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内心结构的五个阶段,王阳明在第四阶段,你呢?

2022-05-03 13:18 作者:足仙堂  | 我要投稿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像一座大仓库一样,乘装了很多很多东西:概念,观点,信息,知识,结论,回忆,感受,伤口,梦想……但你想过吗,这些东西是以什么样的顺序摆放,排列,又分别会对现实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以下详细说明,内心结构进化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散乱

我们的内心状态,首先由每个人的经历决定,我们从小到大,所处的环境,所接触的人,所接受的教育,所经历的事情……这些人生的际遇,从我们来到人世之后就开始积累,无序的排列,而且我们完全无法控制: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拐角,有什么在等着你,是惊喜还是陷阱,都是有可能的,尤其在早年,我们无法预测,只能经历。

所以,人最早的内心结构,是天然形成的一种散乱的状态,一路走来,随机拼接而成。

这种结构,一定是充满矛盾,纠结,内耗很大,内心力量也就难以集中,很难有力量去跨过生活中的障碍,你可能会在内心有很多恐惧,也可能充满依赖,而心理的弱点和漏洞如果不及时补救,还可能会诱发心理疾病。

多数普通人,都在这一层,芸芸众生,喜怒哀乐,都源自这里。

第二阶段:自洽

一部分人不满于第一阶段的状态,或者受到严重打击而痛定思痛,或者受到某种激励而奋发图强,总之,他们开始积极调整自己的内心。

他们试图把自己散乱的内心收拢起来,整理,排序,而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就像收拾房间一样来收拾自己的内心,这个步骤,我称之为——自我整合。

这个过程拆解开来,其实就是用一套统一的思路,来解释内心的一切困惑,把搞不清的事情搞清楚,实在搞不懂也能够原谅自己,把所有发生的事情,给自己一个解释或者交代,而不因为内心的矛盾冲突或者问题的悬置而苛责自己。

这就是自洽的状态,就像我之前说过“你多怪都可以,只要不矛盾就好”。

能够自洽的人,通常都会比较优秀的,能力,魅力都会应运而生,但这个阶段,也有一些缺点,就是他们很容易抱定唯一的一个解释,而排他,也容易为了捍卫自己的价值观,而与他人产生冲突,甚至因为固执而受伤。

但总体来说,能够自洽的人,即使没有太大的社会成就,至少足以,多姿多彩的过好自己这一生了。

第三阶段:分层

达到自洽的人,如果还能够保持开放的心态,而继续不断吸纳新思想,注重内心的进化,久而久之,就会使内心提升到另一个层面——你会发现,自己开始能够同时容纳两种完全相反的思想了。

以前提过,“测试是否拥有第一流的智慧,就是要看一个人能否有能力在头脑中同时持有两种对立的想法,并且依然能够保持运转。”这句话是《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菲茨杰拉德说的,很有道理,形容的就是内心结构的第三阶段。

因为现实生活是非常复杂的,只有内心能支撑起复杂的结构,才能有效的应对,见招拆招。比如良好的亲密关系,一定是要理性和感性并存的,沉浸在浪漫之中时,还要同时跳出来,以理性把握二人世界的节奏。再比如:

同时兼顾近处的琐事和长远的趋势;

坚持理想的同时也要脚踏实地的努力;

能够很温柔,也能够很强硬;

大开大阖的同时,又能足够细腻;

在保持亲密感情连接的同时,也保持精神独立;

这些完全相反的特质能够统一在一个人身上,靠的是极强大的自洽能力,也来源于多角度看待问题的强大思维能力,构筑分层的内心世界,要靠知识和思维的砖瓦,而将相反的概念加以融合,并存,见招拆招,则是自洽的作用。

内心能够达到这个层次的人,在社会上必是精英阶层,也就是常说的,人群中那5%。

第四阶段:化境

分层之后,再如何进化?这就是我一直以来致力于的领域了。与天为徒最后一章,会有一个主题叫“乾坤大挪移”,形容的就是内心境界上,趋于化境。

第三阶段层次化之后,毕竟还有个层次在,但在第四阶段,所有一切看不见的,都是活的,就是说,一切抽象事物,其实都是因人而定义,并没有确定的所谓“真实”,因此,其“功能”基本是无穷的。

而一切有实像的物体,会有固定的功能,比如锤子用来钉钉子,灯用来照明,是它们的客观属性,决定了它们的功能;但有些物体,也可以有多种用途,比如一根棍子,既可以晾衣服,也可以用来打人,周星驰《功夫》里的五郎八卦棍,那是抄起晾衣杆就胖揍黑社会的。

但一切无形的东西——这其中,包括知识,观念,认知,评价,事理,论理,道德,哲学……所有抽象的,形而上的,内心里的东西,则都是鲜活的,有生命的,可以拿来做各种用途的。

领悟到这一阶段之后,就可以化有形为无形,再把无形重新汇聚成有形,就像武侠小说中描述的顶级高手——“飞花摘叶皆可伤人,草木竹石均可为剑”。

这就是,趋于化境了,化的是什么?化的是有形和无形之间的界限,化开之后,全通了,就是圆融。

这样的人在人群中凤毛麟角,气质也极其特殊,真正趋于化境的人,并不会像人们想象那样,一副仙风道骨,白胡子宗师风范,而是非善非恶,不强不弱,亦正亦邪,似敌似友,无喜无悲……不取两端,不住中道,大化而无形。

现实中,王阳明就是典型这样的形象,兵行诡道,奇谋百出,不拘泥于任何成规,但又圆融而自保,于游刃间,建不世之功勋。

所以啊,内心到达这一层次的,不开宗立派,都算虚度此生~

第五阶段:合一

再往上,就已经脱离“内心结构”这个概念,也干脆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了,所以我这辈子就算写几千万字,也是写不到这里的,其实就算写了也没用,这样的境界,都是以极高的天赋,悟了再修,修了再悟,出世入世来回打磨,再加上合适的因缘才能到达的,我自己也在路上,有同路者,那是惊喜,就不多说了。

怎样进阶

好了,最后简单一提,怎么进阶。

想要不断跨越一个个阶段,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以更高的意志来监督修正自己”,换句话说,就是在内心形成一个纯精神的人格,怎么形成?学习,思考,领悟呗,比如看书,红楼梦有红楼梦的精神人格,金刚经有金刚经的精神层次,把这些抽象的东西吸纳进来,整合在一起,就会逐渐形成一个高于现实中自我的精神人格,然后,以精神上的自我来引领现实中的自我。

当然,如果有缘遇到好的导师,则会轻松不少~

如果是靠自己完成这个过程,你会发现,当你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进化,能够到达自己指导自己时,这个过程本身,就已经达到第三阶段,分层了:现实中,你可能还是会懒惰,受困于情绪,想赚钱想出名,但在内心,还有一个更高尚的自己,善良,追求真理,愿意付出爱,愿意保护一切美好。这二者,是可以并存的。

这一路上,我独自一人跋山涉水已久了,一路荆棘,无人搀扶,一路风光旖旎,也无人分享……但我坚信,一定会有同路人的,也许就是你呢~


内心结构的五个阶段,王阳明在第四阶段,你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