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DIY教程】个人对于盾牌制作的一次小尝试

2023-03-08 18:25 作者:DirtyRoy  | 我要投稿

DIY的对象是维京圆盾或者早期的小盾(buckler),因为成本缘故,存在局限性,大部分会在文中进行说明。

因为阿B不太乐意让人放链接的,为文章过审考虑,本文中会用蓝色字体标识出材料与工具在X宝的搜索关键词,一般而言用它们去搜就可以查到了。

如果有想DIY的热血种们搜不到的话,可以私信问我,私信似乎是可以直接给链接的。

先说一下材料成本:

不考虑工具的情况下,材料均摊下来大约是每一面盾造价在70-80R左右。

但这个是有前提条件的,虽然大部分工具或者做法可以有替代的方案,但有一些是无法避免必须拥有的,至少以本文中我本人采用的方案而言。

以下是全部材料和搜索关键词,以及相应成本:

盾面-圆形胶合板-35R

盾帽-解放J6P防尘盖-6.5R

握把-榉木扁棍-10R

粘合剂-白乳胶-9.9R

蒙皮(里)-棉麻胚布-10R

蒙布(外)-帆布/麂皮绒-10R

铆钉-6毫米实心蘑菇头铝铆钉(以及相应的不锈钢垫圈)15R

包边-1.5毫米油蜡皮,1.5毫米线径棉线/轮胎线(另作计算)

这是部分材料到手以后我拍的照片。

首先说一下盾帽,这算是一个原先需要投资最大的部件。锻打的盾帽基本上价格都要好几十,如果选择那种样式,那么盾牌的总计成本不论如何都会在150-200的区间。

在闲鱼和很多地方的DIY都有人采用车辆防尘盖作为盾帽,之前也有在B站看到其它up做视频推荐使用拖拉机防尘盖,写本文的时候我翻不到那个视频的链接了,评论区如果有人看过的话可以贴一下,方便集思广益。

我选择解放卡车防尘盖的最主要原因,是它足够大,而且外形上相对来说较为还原。

这个型号的防尘盖内径有11cm

盾帽所在的位置和人握持点重合,毕竟它本来就是用来保护握持者的手的。

因此如果选择内径较小的防尘盖,握持会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

而这个型号的防尘盖11cm的内径勉强算是达到了满足使用的要求。但是它仍旧偏小,手偏大的人建议还是购买锻打的,内径在12-13cm的正经盾帽。

套在手上时可以明显看出空间的捉襟见肘,但这至少是我能找到的尺寸最大的防尘盖了。

除此之外它还有另外两个缺陷

其一是在照片中就可以看出来的,它有一个翻折的边缘。

这个边缘虽然只有几毫米宽,但仍旧有些碍眼。

这里就引出了第一个可以有的工具:

铁砧与锤子。

我在使用铁砧和锤子进行简单处理以后,平复了这个翻起的边缘(上图左侧)。

虽然正面照依然可以看到,但多少改良了外观。

这笔投资属于锦上添花的,如果有现成的人DIY过程中可以直接做,没有的话,5KG铸钢铁砧的价格大概是100多,一把锤子是十来块钱,可以视情况考虑。

另一个问题则在于它的外形,它不仅直径有限,深度也同样有限,并且顶部是平的。

左侧为汉威不锈钢小盾

将它和汉威的不锈钢小盾放在一起对比,这个缺陷显得十分明显。

并且因为保存关系,你收到的防尘盖有可能是锈蚀严重的。

令人心情微妙的是,严重锈蚀的防尘盖在经过手工砂纸打磨除锈以后反而看起来像是锻造的,提升了一个档次。

总而言之,它存在有较多的问题,而且可能会需要一些额外的加工。但考虑到整体的成本仅有6块5,以及自带5个孔不需要额外打孔的好处,我仍旧认为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第二个是盾面本身,我选择的是1cm的胶合板,我做了两种类型,一种30cm直径的,一种60cm直径的。

因为我缺乏电动木工工具以及相应的知识,所以我咨询了卖家,他们愿意帮忙直接在正中央开一个相应直径的洞。

因此我收到的盾面板直接就算是只差组装了。

之后需要做的就是将盾的两面刷胶。

蒙布并刮平。

我使用的是白乳胶,9.9R,1KG包邮,实际使用经验下来1kg的白乳胶大概可以做4-5面60cm盾牌的两面蒙皮。刷完胶蒙皮以后要用刮板刮平,这里我用的是以前贴壁纸赠送的塑料刮板,没有的话用尺子之类的也行。

有一些教学建议使用背胶亚麻布,但我考虑粘性等各种问题最终还是选择了手刷白乳胶的方案。

多余的边缘涂胶并且翻折下去。

盾帽的开口处也需要剪一个孔然后翻折下去,尤其是内侧。

因为盾的开口木材边缘较为锐利,如果有木工工具或者有干劲的话可以自己锉或者削成倒角,但我就偷懒了,直接用亚麻布裹在上面使得它没有那么锐利。

两面刷胶蒙皮,胶干燥之后便可以进入下一步,组装盾帽的部分了。

这里乏善可陈,将盾帽套在对应的孔上找好对准,然后用记号笔在上面做记号,并且使用手电钻打孔即可。

这是我的方案,也是第二个可选的方案。

因为我使用的是铆钉。

手电钻推荐买一个相对有牌子一些的,但没有的也可以用。一般价格在数十到上百区间,如果愿意投资的话可以进行投资。如果不想出这一笔钱,可以直接使用木螺丝,带攻丝的。

拧进去将盾帽固定好即可,但这样会在正面留下较为醒目的螺丝帽。

之后是盾牌包边的打孔,我这里用牛皮纸剪了一个打孔的模板。

以确保打孔间距规范。

这样的模板很容易制作,将盾牌靠在纸张上勾出轮廓,之后量好间距,用打孔器打孔。

再照着用笔将孔位描在盾面上。

这一圈包边的打孔过程是整个DIY过程中最让人疲惫的部分。

主要是因为我没有台钻,手电钻打孔保证对齐需要较多的专注,很容易让人疲劳。

之后再用同样的、或者略大一些的间距在皮条上面打孔。

这些部分在上面的材料列表里头我写的是“另做计算”,因为这是我手头现有的,比较难计算总价。如果没有的话可以考虑用其他材料例如PU皮之类的,因为买一整张皮,哪怕是较为便宜的油蜡皮,投资也要一百多块钱最少了。

因为包边皮的长度有限的缘故,我裁了好几段。

缝纫工作乏善可陈,就只是耐心做罢了。

但线是值得说一说的。

我一开始买的是1.5毫米的棉线,用来绑螃蟹的,但强度比我想的更差,用力勒紧直接拽断了好几次。所以后来者建议可以直接购买轮胎线。

与上面的白乳胶相似,这是一件单体投资较高,但可以重复使用多次的材料。

做到这一步就已经相当有模有样了。

接下来要做的就只是给盾帽和把手打孔,铆接之。

我选择作为把手的榉木扁棍,优点是有较多长度可选,并且材质较好,自带倒角。

30x20mm左右的尺寸用来握持较为合适,基本上打了孔铆接或者螺丝拧上去就可以直接用。

缺点是,当它铆接在盾牌上以后,握持的截面是这样的。

而史实的维京盾握持截面应当是这样的。

这种手感上的别扭以外,因为扁棍较粗,装上以后会使得11cm内径的盾帽本就捉襟见肘的空间更加捉襟见肘。

如果有工具或者耐心,可以将扁棍握持的部分刻意削薄用来提升手感,增加内部空间。

但我就偷懒了。

组装完毕的小盾成品大概是这样。

而大盾则是这样。

我加上了背带的挂环,再装上背带,就可以背在身后了。

我自留的两面都是用最早接触这个爱好时不知羊毛布为何物,依样画葫芦买来当斗篷的麂皮绒布蒙皮。属于废物利用。

帮朋友做的一些则用了帆布,这样可以进行盾绘。

各位可以看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总的来说,这是一次不错的DIY体验。

不需要太高的材料成本、专业知识技能以及相应的工具。

而包括盾帽(防尘盖)外形在内的缺陷,在组装作为成品以后因为元素堆叠的缘故不再那么醒目,所以整体看起来相当协调,至少没有一眼就觉得违和的地方。

它对我来说是一次愉快的自娱自乐体验。

下一次再有时间的话,或许尝试看看做有弧度的更晚期的盾牌。

【DIY教程】个人对于盾牌制作的一次小尝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