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史人物评鉴-高颎 字昭玄

2022-09-10 17:14 作者:温村李馆长  | 我要投稿

高颎 字昭玄

 

 

高颎(541年-607年),字昭玄,一名敏,渤海蓨县(今中国河北省景县)人。高颎自言出身渤海高氏,其父高宾是上柱国独孤信的僚佐,官至刺史。杨坚为北周静帝大丞相时,知高颎强明,知兵事,多计谋,任相府司录。相州总官尉迟迥起兵反叛,其子尉迟敦率军十万进抵武德(今河南武陟东南),在沁水东岸布阵二十余里,上柱国韦孝宽、王谊与之对战,高颎请将兵平叛,自愿前往监军,命人在沁水上架桥,大破尉迟迥军。以功封柱国,升相府司马。杨坚称帝后,任尚书左仆射兼纳言。
开皇八年(588年)隋朝以晋王杨广为元帅伐南陈,高颎任元帅长史,指挥全军一举平南陈,斩皇贵妃张丽华,完成南北统一,功封齐国公。后来高颎反对立次子杨广为太子,因高颎的儿子高表仁是太子杨勇的女婿,且废长立幼不合礼法,但杨坚却认为高颎在谋私利,于是顾忌疏远。原本杨广就对高颎擅自将张丽华斩首之事怀恨在心,必欲除之而后快。这次废太子事件,更让杨广对高颎恨之入骨。开皇十九年(599年)高颎被免官,不久齐国公的爵位也被废掉。
隋炀帝时,被起用为太常卿。大业三年(607年)炀帝至榆林(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为了招待突厥来使,炀帝下令宇文恺制作下面可容3000人的帐蓬,立于城东,高颎等老臣对炀帝的奢侈,甚为忧虑,有所非议,宇文弼私下跟高颎说:“天元之侈,以今方之,不亦甚乎?”“长城之役,幸非急务。”为人告发,与宇文弼、贺若弼同时被杀。诸子遭到流放。

 

 


统帅 A-
(高颎出参戎律,廓清淮海,扬旍塞外,突厥摧服。伐陈之役,杨广虽为元帅,而三军谘禀,皆取断于颎。)
武力 D
(未闻其勇。)
军谋 A
(高颎习兵事,多计略,参谋帷幄,决胜千里。尉迟迥之乱,敌于上流纵火筏,颎预为土狗以御之。既度,焚桥而战,大破之。遂至邺下,仍共宇文忻、李询等设策,因平迥。上又尝问颎取陈之策,颎曰:“量彼收积之际,微征士马,声言掩袭。彼必屯兵御守,足得废其农时。彼既聚兵,我便解甲,再三若此,贼以为常。后更集兵,彼必不信,犹豫之顷,我乃济师,登陆而战,兵气益倍。又江南土薄,舍多竹茅,所有储积,皆非地窖。密遣行人,因风纵火,待彼修立,复更烧之。不出数年,自可财力俱尽。”上行其策,由是陈人益敝。)
智略 S-
(高颎识鉴通远,器略优深。文帝创业伊始,颎早预经纶,常典机衡,竭诚陈力,公平正直,兆庶赖以康宁,百僚资而辑睦。帝亦言听计从,委以心膂。然逮储宫废立之际,由忠信而得罪;帝又唯妇言是听,特令摈斥。於炀帝之世,枉见受戮。颎之所有奇策密谋及损益时政,皆为削稿,世无知者。惜矣。)
内政 S
(高颎当朝执政将二十年,制度多出其手。朝野推服,物无异议。隋氏资储遍于天下,人俗康阜,治致升平,颎之力焉。论者以为功规萧、葛,道亚伊、吕,近代以来未之有也。)
魅力 S-
(高颎有文武大略,明达世务。及蒙任寄之后,竭诚尽节,进引贞良,以天下为己任。苏威、杨素、贺若弼、韩擒等,皆颎所推荐,各尽其用,为一代名臣。自余立功立事者,不可胜数。及其被诛,天下莫不伤惜,至今称冤不已。) 


全史人物评鉴-高颎 字昭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