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调气机汤在双相情感障碍中的临床运用探讨。疏调气机汤的组成。
疏调气机汤在双相情感障碍中的临床运用探讨。疏调气机汤的组成。疏调气机汤是张震国医大师总结60余年的行医经验,以疏理肝气,调护脾肾为基础。中医之肝脏以调畅气机,调节精神情志为生理功能。张老认为调畅气机的关键在于舒展肝气,因此在其学术思想指导下,创立出疏调气机汤,具体组成如下: 柴胡10g 香附10g 郁金10g 丹参10g 川芎10g 枳实10g 杭芍12g 白术10g 茯苓15g 山药20g 仙灵脾15g 薄荷6g 生甘草6g。 功效:本疏肝理气,补益脾肾,条达气机,活血行血。 主治:肝失疏泄脾肾不足,气机失常,血行不畅等。 二、中医学对双相情感障碍的认识。 中医学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没有确切的病名对应,但是根据其临床特点可简单分为躁狂症与郁证两大类。 1.躁狂症:关于躁狂的中医古籍中《灵枢·癫狂篇》曾这样记载道:“狂始生, 先自悲也, 喜忘、苦怒、善恐者。”[1]说明当时的医家已经注意到躁狂症患者可在一个时期内有抑郁的表现, 这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症候的最早记载。另外“狂始发, 少卧不饥。自高贤也, 自辨智也, 自尊贵也。善骂詈, 日夜不休”“狂, 目妄见, 耳妄闻, 善呼者, 少气之所生也”[2], 属典型的情绪高涨、易激惹等躁狂症的表现, 以及目妄见、耳妄闻等幻觉症状, 与西医学所说的伴有精神病性的躁狂发作完全一致[3]。癫狂病”名称则出自《内经》, 属于神智失常的疾病。中医认为, 癫狂病的主要病机为“气郁痰火, 使人体阴阳失调而致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狂言妄语, 喧扰不宁, 动而多怒, 歌关不休以及伤人毁物, 多属实证”。根据中医传统理论“火”与癫狂之关系颇为密切。《内经》中“诸躁狂越, 皆属于火”之经旨, 已明确指出病因, 因而后世医家多云躁狂症属于火, 癫狂亦由痰气火而成。[4] 2.郁证:《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说:“诸郁, 脏气病也, 其原本于思虑过深, 更兼脏气弱, 故六郁之病生焉。六郁者, 气、血、湿、热、食、痰也”。从侧面反映出机体的“脏气弱”是郁证发病的内在因素。 3.躁狂症的治疗原则 躁狂症总的治疗原则以调整阴阳为主,初期以邪实为主,故治疗多以疏肝解郁、豁痰开窍;后期病程多长,治疗多以补益心脾、滋阴养血为主。 4.郁证的治疗原则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木郁达之。”《医方论·越鞠丸》亦说:“凡郁病必先气病, 气得流通, 郁于何有?”故疏肝理气解郁为抑郁症的主要治则。对于实证, 除理气解郁外, 应当根据是否兼有血瘀、化火、痰结、湿滞、食积等而分别采用活血、降火、化痰、祛湿、消食等法。 三、西医学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 目前西医学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主要采取的是心境稳定剂,但受其患者自身实际的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易复发,治疗难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