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每日财学_屡次在颠覆中重生,获业界最高个人奖,这位商人的变革之路能给你启示吗?

2021-05-15 16:21 作者:bili_1445596801  | 我要投稿

今年初,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被授予2021年“David Sarnoff产业成就奖”,以表彰其对全球显示产业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引起瞩目。据了解,David Sarnoff产业成就奖是针对在全球显示产业发挥了卓越领导力,产生了长远影响,被业界广泛认可的杰出个人而设立的最高奖项,每年仅授予一位。


李东生,祖籍广东省揭西县 ,1957年出生于广东省惠阳专区(今惠州市),现任TCL集团董事长兼CEO。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商界领袖之一,技术员、集团董事长、行业领袖,是他从幕后走向台前的光辉履历;专注、反思、变革是他从做人、做事到做企业的人生格言。

今年春节,李东生在TCL华星深圳工厂给员工发红包
转眼间,今年TCL将迎来40岁生日。40年岁月峥嵘,奋斗不息;40年坚守实业,初心不改。从中国走向世界,从寂寂无名到全球品牌,自1981年TCL创立以来,李东生带领TCL开启了中国品牌的全球化探索,开创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先河。同时,由他主导并建成的我国首条完全依靠自主创新建设的高世代面板线,使TCL掌握了自主高端显示技术,并快速成长为全球先进半导体显示公司。


对于李东生来讲,经历时代的变革似乎早已成为了人生的常态。而在变革中忍受痛苦、自我蜕变也成为了李东生和他的TCL得以在搏杀激烈的家电市场中屡次突围的生存之道。屡次在蜕变与颠覆中重生,这位潮籍“反思型”企业家的三次变革之路能给你启示吗?
变革一:背水一战,重压下的坚韧1996年,李东生正式成为TCL集团总裁。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让处于激烈市场搏杀中的竞争型企业保持持续的市场竞争力,成为中国企业家们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而当时的国有体制已经对竞争型企业的发展形成了制约。所以,在当时,李东生提出了能够满足国资管理办法的改制方案—“增量转股”。


此后,在巨大的压力和资金风险之下,李东生开启了其掌舵TCL发展的第一次变革:改制。1997年5月,他与惠州市政府签订了为期5年的授权经营协议。而李东生作为第一责任人需要凑够50万元的风险抵押金。“压力挺大的,如果这个项目做砸了,这50万就没有了。”李东生回顾起当时的经历,不无感慨。
而后,在人生的第一次变革面前,命运给予了李东生更多的垂青:改制5年来,TCL国有资产增长了两倍多。地方政府除每年分红1亿多元外,税收从1亿元增加到TCL2001年完税后的近11亿元。2004年1月,TCL集团通过与子公司TCL通讯换股,实现集团整体上市。
然而,李东生回想自己当时的这次改制经历,依然心有余悸:“我把我自己的房子和我父亲的房子都押给政府,作为授权经营的风险抵押金,直到2001年才把房契收回来。”初次经历改制的李东生40岁,正是需要兼顾父母和妻儿、肩扛家庭重任的年纪,内心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而赌赢了人生第一次变革的李东生的内心,也在此后的人生经历中扛住了更多的煎熬和波折。

变革二:并购困局下的求生之路如果说改制的成功使得李东生通过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使得他一步步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路者真正成长为中国知名的企业家。那么,他引领TCL进行国际化并购的第二次变革则是他和TCL一起迈向理性、成熟的痛苦蜕变。

从2002年起,李东生将目光投向欧美市场,并于2004年1月完成了业界知名的汤姆逊公司收购。然而,在此时,他却犯下了对产品和市场发展趋势一个致命误判。彼时,恰逢日韩企业主导开发的液晶平板电视取代了显像管技术,迅速占领了市场。李东生虽然注意到了这个现象,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而到了2005年,TCL与汤姆逊彩电业务的合并刚刚完成,传统彩电在欧洲商场里就突然卖不动了。而在2006年,液晶电视的市场占有率从5%变成了50%,李东生的并购瞬间陷入业绩的泥潭,亏损额达到19.32亿元,而光是在欧洲市场就亏了2.2亿欧元。
坏消息的不断传来和外界的压力让李东生陷入了巨大的精神困顿之中,巨蟹座的性格让他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时情绪更为敏感。据朋友描述:“当时李东生整个脸色可以说是地狱的颜色,不是人间的颜色。”而李东生自己也承认:“有时情绪非常低落,非常沮丧,有非常大的压力。这个时候,我会拿曾国藩的书来看,曾国藩也经历过这个时期,他一生遭受挫折很多,但是每一次的挫折他都能够挺过来。不是因为他比别人聪明,就是靠一种毅力、一种执着、一种投入。”坚韧和毅力成为了他在面临险境和困顿时刻的精神支柱。


同时,在这段时期,他也对自己和企业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思考如何才能带领TCL脱离现有的困境,谋求新的生路。
2006年6月,李东生在TCL内部论坛上发表了名篇《鹰的重生》,他在文章中写道:鹰在40 岁时要经过150 天的漫长蜕变。它会用喙击打岩石,直到其完全脱落,等待长出新喙。鹰会用新喙把爪子上老化的趾甲一根根拔掉,直至鲜血淋漓。之后,它会用新的趾甲把身上的羽毛一根根拔掉。等羽毛重新丰满后,鹰会开始重新飞翔,迎接自己的新生。对于此时的李东生来讲,如何在困境中蜕变,从而迎来新生成为他和TCL所要直面的一个严峻的课题。挺过去了,就会有如雄鹰一般再次飞翔,而不能越过这个坎,他和他的TCL将真的陷入滑铁卢的困境,再难有翻盘机会。


此后,在TCL的国际业务亏损日趋严重的境况下,他学习雄鹰蜕变的精神,果断的壮士断腕,一举关掉了欧洲的6家销售公司,又相继将TCL的电工业务、楼宇业务、电脑业务等非核心业务出售,并中止了包括无绳电话、半导体制冷以及兼并收购等一些投资。经过和国际团队一系列艰苦的奋战和痛苦的剥离,他终于将TCL拖出泥潭,在2007年扭亏为盈。

变革三:争议中的重组,困境下的突围之路经历了并购的重大困局之后,李东生在困顿之中的反思和放弃,让TCL活了下来。而在2009年,TCL的海外业务也开始恢复增长。而李东生也汲取了此前并购未能充分兼顾产品和市场趋势的经验教训,在之后的发展中引领TCL驶上了正确的航道。为了让TCL能与三星、LG、索尼这些国际企业竞争,李东生再次大胆出击,投资上百亿元,做当时最烧钱的液晶面板领域,并与深超科技联合设立华星光电项目,对面板、芯片等领域进行产业链布局。

这一次,李东生没有再犯类似的错误,把握住了彩电行业发展的浪潮,一举实现TCL彩电业务此后多年的持续增长。


然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企业也有如一个人一样,也要在时代的变革浪潮中经历兴衰存亡的客观规律。作为TCL的掌门人李东生来讲,他所需要做的,就是在顺应这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通过企业自身的蜕变与颠覆来适应客观规律的周期。而在他的有生之年,如何让企业跟上时代变革的脚步,缔造一个可以接受创伤、但是绝不轻易搁浅的巨舰也成为他终其一生都在专注的课题。
2016年10月,年近60岁的李东生再次遭遇了人生新的困顿期。那一年,TCL集团的净利润下降到21.4亿,较之两年前的42.3亿的利润,其盈利能力腰斩了一半。而也是在那个时期,彩电行业也进入低迷的困顿时期,而如何在激烈竞逐的家电市场寻找新的生存路径成为TCL李东生所面临的又一个难解之题。
而净利润的腰斩也给李东生敲响了警钟:如果再不提高警惕,TCL有可能掉队!为此,李东生又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而李东生的这种苦恼显然不是杞人忧天:曾经TCL集团赖以生存的消费电子、家电和通讯业务等智能终端业务增长乏力,正在拖累集团整体业绩,而华星光电已经成为集团的主要利润来源。李东生和他的TCL面临着又一次艰难的取舍,或是因循守旧,或是再次经历痛苦的变革。


每日财学_屡次在颠覆中重生,获业界最高个人奖,这位商人的变革之路能给你启示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