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看到俄乌战场的哑弹我仿佛回到了从前

2023-06-28 18:45 作者:长视角  | 我要投稿

今晚,手机里俄乌战争画面上忽然出现一个斜栽土里没有炸碎的炮弹,战争的残酷感一闪而过,我似乎即刻回到了小时候,因为那时在靶场就捡到过,好像是火箭炮筒里跑出来的炮弹,成了哑炮。

俄乌战场上的“哑弹”

我家山村后面就是辽阔的荒山,连着远处苍茫的绝壁。我们依靠小米、红高粱面做的饭糊、红薯炒面、红薯叶梗、杨树叶充饥,吃上一个白馍更是奢望。爷爷、奶奶经常带全家人去山坡上草窝里拣牛羊粪,还不会走路的弟、妹俩竟然把羊粪蛋儿往嘴里塞,嚼得顺嘴流。后来,父母在山里寻找石英石、爆破、挖洞,用从院落里那个大铁砧上打铁出来的铁锹、铁镐,挖掘石英石,再装上由父母驾拉的木板车,经过蜿蜒崎岖的山道儿从陡坡下来,再经过几个村庄,送到县城的玻璃厂换些生活费用。

很像俄乌战场那颗哑弹,疑似旧的苏式火箭炮

那个铁砧,是属于秋天的故事。秋天让人高兴,花生、红薯或枣随便摘些就可以塞满肚子。更幸运的是,村后绵延十几里的荒山就是军事训练场,穿着绿色军装的部队一波走了又一波来了,驻扎在村里,远处荒山上就有导弹发射,有坦克轰鸣、直升机盘旋、大炮呼啸。村里人们还可以拾到很多铝的、铜的、钢的、铁的弹片,卖得不少零花钱。

一见到“绿兵”站岗、插红旗,周围几个村子里的人就蜂拥而至,聚集在岗哨周围,准备抢弹片。当三颗绿色的信号弹带着长长彩色尾巴升上天空,就是停炮信号。等候已久的人群立即向靶场跑去。

火箭炮发射车,可以成批发射

我也偶尔会抢到人们漏下的弹坑,赤手便往炽热的土中挖,有一次感到辣烫辣烫。抽回来看才发现满手是带血的泥浆,滴着热乎乎的血,才知道被深土中锋利的弹片划破了。那种火箭炮就是钢做的,弹片很锋利。

演习有时在夜里。傍晚,山岭上可以远望到红旗岗哨。天黑之前,大人们就带上干粮、手电筒和箩筐、铁锨,一不怕死,二不怕苦,沿山沟而上,提前藏在目标附近的山洞里。夜深气寒,外面的爆炸震得地动山摇,天上的弹片石块又“呯呯啪啪”地落在周围。如果是火箭炮,天空一片火球,带着鬼哭狼嚎的尖叫,在山上成群爆炸,常常引发山火。等到终于有划破夜空的一串串火球(榴弹炮也如此)飞啸而来,接着就是停炮信号弹升空,立刻就有漫山遍野的手电筒晃来晃去,那是等了一夜的山洞里的人们跑出来了。在昏暗光线下,零碎的铜块、铁块无法分辨,混在一块装入箩筐或袋子。几个邻村人,为此丢了生命。

榴弹炮弹头,有一圈红铜比较值钱,小尖头那块就是引信

很多人都捡到尚未炸碎的部分或根本就没有爆炸的哑弹,这是意外的“惊喜”。有人把整个哑弹扛到野外废弃的砖窑里,用柴禾烧爆,铜铁碎片尽收窑内。

我三四岁时候,父亲蹲着对捡来的那颗大哑弹,往引信上滴油,用铁钻小心翼翼地旋打,我很好奇但被呵斥走开了。全家人和邻居都极力劝阻,他照旧低头认真地做,居然把引信卸掉了,满膛炸药露出来了,他又把炮弹放在一个旧砖窑里,用长长的草绳引燃了炸药,浓浓黑烟滚出了砖窑,满膛炸药悄无声息地燃烧殆尽,完整的铁和铜可以卖得很多钱了。不过,这个空洞的大炮弹头一直没有卖掉,而是做了打铁用的铁砧,直到几年前还静静地倒立在老家院里。

翻山迫击炮弹,先上天再落下,此类炸死了阿部规秀。头部炸后是铁砾,剩下尾部铝制翅膀可以捡走

俄乌战场上那颗哑弹,不知道谁的,已经非常陈旧了。无论什么炮弹,导弹,核弹,都是杀人的武器,杀恶魔必须要用的,但有时却分不出好坏人……

看到俄乌战场的哑弹我仿佛回到了从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