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KAMPF FUR DAS VATERLAND - 静谧的顿河

2020-03-08 16:49 作者:海德罗·阿西德  | 我要投稿


此篇为【AV92005599】第六期“重返莫斯科”

“元首,我们的装甲师在北欧获得突破,一口气在纳尔维克和摩尔曼斯克剿灭了相当数量的苏军,一路突进到芬兰境内。现在一些芬兰人向我们求助,希望能救出曼纳海姆元帅。”里宾特洛甫恭敬道。

“当然可以。几年前我太过于专注战争,但忘记了政治也是一场战争。”经过一场绝境后,元首思考了一遍政策,决定对犹太人松口,停止一切的迫害行为,把他们送进工厂里,为帝国工作至战争完全结束为条件,换取帮助他们建国,国名已经想好了,就叫“以色列”。仿佛世界线收束,但也有地方不同。元首认为帮犹太人建国,选在哪里必须要仔细考究,中东绝对不行……本来水就搅得够浑了,还往那里放不定时的炸弹?别闹了。

他回过头来,“那些苏军已经如同囊中之物了,我有种预感,对苏联的战争的终点不远了。”

“急电!”一名通信员跑进房间向元首递交电报,元首一看,是希姆莱的。北意大利地苏军强行突破成功。

里宾特洛甫上前问:“现在怎么办,元首?”嘴上这么问,其实心里想着元首可能要发飙了。

但结果并不是这样。元首面色平淡地放下电报,“无妨。”

“呃……”里宾特洛甫不知该说什么好。

“正好也顺便替我敲打一下那些意大利人,别以为我们在北欧获得成功就可以放松警惕了。看吧,一放松就被打穿了。回想起来,盟军对意大利最大的伤亡还是拜某位将军所赐,不断地送人头……”元首说的某个将军已经被士兵们告上军事法庭,称其为“杀人犯”。

元首在心里对于战后的划分开始有了些许眉目,除了德国本身的核心利益外,对于意大利在非洲和中东的获益基本定下了。中东别想染指了,法国在西非的领地他想也不要想,顶多让他们把利比亚和埃塞俄比亚给联通一下就算足够了。

另一面,苏联的领导人斯大林强作镇静,不停地抽烟斗,“敌人一定是认为偷袭成功后我们就会自乱阵脚,但他们打错算盘了。”

伏罗希洛夫沉默不言,他看得很清楚,斯大林同志不停抽烟斗就是信心动摇的标志,他脸上的细微表情出卖了他。他相信斯大林同志一定看得很清楚,北欧的失败,列宁格勒危险了。对于苏联人而言,最重要的政治目标的化身有三,列宁格勒、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损失掉其中一个都是对信心的巨大打击,不论战略意义多么重大,在政治上就是大失败。虽然三个全都丢掉也不足以促使苏联投降,但那就意味着……苏联只能退到乌拉尔山脉以东,也意味着苏联自成立来遭到最严重的挫折,期间获得的发展和奇迹都将消失得一干二净。西伯利亚那片几乎无法用的土地,伏罗希洛夫想想都觉得可怕。

这还不算最可怕的。之前他就和朱可夫私下聊过了,这些年的战争打下来,回头整理一下后才发现,苏联的人口结构已经变成畸形的状态了。当时朱可夫还在等待斯大林说的援兵,伏罗希洛夫告诉他:“别等了,来了也没用。”

“为什么?”

“斯大林同志所说的援兵,你知道什么状态么?”朱可夫听了直摇头,他一直在为前线服务,后方的工作几乎没有参与。伏罗希洛夫吸了一口气后才缓缓道:“苏联已经在开始征召1919年之前出生的俄罗斯的孩子了……”

“……?”朱可夫一时还没反应过来,想了想今年是何年?1949了来着。“这!?”

1919年之前的孩子,在军队里都已经是老爷兵了,年龄都超过30岁了。要征召这类人,那就说明年轻人快死完了。还特别说明是俄罗斯人,恐怕其他族群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朱可夫吓得站了起来,脸色苍白,“不,不……这样的话,那岂不是……”

伏罗希洛夫点头,“不论战争结局是输是赢,我们已经输了。”他心里非常希望能从斯大林同志口中听到其能接受投降,但现实要是敢这么说,那他也活不了多久了。

“那德国人呢?他们应该也差不多才是。”

“虽然不是很清楚,但综合所有情报来看,德国人整体还在勉强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主要是因为他们吸收了捷克人、丹麦人、意大利人、斯洛伐克人、匈牙利人、瑞典人等等……分摊下来永久死亡的和我们比起来算是很好了。要知道他们最多也就是隔了一个波罗的海的距离,而我们……虽然还有蒙古,但和孤身奋战也没什么区别。”

“我们东南边的同志呢?”

“也不要指望。他们之间的关系,表面是敌对,其实是宣而不战的状态,互相并没有损害到利益。尤其是常那家伙好像和德国又开始眉来眼去了。”

……

斯大林还在思考对策的时候,伏罗希洛夫也十分焦躁不安。斯大林在余光中瞧见他的脸色后,换成一脸和善的表情,“怎么了?我的将军?”

“斯大林同志,我……我有些话,不知该不该说。”

“现在就你我两人,有什么不能说的?”

“请不要生气。”

“好吧,那你要说什么?”

“是时候该让战争结束了,再打下去已经没有意义了。”

斯大林脸色一黑,看起来暴脾气快要发作了,伏罗希洛夫紧紧地闭上双眼,准备接受斯大林的咆哮。

一秒……两秒……十几秒,一片鸦雀无声。伏罗希洛夫缓缓睁开眼睛,看到斯大林少见地没有发火,反而是陷入沉思。

几分钟后,斯大林一边按揉太阳穴一边说:“我知道了,你说得对……最后一次进攻吧。尽可能获得突破,以此来和德国争取一个体面的和平。”

伏罗希洛夫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斯大林这番话已经很足够了。“请不要沮丧,斯大林同志。我们二十多年前也是这样忍辱负重才走过来的。这不过是第二次而已。”

“伏罗希洛夫同志,你说得很好。去吧,把我的命令发下去,这是事关我们苏维埃存亡的最后一战。”

“是!斯大林同志,苏维埃的光芒永存。”

……

苏军发动了全线进攻,这次他们是背水一战,重振旗鼓后强攻获得了一些突破。但是强攻的代价十分高昂,几乎达到了每一小时就有一万人死去。

元首冷笑:“我敢打赌,这是斯大林最后的挣扎。这股势头一旦停止,那就再也没有第二次机会了。而这个用来刹车的动力,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1949年12月22日16时,苏军前线三个地方遭到了核弹袭击。耀眼的光芒彻底盖过了黄昏的天空,当地的数十个师士气当场崩溃。

“什么?德国已经有核弹了?还是三发?”朱可夫看到电报,心里咯噔一下。

但这还没完。

23日到24日的变更时,又丢下来两发核弹。朱可夫沉痛地闭上眼睛,自言自语道:“完了,已经完了。”

其实之前美国或苏联已经往柏林投下一发核弹,很多东西当场报销,但那时候元首阴差阳错地前去东线查看情况了,一点皮毛都没伤到。不过就是四处传来元首生死不明的谣言,费了一些功夫。

而如此多的核弹,也不是真的核弹。元首已经深刻地认识到,核弹炸首都并不能直接让敌人投降,既然如此,那不如削减当量,降级为战术级清洁核弹更有效。

元首的设想十分成功,被轰炸处的苏军已经崩溃了,毫无计划地四处逃跑,德军大肆攻入却没有受到强烈的抵抗和反击。

核步坦协同之后,德军运用钳形攻势击退了部分维瓦斯河西岸的苏军,包围了25个苏军师团。1950年3月7日,德军投入大规模兵力强渡维瓦斯河,苏联的防线彻底被突破。

“但泽!等着我们,我们马上就回来了!但泽!”

“全军进攻!下一步目标:柯尼斯堡!”

3月29日,但泽的大门被撞开,苏联不得不后退。在但泽遭到苏军压迫的德国人民如同当年苏台德回归时的状态。

“各位,我们回来了!”

当地人们激动得难以言表,甚至打晕没有来得及逃跑的苏联人,扒下装备武器对他们追杀起来。后来在施佩尔、戈培尔和赫斯的调度下才按住人们的情绪,重新分配到后方去安置。

朱可夫在撤退途中写下日记:我从没想到德国人竟然会如此疯狂,用核弹来开路简直闻所未闻……但是很不幸地,他们抓住了我们的弱点,我们失败了。士兵们在溃逃,我们已经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

德国发动了“农场”攻势,一直追杀苏军,以车轮式日夜向前滚去,并且专挑人多的地方打。苏联军队绝望地发现,抱团就要被打,不抱团又没法击退德国人,仿佛不断反馈一样陷入了死循环。但要让他们停止,几乎不可能。被压了好几年的德国人已经杀红眼了,不知疲倦地长途奔袭。而且苏联不再是前几年的那个苏联了,军队的所有精锐和经验丰富的士兵基本消耗殆尽,剩下来的士兵素质十分感人……每天都有些士兵暗地向他们的政委和上级打黑枪。

而德国不断有新鲜血液注入,德国的进攻伴随着他们的全新口号和一系列优良的政策如取消集体农场,五年免税,少征收或不征收粮食等,吸引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车臣、哥萨克、土库曼斯坦等国的人民。其中波罗的海三国很卖力地各出一个和德国标准师相同规模的军队加入对苏作战。

1950年11月8日0时,苏维埃联盟正式宣布投降。至此,西线与东线终于安静了下来,并且大洋对岸开始混乱。

KAMPF FUR DAS VATERLAND - 静谧的顿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