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复习重点内容

2023-06-27 19:42 作者:C--20  | 我要投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材复习重点内容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①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

        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③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

        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④革命任务发生变化:

        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根本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

       教训:

              ①只有发动人民群众才能赢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②只有提高综合国力,才能自立于世界;

              ③只有了解世界大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④只有把反帝和反封建统一起来,才能完成反侵略任务。


3.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性质:封建统治阶级为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失败原因:封建性,依赖性,腐朽性。

          教训:洋务运动道路不通,农民阶级革命潜力大,地主阶级不能承担起救中国的重担。


4.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1)从政治上看,推翻了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代理人清政府,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从制度上看,结束了自秦以来实行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3)从思想上看,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4)从经济上看,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和法令,为近代化创 造了条件; 

    (5)从社会方面看,采取社会变革,引导民众告别旧时代、开创新生活。


5.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阶级和革命政党;

           (2)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马列主义指导思想和彻底的革命纲领;

           (3)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即通过革命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6.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为什么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只有坚持并发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才可以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7.中国革命新道路“新”在哪里?

           ①新在了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②新在了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来领导;

           ③新在了革命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及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④新在了发动群众的程度:彻底发动了广大人民群众。

          

8.如何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

9.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①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②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10.为什么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

          ①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②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③开始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

          ④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提出了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任务;

          ⑤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开始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

          ⑥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11.联系实际,谈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怎样的历史性变革,其意义是什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是深层次的、开创性的、根本性的。这些变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效果之显著、影响之深远,在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都具有开创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5年。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运筹帷幄,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革。

       这些变革所解决的问题是历史本身提出来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敢直面时代和实践发展所提出的历史性课题,以超凡魄力和顽强斗争精神力挽狂澜,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在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这5年取得历史性成就、推进历史性变革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从而也才有今天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这一系列历史性变革,对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扩展资料:

       党的十八大之后,面对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和国内经济“三期叠加”以及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的不利条件和复杂形势,党中央果断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加快完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接连推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战略。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特别是强调要坚持正确政绩观,不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这些重大决策、举措和成就,引领和推动我国发展全局发生了一场深刻变革,发展观念不正确、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有力推动我国发展加快从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为我国发展培育了新动力,拓展了新空间。

        5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一直名列前茅,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创新驱动成效显著,消费和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这一深刻变革,有力推动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重大步伐,民生和社会建设持续推进,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脱贫攻坚成就巨大。


参考资料来源: 知乎平台:@庄苏白   

                          人民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图片来自:Bilibili  @C--20

图文整理:Bilibili  @C--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复习重点内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