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出演对策委员会| 其实也没什么可意外的

2022-05-10 16:12 作者:real春天同学会  | 我要投稿

昨天也有好多人问我那个【出演对策委员会】出的公告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我光看别人给我截的图,我还以为是2017年发出的提案,结果昨天下午才发现,原来还真是最近的事情,早上又有人说想看看这个新闻到底是个什么情况,那我们大致就说说这个事情吧。



首先我们可以理解为,这个事情就是最近一个阶段由于日本民法确立了4/1日正式下调成年年限,然后一些人在这个阶段借着这个话题重新又将之前的一些事翻出来,而这个目的也比较不好界定。


看这封面图,都跟雅库扎一样,这对于小日子来说,妥妥的反派形象




其实我第一眼看到这个草案的时候,我并没觉得很奇怪,因为我之前就看到过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提案,而这份草案的促成也有它的背景,首先是3月份的开会吊打说年龄下调肯定会让某个行业大搞特搞坏事。


然后在4/4日又不断的提议说要针对性对某个行业立法,接连做了好几场会议报道,截止到4/22日的时候,又陆续增加了几位各派议员出来提了意见,一直到4/30日,这个【出演对策委员会】发了这么一条草案出来。


注意我说的是草案,不是通知,这份草案是准备作为提交给议会立法的一份提案。


而我看到这份草案的时候,我真的觉得挺无语的,怎么说呢,开了那么多场会,前前后后两个月的时间,写了那么多的新闻,结果拿出一份2016年就在提交的草案出来,就是这么回事。


这件事表面上看,是一帮人对于日本成年年限下调的忧国忧民,但这份法案实际上在2016、2017年都出现过,内容也没怎么变化过,这次的年龄下调只是给了一次继续往上提交的机会。



简单来说就是,你们最近看到的这份草案,实际上在2016年人权协会针对于“强要事件”所提交的报告书中都已经写得明明白白了,尤其是在最后的法规制案中就有很详细的细化提案,这份2016年的提案和前几天的草案,不能说一毛一样,只能说表述的其实是一个意思。



两份相差了6年的提案唯一差别的地方就是表述方式,2016年的报告书增加的提案写得比较柔和,说这方面的不能演,要做好防止感染,防止出现危险行为,不能影响身心健康等等,用的是不好界定类型的说法,而新出的草案,显得很硬气,直接就说这这个不能演,那个不能演,你们只能手牵手一起看流星雨之类的,就写得很硬气。


当然这个草案只是一份草案,想怎么写都行,所以也不用觉得说怎么啥都敢说,这就跟自家写小作文一样,没正式递交给老师批改前都要怎么夸张比喻都行。


然后从这两份相隔6年的提案(实际上每隔一段时间都有提),大家应该也能猜得出来,这是同一批人,与业界的隔阂已经很久了,2015年因为“某女性被经纪公司索赔2400万円寻求人权协会庇护”,由此引发了2016年的《强要报告书》出现,然后这是一场人权协会的胜利,从那之后整个行业做了一系列的整顿,后面的几年大家看似相安无事,实际上只是说没有好的题材再去吊打一波。


而最近这个年龄下调的事情,可不就是一个契机嘛,所以就又来吊打了一波,目前就是狠狠的抓着一个方向打。



当然这个事情其实站在我的角度去看,我觉得这有点“先敲定结果再去找证据的嫌疑。


在之前有人也做过《强要事件》的介绍,其中就说了这份报告书中所列的一些案子并不是那么的客观,在推进“强要风波”的过程中,有很多人是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声称自己是遭遇了强要,比如说想下架自己的作品,比如说拿到钱后不想出演等等,在当时有很多事情是讲不清楚的,甚至是没有证据的,但所有的事情都被推着走,因为各方面都在带节奏,就变得不是那么公平,随便一盘就说你这个行业有几百个受害者,但实际上这个说法站不住脚,后续的调查也差不多证明了这份报告书注水的成分非常大。



同样的,这份最新的草案实际上也是有一种“先敲定结果再去说事”的嫌疑,通篇报告就说了一件事:有许多被害人。


我是觉得说这个说法,至少找找证据,哪怕说像2016年那样,列几个实例出来让人有迹可循也行,但是这一次报告草案中,没有举例,没有证据,没有说明,通篇开头就说“有许多的受害者”,后续就是一种“反正有很多受害者出现了”的感觉,但并没有说有证据或者有提出诉讼之类的。


就很像某个做纪录片的,先列好结果,然后找的所有素材全都是根据结果来找,甚至说压根就没去找素材,一开始就给事情做了定性,那受害者在哪呢?


更夸张的是还有这么一条刚刚发的新闻:



结合之前业界人权协会给出的报告说自业界人权协会成立以来,几乎没有20岁以下的人在业界出道,那这18、19岁的申诉人是哪来的呢??到底该信谁的呢?


其实说白了,这个事情没有真相,只有各自的立场,两边都有各自的说法。



就我的感觉来说


依照目前被监管的力度,不要说有许多受害者,但凡出现了什么实锤消息,那都是警察和律师的事情,前几个月某大型经纪公司的社长被逮捕,理由是在歌舞伎町做了街头星探,就这个事情,现在这家经纪公司已经叫GG了,你要说真的有许多受害者出现,我觉得依照目前的环境来说,站不住脚的。


当然,有很多人觉得说,在份草案有几点很离谱,我觉得这并不是什么特别大的问题,首先有好几点是已经确立的了,只是说还没有针对性立法,但业界人权协会监管下都有自己的规则了。


1、禁止街头星探(实际上2017年陆续禁止街头星探的出现,将其归类为《职业安定法》的“介绍有害业务罪”)


2、3、4、6条事项说的都是医疗福利,这个劳务合约有关,医疗保险之类的都是个人自己买,失业保险这个是没边的事情,医疗体检这些本来就有,这种福利项也不太可能针对性立法,很多企业都做不到的事,要是业界真做到了,那我都想转行了。


5、拍摄事项需要100%取得出演人同意(持照经营的在2018年就正式实行了)


7、随时都可以解约(2017年开始就可以随时接触合约了,随时失踪的人多得是,片约的取消现如今也差不多是随时可取消,至于销售合约目前采用的是5年合约,我也觉得5年太长了,但是想随时取消可能也不太现实)


9、不仅是持照经营的要监管,某C2这种也要一起监管(如果真的能监管,持照经营的人会放7天烟花并给对策委员会送锦旗)



比较奇特的就是第8和第10事项,就光第8项,昨天的震惊部已经开工了,但是我要说的是,这个基本上也就看看就好,这份草案不出意外的话肯定会被提交上去,但是大概率,会被搁置下去。



实际上这个草案写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说这个有风险,有人正在想办法降低这个风险,有一波人正在努力的帮大家塑造一个更好的环境,接着就指向日本的国会被指出问题后没有回应,其实相关的新闻在4月份出现了好几条。


在这份草案被列举出来之前,已经有了非常多的铺垫,就像我开头说的,3月份就有人提出说XX行业有多危险,这个下调会产生多少不可挽回的事件,4月出就开始陆续有个别的派系出来说“都有人指出问题了,国会还不闻不问,不作为!”,之后到现在因为这个事情陆续做了好几场会议说要国会出来解决下问题。


为什么要这么搞呢?风险真的有那么大吗?一个年龄下调的问题真的会有很多受害人吗?那为什么几年前确定的法案,要到今时今日之后才开始说呢?前面几年这些人为什么只字不提呢?



以我的理解,年龄下调就一定会有危险出现吗?而且这个危险又恰好只会出现在一个行业中?


陪酒业呢?风俗业呢?其实还有更离谱的,其实还有更离谱的,危害性更大,为什么这些就只字不提呢?大家似乎都只抓着影视业去痛殴,为什么呢?难道年龄下调就只有一个行业有危险吗?


要知道,前两个行业是以“兆”作为年GDP单位的,从业者更多,规模更大,而影视业的规模,不能说小得不令人在意,但从业者相比起来并不多,你要说基数问题决定概率问题,影视业的这规模相比于陪酒、风俗,会更危险吗?根据那么多某C2事件来看,最主要的受害目标就是陪酒和风俗这行业的从业者,怎么看都挺危险的吧?


那为什么只字不提,反而只抓着影视业一顿锤呢?


这就涉及到了立场的问题,其实怎么说都行,因为没人可以保证影视业不会出问题,且影视业有过先例(实际上其他行业也有,但2017年强要事件范围辐射太广了),有这一点就足够了,你只要不能证明你不会有风险,你就没有证据说我是在混淆概念,剩下的就是把这个盘子做大,吸引到足够的目光就行。



所以这份草案目前已经有个前提的,3/31日就做了个提交签名,说要向国会提交民愿,呼吁针对此次年龄下调进行针对性的修正和立法。


目前这个签名请愿,网站上显示的是已经超过了4万份签名,这个事大不大呢?


是挺大的,因为目前这个呼声一直有人在做铺垫,报道也比较多,几乎每天都在说这个新闻,当然这个最主要的就是:要让所有人知道,正义之人将与邪恶势不两立


为什么呢?因为近期,霓虹又到了一个投票阶段,夏季的那场投票嘛,这时候有什么人找出什么问题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即使年龄不下调,也会有其他的问题被翻出来讲


可能就会变成养老问题,单亲家庭现状问题,助学金问题等等等等,往前几届在这种阶段也差不多都会翻出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太大了,属于是难以解决的问题,相比于这些问题来说,某个行业就比较好揉捏,既让大家觉得不好,又赶上了成年年限下调,而且也不至于说很麻烦。




像之前【业界人权协会】在第一时间就发出公告,全行业忙着做【适正】,其实都是满满的求生欲,某个行业有没有风险呢?实际上有,但不是受监管的这些,而是那些谁也没办法的平台,现在的情况是将受监管的和不受监管的混为一谈,然后说年龄下调会怎么怎么的,实际上之前JPG协会、spa协会、avan协会这些都一直在解释说这是两码事,但没人会去理清楚这里面的关系,这就跟一个热点伴随着一个网络暴力是一样的


真相并不重要,这其实是个立场问题。





出演对策委员会| 其实也没什么可意外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