:“平原君,您是赵国的公子,要是您都纵容家人而不遵奉公家的法令,那么法令威慑必然削弱。


一旦法令威慑削弱,国家就必然衰弱。


一旦国家衰弱了,诸侯就会出兵来犯。


一旦诸侯出兵来犯,赵国必然灭亡,到时您靠违法取得的财富,还能保留吗?


如果您以自己的地位和尊贵,带头垂范,就能使法令得以贯彻。


法令贯彻了,国家上下就公平。


一旦上下公平就能使国家强盛。


国家强盛了,赵氏的政权根基稳固了。


而您身为赵国公子,难道不会被天下人所敬重吗?


孰轻孰重,还望您三思。”


赵奢一份话,把平原君赵胜说得心服口服,赵胜没想到这个小小的税吏还是一个人才。


赵胜立刻持刀的小人下去,并且将赵奢奉为上宾,最后还把赵奢举荐给了赵惠文王。


赵惠文王见到王弟赵胜举荐,便十分放心地任命赵奢为田部吏,让其掌管全国的赋税。


在赵奢担任田部吏期间,他依法收纳各地赋税,这样赵国赋税显得非常公平合理。


不仅百姓富足了,国家府库也得到了充实。


赵奢并没有在田部吏的位置上一直干下,而是一次机遇的到来,使得他从管理赋税的官员变成带兵的将领。


二、展露武功的将领


使赵奢身份发生转变的机遇很快就到来了,在乐毅伐齐,赵惠文王也想伐齐了。


首先赵惠文王想让廉颇为将,可惜被廉颇拒绝了,于是赵惠文王就找来平原君赵胜商量,自己想要伐齐,何人可为将。


平原君赵胜就推荐赵奢,赵惠文王对此有些犹豫,毕竟赵奢没有带兵打过仗,伐齐能否取胜就没有了保障。


平原君赵胜就以赵国不能只有廉颇一位名将为由,劝说赵惠文王可以试一试,如果成功赵国就又多了一位能打将领,如果失败了,也无伤大雅,就只当是一次尝试罢了。


于是在赵惠文王十九年(公元前280年),赵奢被任命为将,让其率军伐齐。


目标是齐国的麦丘城,可是麦丘城的守军提前知道赵军来攻的消息,早就做好了防守准备。


等到赵奢率军到达麦丘城下时,麦丘城早就严阵以待了。


加上麦丘城以城墙坚固著称,赵奢是久攻不下。


在邯郸的赵惠文王早就等得不耐烦了,他立马下令赵奢必须在一个月内拿下麦丘,否则提头来见。


面对着易守难攻的麦丘城,赵奢是一个头两个大,如果草草撤军,等待着自己的不仅是耻辱,还有死期。


就在赵奢一筹莫展之际,他的儿子赵括登场了,他首先劝谏其父放弃强攻的打算,然后给出自己的建议,那就是围而不攻,让其不攻自破。


赵括提出此策理由是,经过他多日来到观察,他发现城墙上的守军已经出现面瘦肌黄的情况,估计城中的粮食已经不多了。


等到粮尽之时,麦丘城便能不攻自破了。


赵奢听完之后,大悦,立即采纳赵括的建议。


城中的齐军见到城外的赵军在没有攻城的迹象,齐军守将就想派兵突围,寻找援军。


可是几次突围,都被赵军打回了去,不仅齐军没有突围成功,反而让一些齐军成了赵军俘虏。


面对俘虏,无论赵奢如何严刑拷打,都没有问出城中情况。


赵括见到父亲硬的不行,于是决定来软的。


对于那些俘虏,赵括不仅不严刑逼问,还以礼相待,给他们衣服和食物。


几天下来,有位被感动坏的俘虏偷偷告诉了赵括麦丘城内的实情,其实城中粮食早就吃完了,之所以还不投降,一是惧怕赵军报复,二是想等待援军到来。


听完这番话,赵括不仅十分大方地给这位士兵几袋粮食,还把之前抓来的俘虏们放回了麦丘城。


等到俘虏们回到麦丘城后,就到处赞美赵军的仁慈,不仅优待他们,还给他们饭吃。


弄得城中百姓们半信半疑的,守城齐军的军心也开始动摇了。


为了稳定军心,阻止“谣言”的传播,齐军将领把回城的俘虏们统统抓了起来。


当城中百姓发现回城的俘虏们突然就消失后,就变得人心惶惶的,是战是降,在城内发生了 很大的分歧。


于是赵括决定再加把劲,他命令赵军用投石车,把粮食投给麦丘城内的百姓。


赵军听到命令都诧异,自己的粮食送敌人吃?这不是让城内齐军吃饱来打自己吗?难道赵括是疯了不成?


虽然赵军很疑惑,但是赵奢下令必须服从命令。


城内得到粮食的百姓纷纷对赵军感激涕零,一时间,整个麦丘城都在疯狂赵军投食的行为。


城内的民心早已投靠赵军,哪怕齐军将军劝说百姓,这是赵军诡计,百姓们也不听,再这样下去,齐军将领明白麦丘城迟早会守不住。


于是齐军将领派人将赵军投入城内的粮食,强行夺了回来,并悉数奉还,同时派使者在告诉赵奢不要耍什么诡计了。


可是,赵奢不仅拒绝和使者见面,还往常一样继续给麦丘投食。


为了彻底断绝城内百姓投降的念头,齐军将领决定下战书,誓要与赵军一决雌雄。


非常尴尬的是赵军根本没有理会齐军下的战书,照旧围而不攻,留着齐军在城门前风吹日晒的。


等齐军回城后,赵军就依旧往城内投食。


没过多久,城里传来消息,士兵刺杀了齐军将领,百姓们打开城门投降了。


就这样麦丘城,就在赵括计策下,不攻自破了。


赵惠文王看到赵奢不仅在期限内拿下麦丘城,而且还是再怎么小代价下拿下的。


赵奢如实向赵惠文王汇报了赵括在此战中的功劳,于是赵惠文王重赏了赵奢和赵括父子二人。


从此赵括之能深深落入到了赵惠文王的心里。


虽然赵奢此次统兵获得了胜利,但是并没有打出自己的名声。


可是命运总是眷顾有才能的,让赵奢一战成名的机会马上就要来了。


三、阏与之战的功名


时间一晃就来到了,赵惠文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0年),秦国以中更胡伤为将,借道韩国,攻打赵国的阏与(yān yǔ)。


赵惠文王赵何就在朝堂询问是否该派兵去救阏与。


主将廉颇认为不该去救阏与,理由是邯郸离阏与道路很远,而且阏与的山路是又艰险又狭窄,难以援救。


偏将乐乘也认可廉颇说的有道理。


唯独赵奢认为可救,于是上前答道:“大王,阏与虽然道远地险路狭,但是这对于赵军如是,对于秦军也如是。


某将以为这就譬如两人在狭窄地势决斗,地势对双方都不利,这时能决定双方胜负,关键在于谁更勇猛。


某将以为赵军之勇武丝毫不逊于秦军。”



赵惠文王听后大感振奋,于是任命赵奢为将,让其领兵前去救援阏与。


可是赵军离开邯郸三十里后,就安营扎寨了,同时赵奢还在军中下达将令:“凡有以军事为名进谏者,斩。”


秦军主将胡伤除了派兵攻打阏与外,还派兵驻扎在武安西边,以防赵军从滏口道前来救援阏与。


可是赵军在邯郸不远处就扎营,不仅没有进攻在武安西边的秦军,还在原地停留二十八天,一点救援阏与的样子。


秦军主将胡伤都搞不清楚赵军主帅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于是就派遣间谍潜入赵军营地探测。


不出意外的是秦军间谍被赵军抓获了,可是令人疑惑的是赵奢没有杀掉秦军间谍,反而好吃好喝招待他,然后把他遣送回去了。


秦军间谍回去后,立即把情报向秦军主将胡伤做了汇报,胡伤听后,大喜道:“这位赵军主帅不过如此,离开国都三十里,军队就裹足不前了,而且还增修了营垒。


看样子他没有打算救阏与,从此阏与就不再是赵国的国土了。”


当赵奢把秦军间谍遣送回去后,他就下令让赵军卸下铁甲,轻装快速向阏与进发。


赵奢带着赵军一路向北,避开秦军视线,通过山间小道,两天一夜就到达了前线。


然后赵奢下令让善射的骑兵离阏与北面五十里扎营。


当赵军军营筑成后,秦军才知道了赵军援军已经赶到了,于是秦军主将胡伤立即放弃了攻打阏与,并立刻率军向赵奢的营地赶来。


此时,一个叫许历的军士请求向赵奢对军事提出建议,赵奢看着地图,没有做任何思考,就下令道:“让他进来。”


许历进来,行了军礼:“将军,秦军肯定没有想到赵军会如此迅速达到这里。


他们必定会率军前来对敌,而且士气很盛。


将军此时最应该做的是集中兵力严阵以待,如果主动出击,面对强势的秦军,必然难以取胜。”


赵奢抱拳答谢道:“先生,多谢赐教。”


许历淡然答道:“将军,曾下将令,说有以军事进谏者斩,如今我犯了军规,请求将军将我军法从事吧。”


赵奢也是淡然一笑:“此事不急,等回邯郸以后再说吧!”


许历明白赵奢话中的意思,于是再献一策道:“将军,北面山头地势,若能先占据北面山头,那么我军必然胜算大增。”


此策与赵奢不谋而合,于是立即派出一万人迅速占领了北面山头。


得到胡伤率领秦军赶到时,只能从下往上进攻在北山的赵军。


而赵奢则凭借地势,居高临下,猛击山下的秦军。


不久,阏与守军也出城配合赵奢夹击秦军。


秦军逐渐难以抵挡赵军的进攻,最后死伤过半,大败而归,于是阏与之围遂解。


从此赵奢也因阏与之战,一战成名,也是少有赵军战胜秦军的战役。


为了表彰赵奢,赵惠文王赐封赵奢“马服君”,并担任许历的国尉。


由于赵奢被封为“马服君”,从此其子孙以“马服”为姓,后来又改为单姓“马”。


在赵奢成名之后,还有那些记载呢?


四、去世不详的后续


可以说史书对于赵奢主要记载,就停留在阏与之战上了,之后赵奢就再没有在史书上出现过了。


然后就是关于他儿子赵括的了。


至于赵奢的去世,时间应该发生在长平之战,也就是赵孝成王六年(公元前260年)。


要不然挂帅的就不再是赵括,而是赵奢他自己了。


纵观赵奢一生,从得到平原君赏识开始,他的人生就发生了变化,除了他才干出众外,还有就是机遇了。


对于“纸上谈兵”的赵括,根据在麦丘之战的表现,其实并没有史书那么无能,在长平之战的惨败,是不完全怪赵括指挥无能的,只能说白起作为战神实在太厉害,还有赵国在情报方面在秦国方面完全是透明的。


在战国决定国家兴盛存亡的关键,还是国力,虽然赵国不缺名将,但是赵国国力始终比不过秦国。


赵奢:少有战胜秦军的名将,秉公执法,从收税小吏转变为一代名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