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与陆军1B
众所周知,机械化战争这种战略,它是由德国人在二战时期发明的,并曾经在二战前期的欧洲战场上神挡杀神、魔挡杀魔、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而且还差一点就帮助德国完成文成武德、一统欧洲的大业,但由于德国的对手们的实力实在是太过强大,最终德国还是在二战中功亏一篑。
虽然德国在二战中战败了,但是他们创造的机械化战争却被全世界引为圭臬,而曾经在德国发动的闪电战中惨痛损失3000万大军(伤亡)的苏联,也把德国人发明的机械化战争进一步发扬光大到极致。

接下来,我将会把战场上的武器和足球场上的位置进行一番对比,这种对比,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非常常见的。比如说,在足球文化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诸如‘坦克型中锋’、‘世界足坛十大坦克型中锋’这种词汇,而意大利足球史上著名中锋维埃里,他的绰号,就是‘坦克’。
此外,在体育和军事上,世人也经常把某种武器比作球场上的某个位置,或者是把球场上的某个位置、球场上的某种技术,比作军事领域的某种武器、或某种技术:比如说,贝克汉姆的传球,被誉为是‘像精确制导导弹一般精准’;冰岛足球史上最为著名的球星-西古德森,由于他十分擅长打进暴力美感十足的远射,因此江湖人称‘冰岛大狙’;德国足球史上著名中锋克林斯曼,因擅长头球进球,因此江湖人称‘金色轰炸机’;而美军更是把他们的第六代战斗机-NGAD,比作是橄榄球场上的四分卫(QB)。

稍微了解美式橄榄球的朋友们都会知道,四分卫是橄榄球场上最为重要的一个位置,四分卫的作用类似于足球场上的组织中场、和篮球场上的组织后卫,四分卫也堪称是一支美式橄榄球队的场上灵魂和球队大脑,把六代机NGAD比作是四分卫,可见美军对NGAD的重视度有多高。当然,按照美国人和美军现在的德行,NGAD也有极大可能被美军造成另一个中看不中用的朱姆沃尔特驱级逐舰、或是福特级航母。
继续把话题说回来足球和陆军,机械化战争,非常类似于足球场上的442阵型和长传冲吊战术。
无论是德国的闪电战还是后来苏联的装甲洪流,都非常重视对坦克和机械化步兵的使用,而在德国闪电战和苏联装甲洪流这两种战略中,坦克和机械化步兵堪称是‘一高一快’完美组合的双前锋搭档,他们负责冲锋陷阵、攻城拔寨,是全军的进攻尖刀和战术核心,全军一切部队和人员都要围绕着坦克和机械化步兵运转,坦克无疑是机械化军队的‘中锋’,而机械化步兵(二战后逐渐改由步兵战车运载步兵作战)则无疑是机械化军队的‘影子前锋’。

同理,在经典的442阵型和长传冲吊战术中,战术核心也是双前锋-中锋和影锋,英格兰队就曾经长期坚持使用442阵型和长传冲吊战术,包括贝克汉姆、迈克尔.欧文和‘中场双德’的巅峰时期,英格兰队也坚持使用442阵型和长传冲吊战术,却对当时甚为盛行的边锋战术不屑一顾。
而在德国闪电战和苏联装甲洪流的‘中场’,则由两边边前卫和两名中前卫组成:其中的两名‘边前卫’,无疑是对地攻击机、空降兵以及后来的武装直升机和军用无人机;而其中的两名‘中前卫’,则由火炮、火箭炮&短程导弹(导弹要到战后了)组成。虽然对地攻击机一般是属于空军,而且时代越往后,对地攻击机和战斗机之间的界限越模糊,但我仍然把用作‘对地攻击’的飞机视为陆地作战的一份子。
至于说德国闪电战和苏联装甲洪流的‘后防线’,我认为,则由两边边后卫和两名中后卫组成:其中的两名‘边后卫’,分别是防空炮和防空导弹(导弹是战后要到战后了);其中的两名中后卫,我认为应该是反装甲武器和单兵武器。至于说门将,我认为一支军队的‘门将’,应该是这支军队的后勤部门。
总的来说,一支陆军部队(可摇人摇来对地攻击机等友军的陆地作战部队),在经典的机械化战争或‘442阵型’之下,它的阵容应该是这样的:
门将-后勤;
右边后卫-防空导弹、左边后卫-防空炮、中后卫-反坦克武器、中后卫-单兵武器
右边前卫-对地攻击机(or空降兵)、中前卫-火炮、中前卫-火箭炮和近程导弹、左边前卫-军用直升机
中锋-坦克、影锋-步兵战车。
机械化战争由德国人创始于二战时期,但将它发扬光大的却是苏联,冷战时期,苏联曾经打造过人类史上最为夸张的陆军规模,冷战后的俄罗斯陆军也是从苏联陆军一脉相承继承下来的,时至2022-23年的俄乌战争时期,俄罗斯陆军的战略战术思维,其实还是由苏联陆军一脉相承下来的。
要说苏联陆军的巅峰时期,肯定不得不提‘西方八一军事演习’,军迷朋友们常津津乐道于那个时代的苏军的变态之强。

从‘西方八一军事演习’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窥探苏联陆军的进攻思路:漫无边际的坦克和各式步兵战车组成装甲洪流,顶在苏军阵型的最前线,无异于足球场上两名实力超强的前锋;在坦克和步兵战车的身后,是火力凶猛的苏军火炮部队、火箭炮部队和近程导弹部队,这些火炮、火箭炮、近程导弹为前方的坦克和步兵战车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持,宛如是足球场上擅长传球和远射中场中路队员(前腰、后腰、中前卫);而在苏军阵型的两翼,则是攻防兼备的对地攻击机部队、军用直升机部队和空降部队,在苏军的进攻思路中,军用直升机、对地攻击机和空降兵都不是打主力的,而是打辅助的,1980年代初期的苏军坐拥5万辆先进坦克、以及数量更多的各型步兵战车和装甲车,拥有如此强大的‘双前锋’,军用直升机、攻击机和空降兵也只能打辅助了,因此,军用直升机、对地攻击机和空降部队,他们堪称是苏联陆地作战体系中的边路攻击队员(边锋、边前卫)。
上述武器装备是苏联陆军巅峰时期配置极其豪华的‘中前场阵容’,巅峰时期的苏军其防守阵容同样豪华,在叙述苏军的防守阵容之前,我觉得应该把现代战争中的各种武器和足球场上的位置再做一下类比。

其实,足球的战术和战争的战术都是五花八门、千变万化的,即便是位置和阵型,无论是踢球还是打仗,都不会固定为某种一成不变的模式,但我们仍然可以采用比喻的方式,尽可能得出一个大致相似的类比。
苏联和俄罗斯的文化,高情商说法是‘直爽豪迈’,低情商说法就是‘傻大憨粗’了,而这种‘直爽豪迈’和‘傻大憨粗’的文化,也深深地渗透到了苏联(俄罗斯)的军事文化中,这也是我首先提到苏军的原因。
我认为,如果用一种阵型来比喻西方八一演习时苏联的陆战思维,那么,442阵型无疑是最佳比喻,442阵型也是足球史上最经典、最中规中矩、最容易被人理解的阵型,而老毛子打仗,也总是给人留下中规中矩的印象,当然,德国人是更加中规中矩的,也可以说是更加呆板的。
在苏联陆军的‘442阵型’之下,顶在最前面的两个前锋,无疑就是坦克和步兵战车了,其中,坦克无疑是起到了中锋的作用,而步兵战车则起到了影锋的作用。球迷朋友们都知道,在442阵型中,双前锋一般是一高一快、一重一轻、一个肉盾一个敏英。其实万事万物都是相通的,无论是打球、打仗、打架、经商、谈判还是做别的事情,一个团体总要挑选两类人去打前锋,这其中,往往一个就是肉盾一个就是‘敏捷型英雄’。
再来看苏联陆军442阵型的‘四中场’,居中间的两个中前卫,一个是火炮,一个是火箭炮&近程导弹,在此,我把火箭炮和近程导弹算成一个类型了,他们的作用,都是在较远的距离上对前方的装甲部队提供支援,而火炮则是在更近的距离上,对前方的装甲部队提供支援。这就相当于足球比赛的442阵型和长传冲吊战术中,两名中前卫,往往一个在近端支援双前锋(相当于前腰),另一个在远端支援双前锋(相当于后腰)。

军用直升机、对地攻击机、空降部队甚至是包括当时还不太被重视的无人机,在苏联陆军阵型中他们都堪称是边前卫,攻击机不是陆军的,但陆军作战离不开他,所以我勉强把攻击机算在了陆战之中,至于说哪个是左边前卫哪个是右边前卫,我就随便设置一下了,我把直升机设置成‘左边前卫’,把攻击机设置成‘右边前卫’。当然,彼时的苏军空降兵同样非常强大,可以整建制空降一个机步师的步兵战车,我们也可以把空降部队视作是苏联陆军的‘右边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