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F-35的一些事(个人瞎扯)

一 研发进度
F-35的研发生涯中总是伴随着各种“计划滞后”“推迟交付”。而从2006年12年15日首飞到2016年8月2日F-35A宣布IOC(08年首飞的F-35B的IOC时间则是2015年),这10年的时间也确实有些漫长,那么F-35的研发进度真的严重落后吗?对比一下同代战斗机又如何?
F-22 ATF计划开始 YF-22首飞 F-22首飞 F-22服役
1981.6 1990.9 1997.9 2005.12

F-35 JSF计划启动 X-35首飞 F-35首飞 F-35A服役
1996.11 2000.10 2006.12 2016.8

阵风 ACX计划开始 阵风A首飞 阵风C首飞 阵风服役
1982.10 1986.7 1991.5 2001.5

台风 欧洲战斗机计划开始 EAP首飞 台风首飞 台风服役
1983 1986.8 1994.3 2003

JAS-39 计划开始 JAS-39首飞 JAS-39服役
1980 1988.12 1997.11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F-35研发进度并不慢,更何况阵风A首飞时,装备的是2台美制F404发动机,后来才逐步更换为M-88,JAS-39则采用了美国通用公司和沃尔沃联合研制的RM-12发动机使用了和美国卡尔斯潘公司联合研制的飞控(共和国40年2月,JAS-39因电传飞控缺陷在林雪平坠毁,事后saab与卡尔斯潘公司合作进行了软件修改,并在一架T-33上面进行测试)。最重要的是,与F-35相比,欧洲的一票四代半战机在技术上就落后了半代,这半代始终是它们不管怎么改进都无法逾越的鸿沟。而就算是对比世界上第一种隐身战斗机F-22猛禽,F-35也采用了大量在F-22上面没有应用的新技术,如先进的综合式航电系统,LINK-16+MADL数据链(不但可以让F-22和F-35之间或者F-35之间互相交流,更可以让F-35与经典的F-15/16这种四代战斗机之间沟通),还有EOTS+EO DAS赋予的前所未闻的态势感知能力,更加耐用的隐身涂层,F135发动机的隐身一体化涡轮后框架等,从这个角度来说,F-22和F-35都是一个时代的开创者,不同的是F-22是把单机空战性能推向登峰造极,而F-35则是多面手,并赋予了飞行员玩电脑般的飞行体验。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未来空战和战斗机的作战模式。
而且,退一万步说,F-35ABC都已经服役,A,B也进行了海外部署和实战以及QRA,加上巨大的产量(2016年6月26日F-35的产量达到了196架,超过了F-22的195架,成为全球数量最多的五代机),“研发进度慢”这个帽子确实不适合扣在它的头上。
PS:08年首飞的F-35B在15年7月就服役了,当然这也和美国海军陆战队机型严重老化,性能较差,急需新一代战斗机替换有关,当然陆战队除了有F-35B,F-35C也交付给了VMFA-314中队。
二 航程战斗半径
很多人对F-35A的航程的印象就是个2200KM,并得出F-35航程短的结果,但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可笑的看法。
首先先来咬文嚼字一下,这个2200KM后面跟了一个大于号,而美国一向有在一些关键性能指标上弄虚作假的习惯(如把F135发动机的43000磅推力写成40000LB CLASS),所以可以得出,F-35的航程只有2200KM是不可能的。
再来看看下面写的作战半径,可以发现这个所谓的航程就是直接把作战半径乘于二得出的,而作战任务不同,作战半径也不一样,所以可以得出这个所谓航程就是官方偷懒或者故意而为之的结果。

那么F-35航程究竟是多少呢?在没有得到飞行手册或者官方公布的可信数字前,这仍然是一个未知数,但是结合一下F-35巨大的内油量和较高的载油系数,还有公布出来的作战半径,可以得出F-35航程不低。如果F-35在载油系数高于苏-27的情况下只有2200KM航程(苏-27是3500KM左右),那么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就是F-35的巡航升阻比极低,甚至还不如二代机,可能么?

隐身特性分析》
前面已经说了,作战半径取决于任务规划,不同的任务就算是相同的挂载也有可能使作战半径差一倍以上。如下面2图



所以,不管怎么说,F-35的航程都不可能只有2200KM,相反,这是一架航程和作战半径都非常优秀的战斗机。
三 武器配置
很多飞机的武器发射权限,都是在服役生涯中不断扩展的,比如阵风F1,早期的F-16A都只有简单的空对空作战能力。F-35也不例外。海军陆战队IOC时的飞控软件为BLOCK2B,空军则为BLOCK3I(实际上BLOCK3I就是把硬件由TR-1升级到了TR-2),这两者具备同时挂载2枚AMRAAM和2枚JDAM的能力。
有人觉得这样的挂载未免过于寒酸,其实未必,因为F-35只要配合F-22当好尖兵的工作,负责清除掉对方的防空导弹和战斗机部队,打开缺口后让美国空军和海军的炸弹卡车进入即可,退一万步说,对比F-22,F-35的2B/3I飞控也具备了较为完善的空空和空地作战能力,F-22的BLOCK10批次(IOC时的批次)只有空空作战能力,BLOCK20才引入了投掷JDAM的能力,台风第一批(Tranche1)后续批次扩展了空空作战能力后,也才支持发射AIM-9L和AIM-132,AIM-120B,直到2010年第二批(Tranche2)的block2批次推出,才增加了基本的空地作战能力,阵风F1也仅仅只能发射米卡和魔术2空空导弹,对地攻击能力基本上为0,F-15家族也直到F-15E的出现才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多面手。
而随着BLOCK3F飞控的投入使用,F-35也取得了质的飞跃,如F-35A的过载由7G解锁到9G,武器发射权限进一步解锁等。未来的BLOCK4,将会使她更上一层楼。




关于BLK4的升级可以参考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189527
先写到这里,还有后续,我不会拖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