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芬底特星生态系统系列]尸骨生葩——金斑巨食果

原型:食骨蠕虫,肉食真菌,光藓,泰坦魔芋
金斑巨食果
平均子实体高度76cm,极限子实体高度3.72m
平均壳果丝覆盖范围半径1.3-2.7米,极限11米
极限子实体重量27公斤
分类:泛动物界,隐脊索动物超门,原腔动物类,辐称动物门,聚粒动物超纲,壳果纲,无性体形态类,羽枝果目,复壳羽果形态类,球菌瘤壳果类,球根壳果科,化生壳果属,金斑硕巨果
同属近亲:两米级别的巨人根聚果
一米级别的科斯科尔大羽果,散花根聚果,赤花石硝果,风伞石硝果,柱花大羽果,壮丽眼斑倒生果
半米级别的短棒柱花大羽果,接丝大羽果,瘤生残花大羽果,残花大羽果,拟残花大羽果,宽叶羽果,细纹眼斑倒生果,大眼斑倒生果,虫食白羽羽果(17种),虫食柱斑根聚果(9种),酸斑小根聚果,鬼脸荧柱果,风行细羽柱果,长斑细羽柱果,石丝细羽柱果,宽伞柱果,红斑多疣柱果,圆斑多疣柱果,多疣柱果,长香柱果,球顶柱果
半米以下级别的小叶大羽果,斑点羽果,大散花羽果,长丝倒生果,黏点倒生果,拟长丝倒生果,鬼膏倒生果,拟鬼膏倒生果,游离白羽羽果,散花白羽羽果,虫食白羽羽果(11种),虫食柱斑根聚果(2种)晶壳小根聚果,嗜酸小根聚果,嗜碱小根聚果,细赤花食果,长羽食果,小金斑食果,小球顶柱果,草尾柱果,顶囊柱果,蜥鳞柱果,单丝柱果,肋囊伪柱果,裂囊伪柱果,白斑伪柱果,鬼膏伪柱果
10cm级以下,谱系倒生果(14种),小白羽羽果,绒羽羽果,多色白羽羽果,菟丝白羽羽果,拟白羽羽果,从饰纹白羽羽果,隐花白羽羽果,虫食白羽羽果(7种),柱斑根聚果,隐柱斑根聚果,棉斑根聚果,歧节根聚果,花斑根聚果,棘柱斑根聚果,拟虫多聚果,虫食柱斑根聚果(21种),隐花食果,残斑食果,裂花食果,隐生聚食果,虫食隐花食果(4种),隐生虫食果(32种)
(体型标准是子实体平均高度,因为其中存在大量和羽翅类绑定或者过于相似,直接以字母定名的情况,为了相对简略地表达,直接用其共用名归纳)

壳果类是一类非常奇特的“动物”,或者说其从形态和生态位上来说更类似真菌。这类从很早就和主流动物分类的东西以各类固着生态位为生,以无性生殖为主的奇葩在黑暗森林生态系统里占比很高。而其中最衍化的,就是球根壳果科。这里又必须牵扯出来一个非常神奇的东东:游离细胞。游离细胞可以说是壳果类的核心,也很可能是其起源,作为一类与免疫细胞同源的东西,它的主要特点是可以穿过各种各样的组织,甚至包括别的物种的组织。这个功能帮助以寄生起家的它们可以做到纵向传染,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但是在逐渐的发展过程中,风媒,虫媒的传播开始在羽枝果目里多次演化出来,其生态位也开始愈发广泛。在此过程中,共生菌开始逐渐固定下来,针对共生菌的维生体系与携带体系也开始出现,这也就是球根的由来,而此时游离细胞作为繁殖体系会特别携带来自球根的菌种,让两个家族高强度绑定。

球根壳果科的分类也因此基本按照共生菌的类型来划分,不过,在化能自养型菌为主的化生壳果属中,却诞生了一支奇葩,那就是食果类——无论是从菌群组成还是从分布特性,它们都与那些温文尔雅的近亲格格不入,从腐生到寄生,肉食成为了它们的生存方式。这批由分解者和食虫者组成的大军往往平均体型并不大,但是一旦遇到得天独厚的环境或大块的尸体,它的庞大可能超乎在座各位的想象。比如平均才76cm高的金斑巨食果有不少三米以上的大个体,超过了平均就两米高的巨人根聚果。

金斑巨食果是较为典型的虫媒食果类,通过一种独特的光斑吸引腐生昆虫的到来,一旦昆虫随着光线来到它的羽状花的花柱上,其羽状花下部兜囊中散发的淡淡气味会吸引昆虫向下,来到其兜囊中。在这里昆虫会被它的游离细胞附着,在此之后,其游离细胞会钻入昆虫体内,在催促它寻找新的尸体的同时开始依靠昆虫体内的组织养分复制生长,一旦新的尸体被找到,它将会从昆虫体内破体而出,并且把球根钻到尸体中汲取养分。一个新的金斑巨食果就此诞生。

它们生活在黑暗森林沃鲁目的深处,也只有雨林中的湿度以及经常的大雨能够让它们仅通过狭窄的环鳃腔的雨水积累保证其水需求。同时,黑暗森林丰富的动物每天都会在复杂的生存竞争中产生很多尸体,足够其有足够的种群密度和传播能力。当然,因为其破体而出的机制存在误判的可能性,有不少活物被这个感染最终腐烂致死,不少几十公斤以上的中大型动物都受到其威胁。作为一种独特且美丽的分解者,其存在不仅仅是雨林的神秘和危险的一个案例,也是一种尸骨生葩的奇异浪漫。

往期回顾
星球简介篇

文明纪实篇

黑暗森林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