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分享:《了不起的中华服饰:汉族》
我是一个民族服装爱好者,凡是民族传统服装我都喜欢。尽管我叫“苗族”。我无意中看到一本《了不起的中华服饰:汉族》,分享给你们欣赏。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这本书很详细地把历代汉族服饰都表现出来了。从上古时代到民国时期,体现了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我想这本书一定会深受汉服爱好者的喜爱。书中很多插画都是仿照古画而制作的。
最难能可贵的,就是它并没有排斥清代的长袍马褂。这一点打破了汉服爱好者眼中“清朝的统治是汉服的末日”的刻板印象。其实,清朝的剃发易服,促进了民族融合,这些服饰是对汉族服饰的一种补充和发展。正如权威书籍上所说,“源于满清的旗袍马褂,成了实际上的汉服”。
不过有一点美中不足的,是没有把各种带有地域色彩的汉族服饰表现出来,如客家蓝衫、惠安女服饰、甪直江南水乡服饰、广西高山汉等等。虽然它们形成于剃发易服之后,知名度整体上不如汉服,但它们也是博大精深的汉族服饰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下面有请我们的模特“尖指挑”向我们展示一些特殊汉族族群服装。
屯堡“凤阳汉装”
广西高山汉“青衣小匾”。由于与壮族交错混居,服装整体配色和样式类似于壮族“蓝衣壮”。
赣南客家蓝衫。在之前的文章中讲过,客家蓝衫融入了畲、瑶等少数民族的元素,例如织带和围裙。
云南澄江的“阳宗古装”的“花托肩”,各色的绣花表达了人们美好的祝福。阳宗刺绣,成了云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凉山盐源的“另类汉民族”服饰,色彩炫目缤纷。这种服装大面积使用黑色,是受了彝族的影响。彝族是一个崇尚黑色的民族。这种服饰体现了兼收并蓄。 除了苗族服饰,我还喜欢各种特殊汉族族群的服饰,它们是民族交融的写照。正是它们 ,模糊着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