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闻风丧胆的“蛇缠腰”,最怕的居然是……
带状疱疹被称为是最疼的皮肤病之一,约1/3的人会患带状疱疹。它痊愈后仍可能复发,部分患者疼痛时间可达10年。
疱疹病毒一旦感染将终身携带,超过90%的成人体内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只要免疫力变低就可能发病,而且大概率会留下后遗症。后遗神经痛是最常见的,患者有可能一疼就要疼三个月,甚至最长的疼20年、30年都有,按照疼痛数字分级,带状疱疹引发的神经痛最高可达十级。
近年来,世界各国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一直在上升,但原因不明。当人的免疫系统出了问题,像感染艾滋病、恶性肿瘤、使用免疫抑制剂等,都容易出现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民间称为蛇胆疮、缠腰龙等,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造成的常见疾病。病毒经上呼吸道或睑结膜侵入人体引起全身感染,初次感染在幼儿表现为水痘,在成人可为隐性感染。病毒沿感觉神经侵入脊神经节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并潜伏,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病毒再活化,大量复制并沿感觉神经纤维向所支配的皮节扩散,发生带状疱疹。受累神经元发生炎症、出血,甚至坏死,临床表现为神经元功能紊乱、异位放电、外周及中枢敏化,导致疼痛。
带状疱疹发病初期以低热、乏力、食欲不佳等症状为主;疾病中期随着皮疹发出,伴有皮肤灼热、疼痛等;后期皮疹消失后,也常伴有长时间的慢性疼痛。
带状疱疹多以皮肤局部区域出现红斑、疱疹为首发症状,同时伴或不伴有疼痛,出现这种情况,应首先考虑到带状疱疹的可能。但是,有一部分病人可仅出现局部皮肤区域的疼痛而没有红斑、疱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虽然出现了病毒活动迹象,但却无疱疹出现,这是因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激活可能发生在不向皮肤投射的神经,因此皮肤并不出现呈带状分布的特征性皮疹,即无疹型带状疱疹。
无疹型带状疱疹由于没有带状疱疹典型的皮肤症状,因此诊断困难,但其疼痛应引起注意。另外,个别病人会出现局部皮肤区域仅有红斑、疱疹,不发生典型水疱,医学上称为不全性或顿挫性带状疱疹。由于皮疹是肉眼可见的,即使很少,患病人群也应警惕带状疱疹发生的可能。
带状疱疹和水痘都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而引起,一般在感染此病毒后,患者首次会以水痘的形式发病。
带状疱疹和水痘有一定的关系,但临床表现会有所不同。
通常水痘为首发感染,好发于儿童,皮疹主要以丘疹、水疱和结痂为主。而带状疱疹发生后主要表现为带状成簇的疱疹,一般会沿着身体单侧周围神经分布。
带状疱疹还会反复发作?
是的,多数人是在年轻时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当水痘逐渐痊愈之后,由于病毒不能彻底地清除体外,则会潜伏在机体内的神经节细胞中。年轻时可能没有症状,但到50岁以后,当机体的抵抗力因过度劳累或疾病而降低时,则会激活病毒从而诱发带状疱疹。因此,对于50岁以上的人群,容易出现带状疱疹。如老年慢病人群、恶病质人群、艾滋病患者等,可能会出现反复发作。带状疱疹往往发生在患过水痘的人身上。也有曾经有过水痘,但症状并不明显,后来出现了带状疱疹。但对于免疫力正常的人群,带状疱疹痊愈后会获得较长时间的免疫力,不会再发。
最常见的后遗症就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很多患者在带状疱疹痊愈之后,还伴有神经痛,表现为原皮疹分布区及附近区域自发性的疼痛,还可伴有皮肤异样感如麻木,瘙痒、虫行感。疼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十分痛苦,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精神状态,中老年患者尤为多见。但并不是所有患者均有后遗症。
由于带状疱疹水疱里的液体含有大量病毒颗粒,没有感染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或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直接接触到带状疱疹患者溃破的疱液,或和患者共用毛巾衣物,或一同游泳洗澡,可能会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所以,带状疱疹患者在疱疹发生期应尽量避免接触抓挠水疱以致水疱破溃,可通过勤洗手来减少病毒传播,避免传染给儿童、机体免疫功能受损等易感者。
带状疱疹的预后
对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应及早的寻求医生帮助来有效地控制疼痛,缓解伴随的睡眠和情感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带状疱疹的治疗应规范化,其原则是:尽早、足量、足疗程及联合治疗,许多患者的治疗可能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
想要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当然要从肠道入手,肠道是我们身体里最大、最活跃的免疫器官,它掌管着人体70%以上的免疫功能,如果我们饮食不健康,就会影响肠道菌群的代谢和免疫功能。导致我们抵抗外来致病菌的能力变弱,容易反复生病。
而补充优质益生菌,能抵抗有害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使肠道快速恢复到正常状态,从而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益生菌还可以有效地改善消化系统,降低疾病的发生风险。
关注恒泰善行公众号,获取每日健康资讯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