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过石油的语文老师,个人练习(二)成人高考15年~

2022-09-07 16:26 作者:八戒自由自在  | 我要投稿

厄,这个纯属是个人学习的辅助,让自己有耐心有方法的学习下去,有时候真的需要“动力”和耐心和思路清晰,而b站写文和喜马拉雅碎碎念都能帮助我更好的学习,所以,制作人和观众都是我自己^_^

接着来练习14年的古诗题,看能不能套路

首先高考的题目奇哥说先直接看选择题对着看诗词,不用直接看,但是这个不一样。。。直接上题目吧

首先,这个是概括,手法,还是作用,已经说了作用了——渲染思乡,那么就概括和手法吧

首先见秋风想写家书,然后感觉说不完,临寄时又打开继续写,这是情节,人物情节环境主旨,那估计没的说了,就换手法吧

手法里有描写、修辞和表现。。。对比,比喻,衬托,烘托。。

感觉还是没啥头绪,看来这个模板要重新搞了。。。看看第二题

现在要怎么搞,好的,奇哥说了,不会也要硬着头皮往下写,试试

如何渲染思乡,上面先简单翻译下,然后,看看具体每个句子,万重这是夸张吧,后面是烘托?

那最后一句是什么手法,反复?反映出诗人对家人的牵挂

脑浆用尽,再最后的尝试下搞思维导图

嘿嘿,想起了奇哥说的,最后一招,代入

如果是自己在外,降温了,也要给家人说记得加衣服,有很多想要叮嘱的,好好吃饭睡觉别太焦虑啥的,一会儿想到一个,一会儿想到一个。。

然后呢。。。这次真的是黔驴技穷了。。。。看答案吧

通过一系列的描写。。。层层渲染,写出诗人客居思亲——原来是层层渲染吗。。。这是什么鬼。。。

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反映出有很多想要叮嘱的说不完的关切之情吧

还是觉得这个选题很坑。。。。所以成人高考出题真的就一般的。。。在这儿大放厥词^_^

再搞两套卷子的阅读题再搞其他的^_^

15年的阅读选择题,先来个思维导图

然后来看选择题,找错误,时间、范围、有无、因果、绝对化,还有一个啥来着

哦,是对象,属于角色,就这么记了

正确的方法是概括,推测和。。。替换,这个在题目中理解下什么叫替换

就想研究下下面的问题在哪里

就只有一个范围改了,一个是自然界出现的,一个是地表出现的,然后表述里换了下顺序

要是考场上怎么方便的比对呢?还是得靠积累。。。

然后另外两个选项,错误的点都是时间

继续找不正确的,定位,第一个选项问题就是范围

这个问题在哪里,首先是范围,宏观前兆的前提是先属于地震前兆,而地震前兆的定义在上面,并不是所有的这些变化都是地震前兆的

而BCD都是一种原文的概括

第三个选择题里出现了一种错误,叫绝对化

帮助预测,被绝对化成了判断

正确的选项也是一种概括

最后的给文章命名,也是一种概括——靠思维导图就能很好的概括

看下阅读填空题

首先,提到了具体原文中的内容,就是概括了,先找定删连

指的是小孩子学讲话的方法,没有讲解,只靠不断的听取,记住,分析,比较。局限是学文这样学,学会的极少,而且学会的很多都是糊涂的

然后到这个分析原因的题,概括,作用,手法,所以这个还是概括

还是找定删连,学话,整天的可以听,而且听的都是日常所用的;学文,时间有限,而且内容从周朝的文章到清朝的文章,非常驳杂,学话是时间多&学的内容日常,学文是时间少&内容太多驳杂,所以学话容易学文难

这就是概括-概括。。。就很简单

然后这个题,提炼一下,还是概括,先从情节概括,然后再推到情绪

因为学文难,识字和读书一般都是似懂非懂,自己在文章里用的字,也不是清清楚楚,如果被人问到面前,是不能清楚的解释给人听的,所以会非常的羞愧

。。。就这么简单。。。。

最后这个,提炼出来,就还是。。。。概括

第一个是要说自己能懂的话,用有生命的词汇,而不是自己都不懂的词,第二个是用大家都能懂其含义的词——这个逻辑分类就是从自己和他人的角度

忽然也想到了,现在很多网络缩写什么的,比如一博采访里面经常都让他猜缩写。。。他很无奈,还要很多网络流行词,意思只有冲浪少年们能get。。。一般人都得搜搜。。。

这个文言文阅读,也都是概括,最后一个智子疑邻说明的道理,也应该先概括,然后再能推导出下一个结论

富人墙坏了,儿子和邻居都说不修会被偷,果然被偷了,富人觉得儿子聪明,而怀疑邻居偷了,说明他以亲疏来定义人,关系好的就信任,关系一般的就怀疑,其实一般人都能看清局势,但是要不要说出来,就是处事能力了,做人最好不要说身份不适合说的话,否则会遭来祸患

其实这个也是原文翻译翻译就有了。。。

古诗鉴赏

这个是手法了,可以先概括,写梅花的树枝香气,分别是形状和味道的角度。五六句以鸟和蝶的角度,是拟人的手法,在此处也是虚实结合

答案是视觉和味觉。。。

写了这两套之后,我觉得差不多了,成人高考考的很简单,就是概括

答阅读题的时候,最好先简单搞个思维导图,然后找定概括,再推导出题目问的方向

然后是关于手法

我刚刚火速去刷了奇哥的修辞手法一图全通,感觉太赞了,这就练起来!

首先,这个手法都是在古诗鉴赏里的

回到秋思这首诗,怎样渲染思乡之情,简单回归下,这个是人景、事、物、情、议论的哪个类别

不是人、物、景、理

感觉是个记叙哎

可能有点货不对板,但是我想用用看

首先这个视角和顺序就算了,看线索和语言

线索是思乡的情,通过见秋风、作家书、说不尽、又开封这个过程,来表现自己的思乡。。。于是就是酱紫?

语言上的字词句段

所以也的确除了层层渲染也没啥了,手法里面,也只有一个触景生情能联系上

但是,其实这诗就是写实又简单,可能优秀就在于,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因为这是非常通用的情境?

然后到第二个问题是运用了哪种描写手法

这后两句明显的是描写的人的动作和心理

正面描写,通过恐说不尽,又开封来表现出——这里还是上面自己引申的那些

艾玛,这里还有个细节描写。。。好吧,算在笔墨里面了。。。啥也不想说了

然后到15年的诗词,来看看

从什么角度来写梅花,好吧,这是写景还是写物啊。。。

反正这里能对得上,通过视觉和嗅觉来描写的,可以把原文先概括下,再到描写手法

然后五六句用了什么修辞,修辞呢,就是一个物体,不涉及到句子的表现

就用鸟和蝶来其实是衬托啦,修辞是拟人,但是表现手法还有虚实结合吧

其实这里用了想象的鸟和蝶,当鸟看到花的时候,当蝶看到花的时候,这也算是侧面描写了,这样衬托出梅花的美,当然这里是有拟人的

而这两句跟之前的句子,还是虚实结合,因为实际上没有鸟和蝶

所以说,如果是高考题,肯定是得答全

而答全的思路,再梳理下,字词句,词句是拟人,本句是衬托,与上句是虚实结合,整篇是借景抒情,是在说自己高洁吧。。。。。

我觉得奇哥真的是总结大师

他说诗歌就是古代老男人们的朋友圈。。。。。哈哈哈哈

那这篇就可以over啦~~

我去开数学了!语文有了框架,等我后面再加强!

学过石油的语文老师,个人练习(二)成人高考15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