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 顿~⚡️

“芝 ~ 顿 ~ ”
新奥特曼这部电影没想到官方还整了个国语配音,可以理解,是给那些听不懂日语,同时看字幕也比较费劲的小孩子准备的,这个完全是情理之中,但是没想到这次新奥特曼电影的相关配音,太离谱了,太过于魔性和生草了,遭遇了大量粉丝的吐槽,甚至连瓶子军都被逗乐了。
槽点很简单,违和感爆棚,整部片子突出一个配音完全不贴脸的操作,每个角色离镜头的距离不一样,声音大小却一样,这一看就不是角色说出来的,而是画外音,和那种无脑无脑电影姐说找的AI配音一样,太过于离谱了。
你就是整个配音和念课文一样也就算了,最传奇的还是芝顿的配音,服了,原片中这一身芝顿的怪兽音,瞬间压迫力和紧张感就出来了,熬了中文配音这里,不能说和路过的无感情的怪人一样,反正更是重量级的表现。前面起码还有个调,到了芝顿这里连调都没了,整个就一住北京养老院,还得了阿尔兹海默症晚期的芝顿一样,这比之前的“发生什么事了”和“到底要选哪个呢”更加的离谱。虽然难以置信,但他还真就是官方版本。
最好玩的是连特摄美杜莎你瓶都开怀大笑了家人们,还真的和瓶子说的一样,点开之前真的没想到能有这么好笑,只能说这次的配音,反而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另类出圈操作了。好笑是真的好笑。
而负责这次配音工作的组织,实际上是合肥声扬文化传媒公司,可能是知道自己玩砸了,或者就是单纯抬新人拿这玩意练手,所以导致连配音导演还有译制处都不敢在后续的报幕上公开和写上去,直接把自家员工名字写上去了,推出去挨打可还行,自己当鸵鸟卖沙子里了。当然这事归根结底还是赖新创华。
一个好的配音能够体现角色个性,并提升人物魅力,而当配音出现问题时,对作品造成的影响,可以说是毁灭性的。
可就目前情况来说,中配版的质量实在不敢恭维。而问题最大也最出圈的,便是大 BOSS 芝顿的配音,堪称洗脑神器。
原版的芝顿按照设定,是天体压制用最终兵器,可以在一瞬间消灭直径 200 光年的三次元空间。而在本体完全展开后,身形能够达到 6000 米以上,盘旋在宇宙中,时不时发出混杂着电子音与混沌感的叫声——“芝↑顿↓”,充满了压迫感,让人心生畏惧。
可到了中配版中,原本压迫力十足的“芝↑顿↓”,却变成了有气无力且不带任何感情的“芝 ~ 顿 ~ ”,这让不少观众怀疑——这个芝顿是不是从哪个养老院里跑出来的?
在确定这段配音并非恶搞,而是实打实的官方出品后,一些网友开始了他们的整活行为。比如,将“奥特曼”系列里出现过的所有芝顿,叫声都换成“芝 ~ 顿 ~ ”——初代奥特曼大战芝顿,杰克奥特曼以一敌二等名场面特有的紧张感,在这句“芝 ~ 顿 ~ ”的影响下,瞬间降为了零。
有的网友则表示“我上我也行”。然后自己翻配了一段,获得一众好评。
还有的网友将《新 · 奥特曼》里芝顿的形象,剪辑到了《初代 奥特曼》大结局中,然后搭配上循环播放的“芝 ~ 顿 ~ ”,制造出了洗脑般的效果。
在整活之余,有网友开始批评参与配音的工作人员,指责他们敷衍了事。
随着舆论的发酵,疑似参与过配音的工作人员,出现了在视频的评论区,向网友们揭示了事情的真相。
据他描述,按照工作室的配音流程,全体人员需要先观看一遍原片,接着进行一次“草配”找找感觉,然后等待正式的配音通知。但这一回,新创华却直接上线了几乎零后期的“草配”,使得中配版观看效果不佳。
而在相关的讨论中,有不少网友认为“想到是新创华,倒也正常”。
新创华在版权代理运营方面,因为一些匪夷所思的操作(如胡乱授权《奥特曼》IP),而在粉丝心目中形象欠佳
不过,“内幕”刚刚曝光没多久,新创华和负责配音的“声扬传媒”,就在微博上发布了辟谣公告——所谓的“草配”根本不存在,中配版配音之所以质量堪忧,单纯是因为两家的工作没做好。
新创华与“声扬传媒”的致歉声明
当然,除了“芝 ~ 顿 ~ ”外,中配版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配音与角色不匹配。影片中的人物,无论高矮胖瘦,男女老幼,说话语气几乎都是一样的,清一色年轻人的声音,没有形象上的差别。有时,明明角色是指挥官,说话语气却像是个刚加入职场的新人,充斥着违和感。
“祸特对”田村班长接管现场指挥权时,中文配音并没有展现出人物的老练
又如,角色的声音缺乏距离感与环境感。一般来说,人物声音的大小,会根据他与镜头的距离,或所处的环境产生变化。可在中配版中,不管人物是处在怎样的环境下,他所发出的音量几乎没有差别,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听画外音读稿子。
山区隧道塌方,人群四散奔逃,但中配版的配音丝毫没有体现出人物的紧张感,和由远及近的距离感
而这已经不是中配版特摄剧,第一次因为配音遭受非议了。2022 年《假面骑士 利维斯》中配版的两句变身音效,“到底要选哪个呢?”与“发生什么事了?”就因为太过洗脑,成了鬼畜素材。
但这两句的问题主要在台词翻译(原台词是英语,硬翻译成中文会比较尴尬)方面,配音演员的功力是没问题的。而《新 · 奥特曼》的“芝 ~ 顿 ~ ”,则完全是配音演员、配音指导,以及后期的锅——演员没有用心配音,配完后,配音指导没有给出合理的意见,后期也没有做好混音处理。
可以这么说,在配音阶段,如果这三个人,哪怕有一个做好了自己的工作,都不至于令一句简单的怪兽叫声,变成现在这种有气无力的样子。
实际上,比起中配版“假面骑士”系列,粉丝们对中配版“奥特曼”系列的接受程度,已经非常高了——有些粉丝在看昭和系“奥特曼”时,甚至只认“上译版”。
有知乎网友认为,“上译版”的配音超过原版
而这则是源于“奥特曼”系列在国内三十年来的积累——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上译版”的出色配音,确实深入人心。
1993 年,《奥特曼》被引进国内时,影片的译制工作交给了“中国唱片公司上海影视部”负责。
《泰罗 · 奥特曼》的片头
配音班底则是由著名表演艺术家、教育家,陈茂林老师精挑细选,从话剧团和戏剧学院挖过来的。
而为《初代 · 奥特曼》的早田进、《艾斯 · 奥特曼》的北斗星司、《雷欧 · 奥特曼》的凤源等,多位主角献声的何雁老师,则是来自上海戏剧学院。
这些老师虽然不是专业声优,但却拥有精湛的演技,可能是因为出身于演剧行业,他们的声音大多非常洪亮,中气十足,吐字也十分清晰——尤其是在配吵架场景时,能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
“上译版”《艾斯 · 奥特曼》第九集,北斗星司与女记者吵架
并且,和现在的《奥特曼》逐字逐句翻译台词不同,“上译版”的翻译非常接地气,会在原意的基础上,做出合理扩充,让充满日本风味的原版台词,变得非常贴近国内的生活。例如,将原版的“可恶!”,翻译成字正腔圆的国骂——“md!”。
“上译版”《爱迪奥特曼》第四十四集名场面
接地气的台词,搭配老师们雄厚的演技功底,形成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诞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场面。
《雷欧 · 奥特曼》第三十六集的名场面:巴巴尔你这个GZZ。。
但可惜的是,昭和系“奥特曼”后来陷入了版权纠纷,过去国内发售的碟片都遭到了销毁,加上一些配音老师逐渐老去,想要再创当年的经典几乎是不可能了。
“上译版”《艾斯 · 奥特曼》的片头
现在,“奥特曼”与“假面骑士”等特摄剧的翻译工作,一般是新创华外包给工作室负责,总体质量参差不齐,最后配出来的效果怎样,多半看运气。
既可以有“炸哥”那种,演技与翻译相结合,按照原台词,将平成假面骑士的名字串起来,唱成歌曲的完美演绎。
也可能会出现充斥着鬼畜风味的机翻配音——“到底要选哪个呢?”。
另外,一些工作室并不会对原版台词做本土化修饰,而是将其生硬地翻译出来——并且,他们还会有意模仿过去的翻译腔。最终,导致自带中二属性的台词,在翻译腔的加持下,变得更加尴尬。
弹幕觉得中配版的泽塔奥特曼变身很羞耻
有人不喜欢国配,就是因为国配听上去尴尬,但其实日本人听日语配音,有的时候也会感到尴尬,一些日本人甚至会因为天生的“动画嗓”,而厌恶自己的声音。
知名声优竹达彩奈小时候因为说话声音像动画人物,而感到自卑
如果你喜欢看日本综艺,也许会发现日本人的说话方式,和配音所表现的有很大区别:现实中日本人的说话语速至少是配音的两倍,吐字也没那么清晰,在情感表达上更不会抑扬顿挫。可即使会令人感到尴尬,日语译制片在日本仍然很有市场,常常能看到知名声优参与美国电影的配音工作,他们的作品也深受粉丝们喜爱。
知名声优水树奈奈担任惊奇队长的日语声优
而这正是得益于日本无数声优前辈与工作人员,在经过不懈努力后,建立起来的成熟工业体系。
如果国内要想达到类似的效果,也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在此之前,可能需要先确保“芝 ~ 顿 ~ ”事件不会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