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要漠视规则,不要抱侥幸心理

2022-11-07 21:28 作者:如梦玲如梦玲  | 我要投稿

远离那些漠视规则的人。

迟到就该付出代价,这是社会既定的规矩,大家都在遵守,凭什么要为你一人开绿灯?

如果迟到的人不付出代价,那还怎么要求其他人都按时准点?

规矩能成为规矩,是因为它是每个人都默认要遵守的,破坏就要付出代价。

习惯性思维,正在慢慢的毁了一些人。

“规矩”这两字有多重要,人人都该遵守,但在生活中,圣母真的很多,不止一人觉得“人情”比“规矩”重要。

有些人总是活得很侥幸,觉得死亡离自己很远,又或者看到大家都在违反规则也没什么事儿,就坚信自己也没那么倒霉,于是就把规矩定为“无用”,漠视规则。

在多次的违反规则后得利或侥幸生存了,更加肆无忌惮。

大部分时候我们都会去遵守一些硬性规矩,但在某些看起来“无关紧要”的事上,成了“人情”和“规矩”的博弈场,而胜利的往往是“人情”,尤其是在这个“佛系”的社会里。

一次次在“人情”的劝导下,那些人在日常生活中破坏了规则后,基本还能得到补救,总能顺利得到他人网开一面。

就是因为这些“网开一面”,让他们根本没有了规则意识。

在他们眼中自己是弱者,利用人情自己的过错总能被原谅。

如果不让这些人付出代价,让ta知道规矩就是规矩,是一个标尺,过一点都不行,那ta们永远不能正视“规矩”两字。

那些整天教育着孩子良好品德的家长,自己却在身体力行的证明什么叫做“虚伪”。

每当走在马路上时,总会发现,小孩们拉着大人的手,大人对他们说:“红灯停,不能闯红灯”、“垃圾要扔到垃圾桶里,不能随便乱扔”...... 

恰恰是那些思想未健全的小孩子知道要守规矩,知道按规则行事,那些自诩为经验丰富老成的成年人却对规矩越来越模糊化。

我们不能要求每个路口的人行横道上都有警察告诉你什么时候该走什么时候该停。

也不能要求每天都有人在你耳边约束着你的行为。

为什么不能每个人在自己心中装上扇“安全门”?

每个人心里的那扇安全门要比现实的安全门好用的多。

有些错是没有回头的余地的,栽进去就是坟墓。

不要漠视规则,不要抱侥幸心理。

过着怎样的生活,真实生活状态是什么,直观的体现就是一个人的面相。

一个眼神涣散,烦不可耐,满脸愁容经常忧心忡忡的人,生活质量自然不会好。

生活的高手,从来都是自信满满,心情愉悦,走到哪儿都带着光芒。

对生活抱着最大的诚意,心情不会糟糕到哪里去。

在流动的时间里,能发现美,在琐碎庸常的生活中保持愉悦,懂得追求更高级的生活质量,生活自然会给我们最大善意,被愉悦包围。

那些春风满面、笑意盈盈的人总是能将生活过成自己期待的样子,而郁郁寡欢、焦躁不安的人,总是将自己困于一团乱麻中。

面相是不会骗人的,当一个人的脸上经常出现不耐烦的神情时,就预示着他的生活会遭遇危机。

“相由心生”,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

一个人生活的经历、思想以及欲望都会在在脸上刻下印痕,并伴随一生。

那些面容和善的人,生活大都过得妥协舒适,而愁眉苦脸、焦灼不安的人,总是被生活拖着走。

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就是他的人。

人都有两种长相,一种是物理长相,一种是精神长相,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容貌,却可以塑造自己的面相。

每个人已经经历的和正在经历的,都藏不住。

你过得到底好不好,一见面会暴露无遗。

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不是靠假装提高的,而是真的去实践、坚持。

有些人长得年轻、有些人长得富态、有些人一看就很长寿。

无一例外,他们都是最懂生活的人。

不要漠视规则,不要抱侥幸心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