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题押题|“一带一路”专题

“一带一路”是当今社会热点,也是高考重点。因此,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我们应重点的关注。可是不少小伙伴不太明白会怎么考察。这不,小历为大家准备了满满的答题模板,快一起来学习吧!如果一次性看不完,可以分享或者收藏,方便下次再看哦~文末有PDF版的干货获取哦~
古代篇
含义:“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东西方贸易通道,由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东起我国的长安(今西安),西经甘肃的河西走廊、新疆、中亚、西亚,直至欧洲的黑海和地中海。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又被称着“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料之路”。其航线主要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东海起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去往朝鲜、日本。南海起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去往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
丝绸之路特点:
①历史悠久;
②分陆海两道,前期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后期以海上丝路为主;
③具有延续性;
④是古代东西方交往的主要通道。
丝绸之路意义:
①加强了中国与欧亚非等国家的往来,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古代世界从分散逐渐走向整合;
②丝绸之路的开通扩大了人类交往的范围;
③促进了全球文明的发展。
古代中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中国古代先进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和先进科技文化;
②重要条件:开放的对外政策(唐宋时期对外交往频繁,明清时期逐渐走向闭关锁国);
③客观条件:科技发展、造船与航海技术的进步、陆路和海路发达;
④重要历史人物(张骞、玄奘、鉴真、郑和等)的贡献和探索、开拓进取、不畏艰辛的精神。
古代中外交往主要方式:
①互派使节和留学生(如日本遣唐使);
②宗教传播(如印度的佛教);
③战争(如蒙古西征将中国的印刷术和火药传到阿拉伯地区);
④官方(如明朝的朝贡贸易)和民间贸易。
古代中外交往特点:
①双方由隔绝走向互通;
②路线由陆路为主转向以海路为主(唐朝以前以陆路交通为主;唐朝时海陆贸易并重;宋元明清,陆路贸易下降,海路贸易地位上升。);
③方式以和平友好交流为主,到友好交往与反侵略冲突并存;
④政策由开放到封闭,到明清时期,逐步走向闭关锁;
⑤政治往来与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并举。
古代中外交往的启示:
①开放则兴,封闭则衰;
②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
③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利益是根本出发点。
现代篇
含义:“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有利条件:
国际:
①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
②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国内:
经济:
①改革开放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政治: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③社会稳定、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思想。
思想:
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发展完善。

对中国:
经济:
①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②有利于深化和扩大对外开放;
③促进中国与南亚、东南亚、中东、欧洲经济交流与合作;
④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新机遇,提升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⑤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与产业结构调整。
政治:
①有利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②有利于增强中国与新丝路成员国和地区的政治互信,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更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文化:
①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②有利于中国吸收其他文明,丰富中国的文化内涵。
对世界:
①有利于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强区域合作;
②有利于促进共同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层次的发展;
③有利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
④有利于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建立;
⑤有利于增进沿线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加强不同文明交流和发展;
⑥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促进国与国之间关系健康发展的秘诀:
①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②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求同存异,加强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
④加强沟通和交流,增加互信;
⑤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
⑥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
中国和平崛起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
①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②有利于促进世界格局朝多极化趋势发展;
③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④有利于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的对外交往给了你哪些认识和启示:
认识:
①文明交流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方式;
②要用宽容的心态尊重人类社会的不同文明,应尊重文明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③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④在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的同时,要不断吸收其他文明的精华。
启示:
①对外开放有利于经济的繁荣和发展,闭关锁国只会与世隔绝,落后于世界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②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既要致力于维护国内和国际秩序的和平稳定,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国内体制改革,提高综合国力。
③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往的主流,坚持和平交往、互利共赢。
高考视角
1.古代中国的“朝贡体系”


2.中西航海的对比


3.“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的区别

相关考题
1.(2022·广东高考·5)清代从广州出口的瓷器中,除了江西、浙江的名窑产品外,还有广东、福建专门烧制的贸易瓷。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这种现象反映当时( )
A.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
B.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
C.西方艺术在中国颇受欢迎
D.重农抑商政策受到明显削弱
【答案】A
【解析】清代出口瓷器众多,“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的现象,这说明当时广州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A项正确;明朝中叶以后,制瓷业等手工业领域,私营手工业已超过官营手工业,且官营手工作坊的产品是不进入市场流通的,排除B项;“在中国颇受欢迎”的说法范围扩大了,排除C项;清代仍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排除D项。
2.(2023·浙江A9协作体高三联考·14)有学者指出,“一带一路”既有利于中国利用这个平台带动产业升级,解决中国产能和外汇储备过剩问题,也有助于扩大全球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复苏,促进亚洲国家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从该观点可看出,当代中国( )
A.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B.多边外交的务实理性
C.立足改革全球治理体系
D.引领经济全球化潮流
【答案】B
【解析】由材料“有利于中国利用这个平台带动产业升级,解决中国产能和外汇储备过剩问题”可知“一带一路”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由材料“有助于扩大全球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复苏,促进亚洲国家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可知“一带一路”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说明“一带一路”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具有多边外交的务实性,故选B项;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是材料中提及的一个方面,不能以偏概全为对“一带一路”的整体认识,排除A项;选项表述错误,“一带一路”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排除C项;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但并未引领全球化潮流,排除D项。
3.(2023·广西梧州·统考一模)西域是汉唐时期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催化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伴随这阵阵悦耳的驼铃和漫天的黄沙,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胡桃、胡葱等作物来到中国,葡萄和石榴的引种最为典型。葡萄最早为古埃及人栽培,后来被传到地中海沿岸。《史记》中“葡萄”写作“蒲陶”,就是希腊文Botrus的音译。当时中国不仅引进葡萄,还带来了葡萄酿酒技术。石榴原产于波斯,中亚、南亚、西亚也都有悠久的栽种历史。古代波斯的女神阿娜希塔、西传地希腊的赫拉女神、南传地古印度的鬼子母神诃梨帝,都把石榴作为自己的圣物,而她们又都是生育女神。
—摘编自李兰芳《地图上的中国史》
材料二 两汉魏晋时期,中亚地区小国林立。随着两汉政府同匈奴战争的胜利,中原王朝的势力和影响也逐渐渗透西域,大宛、康居和大月氏等国与中原王朝关系趋于热络。南北朝时期,中原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西亚萨珊波斯在公元3世纪兴起后,导致贵霜帝国逐渐衰落。隋唐时期,随着中国国力强盛,与中亚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唐朝在中亚设立羁縻府州。中亚粟特地区正式出现的安、康、米等昭武九姓国家也频繁与中原王朝发生联系,嗣后因阿拉伯人向中亚扩张,及唐王朝与阿拉伯的势力在中亚交锋,这种联系更加密切。安史之乱后,唐王朝无力西顾,逐渐丧失对中亚的控制。
—摘编自张国刚《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材料三 习近平同志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拓展改革发展新空间》中指出:“‘我国是‘一带一路’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但建设‘一带一路’不是我们一家的事。”“我们要在发展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多考虑和照顾其他国家利益。”“‘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各参与国的合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介识,概述物种交流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唐时期西域地区国家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认识。
【答案】
(1)历史意义:
①物种交流丰富人们食物种类,改变饮食习惯;
②促进宗教和民俗文化交流,丰富当地文化;
③促进手工业的发展和技术传播;
④推动农业生产发展,改善人民生活;
⑤对世界:利于世界不同文明交流。
(2)特点:
①以小国为主,互不统属;受中原王朝影响较大(深受中原文化辐射);
②一度受中原王朝的间接统治(一度成为中原政权的附属国、设机构管理);
③大帝国交锋、博弈的重要区域(缓冲区);
④中原政权的强弱关系到中西(域)关系的亲疏。
原因:
①汉唐王朝的渗透和辐射作用(华夏文明的影响);
②古丝绸之路的推动;
③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亚欧之间,是各种文明的交汇碰撞,便于借鉴吸收外来先进;
④西域各国民众的勤劳智慧,以及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驱动;
⑤宗教信仰因素;
⑥物种交流,技术互鉴。
(1)认识:
①“一带一路”建设应兼顾各方利益和诉求,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
②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
③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④“一带一路”建设要做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以上是全部的内容哦~有想要获取PDF版本的淀粉们,在微信公众号聊天框,发送暗号“一带一路”,就可以获取了哦!如果一次看不完或者来不及阅读的同学可以点击阅读原文下方的收藏和分享下次再看!还有部分“一带一路”的考点,我们在春晚的猜题押题中已经有提到过了哦。大家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跳转。
-END-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也欢迎留言区告诉我们。你们的意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想刷【精选好题】选定哥《小题精练》、掌握【基础知识】选《定哥笔记》、构建【知识体系】选《定哥脑图》、记忆【历史时间】选《记忆卡牌》、【轻巧便携】选《小黄书》、【押题猜题】选《红宝书》 更多好物还在定哥熊猫屋等着仔仔们(๑˙ー˙๑)
👉🏻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老师定哥,更多干货等你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