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次谋求上市的关键节点,土巴兔陷投诉、维权风波
有行业研究者认为,土巴兔提出的一站式家装解决方案,其实核心就是派单,派单本质上是流量的倒卖,以低价吸引用户,再从中筛选真实客户,然后以更高的价格卖给装修公司。
来源:中访网
近日,多位用户在黑猫投诉上表示,在土巴兔上遇到了无良装修公司。
“截止合同到期,装修公司只做了部分拆旧及砌墙,并且以匪夷所思的借口未按照图纸施工。联系公司的设计师、施工人员、项目总监,也是在各种推诿,无故放鸽子。最后,因为要求整改却无人理会决定解除合约,联系土巴兔退款,平台也在推脱责任。”一位用户称。
除上述情况外,另有多位用户质疑平台不作为,随意指派装修公司,后续监管服务不到位。
公开资料显示,土巴兔成立于 2008 年 7 月,是国内互联网家装平台。
2018年8月底,土巴兔正式在港交所提交招股书。
2018年12月,有消息称,土巴兔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赴港IPO受挫,因资金问题未通过审核已撤销上市。
招股书显示,土巴兔在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2.03亿元、5.7亿元、8.81亿元、2.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5亿元、-5.6亿元、-11.11亿元、-6.36亿元。
据此计算,土巴兔在2015-2018上半年,营收不足20亿元,但净亏损却超过30亿元。
目前公司主要业务分为线上平台和家装承包两项。
在线上平台业务方面,土巴兔向用户提供一站式家装解决方案;在家装承包业务方面,公司主要为业主提供施工承包服务及主材。
有行业研究者认为,土巴兔提出的一站式家装解决方案,其实核心就是派单,派单本质上是流量的倒卖,以低价吸引用户,再从中筛选真实客户,然后以更高的价格卖给装修公司。
为了获得更高利润,土巴兔合作的大多为中小型装修公司。
土巴兔本质上做的是流量倒卖生意,尚未摆脱传统家装模式,更像一家“中介公司”。具体而言,土巴兔从流量平台那里导流买来浏览用户,并筛选出真实业主出来,然后以更高的价格卖给装修公司。
目前土巴兔的盈利模式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向合作的装修公司抽取10%-30%的的分成,另一部分则是以提供服务为名对用户收费。
这个过程中,土巴兔赚取了差价,但没有更深介入到装修的施工各环节,进而为自己找到提供信息价值之外的能力。
也就是说,最核心的家装服务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最多只是把业务从线下搬到了线上。
在业内人士看来,土巴兔只专注于推广和营销,依靠流量变现,平台没有参与到交付过程中去,资质的审核和施工监管本来就是平台的短板,消费者的体验自然是其无法管控的。
而且平台手伸太长的话,原本装修公司只是看中了土巴兔的流量,如果对装修公司强加约束可能会物极必反。
2021年1月14日,土巴兔宣布拟登陆A股,现已接受中金公司辅导,并于2020年12月31日在深圳证监局进行了辅导备案。
在此二次谋求上市关键点,土巴兔深陷投诉、维权风波,恐怕对公司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