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地铁国铁调试1、2班扬帆起航,驶向远洋
班组作为最基础的组织,是总装分厂建设的前沿阵地,也是企业活力的源头。依照“质量精美”、“环境优美”、“氛围谐美”、“行为淳美”四美建设内涵要求,总装分厂地铁国铁调试1.2班坚持把美丽总装建设与班组产品质量、环境氛围、自主管理和员工行为等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有效引导员工提升整体水平,促进班组向精细化、自主化迈进。

勇于挑战,攻坚克难
智利奇廉项目列车,是公司第一款内燃+电力双动力模式动车组列车。它结合智利国内实际运营环境,采用全新编组形式,为智利国家铁路量身定做。由于是一款全新车型,车辆在厂内调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比较多,各类在传统车型上从没有发生过的问题也层出不穷,但是这可难不倒我们地铁调试人。

越是有问题,愈能激发出我们地铁调试员工们的工作热情。从班组长到班组员工,从年长师傅到青年员工,班组上下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克服重重困难向着同一个目标奋进,在经历了一个冬天的紧张调试,6列车已全部抵达智力。
管控质量,臻于细节
时间紧,任务重,在地铁调试工作项点中,除开展例行调试试验外,还要进行车辆故障排查,对员工的技能水平有着一定的考验,为了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地铁国铁调试1.2班每天认真梳理车辆调试进程,按时按量完成生产任务,对于智利车辆调试过程中发现的故障问题,积极排查分析故障原因,大家不放过任何一处故障隐患,把每一处故障排查清楚,分析明白,将故障问题及时反馈工艺,沟通工艺现车制定解决方案。

本着“查缺补漏、专人专检”的原则,于每日开工前安排专人对通知、查阅工艺文件、整理工装设备、整顿现场状态,确保新车型在攻坚克难中做到万无一失。通过沟通和共享故障信息,缩短异常修复时间,保证同一故障问题不在后期车辆发生,极大降低同类问题发生率,对于分供方配件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跟进反馈,积极联系分供方厂家及时解决,保证车辆的生产进度。始终坚持质量与安全第一位的工作工作态度,严守安全生产红线,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
聚焦·现场

刚上车就听见对讲机的那头传来“得电,得电……”的声音,是柳青霞开始做逻辑电路试验了,她平时话不多,这是我最常听到的她的声音,从前是现车负责人好帮手的她,如今也能撑起自己的一片天了。

再往司机室走就听到“这个线不通,等我查下图纸”,自信又笃定的声音来自查故障小能手宋克运师傅,最常见他图纸不离手,这查线路的本事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这其中为之付出的努力与心血也是常人望而生畏的。

“哎呀”是谁头灯晃我眼睛了,仔细一瞧,原来是“徐把头”。徐滨全师傅因为技能水平高,经常参与首列车的调试,他工作特别认真负责,所以被大家伙亲切的称为“徐把头”,是以他的工作作风与态度为榜样的意思,我们这个大集体有了这样一位技能领头者,大家伙儿都更加努力学习了。

刚下了车,就看见一个步伐轻捷矫健的人从面前走过,不用猜了,一定是刘文鹏师傅,作为一名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师傅来说,他可一点儿也不娇气,凡事亲力亲为,上到现车试验、登顶,下到编组、解编,无一不亲手操作,班组里还有很多这样的老师傅,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培养我们这些新进员工,从来没有一丝吝啬,将自己的技能无私的传给我们,让大家伙十分感动。
漂洋万里,满载希望

历经近两个月的海上漂流,首批6列车终于在3月初抵达智利圣安东尼奥港。卸船之初就引起了智利国内各大媒体的争相报道。全新的车身造型,全新的涂装让智利国人眼前一亮,都对这款新车型充满了期待。

经过中车四方驻智利圣地亚哥售后服务站员工们的不懈努力,第一列BMU车型列车在4月份开始了正线动调试验。当我们的列车开进圣地亚哥中央车站时,过往旅客纷纷驻足拍照合影留念;当列车在正线上驰骋时,透过车窗可以看到铁路线外远处的山坡上,当地居民在对着列车欢呼,挥手致意;当我们的列车时速一点点攀升,最终达到160km/h时,车上参与试验的业主们纷纷竖起大拇指,齐声欢呼,相拥高歌。
笔者心声:
我当时还不理解,时速才到160km/h为什么会引起他们这么剧烈的反应?我问他们为何如此兴奋,他们告诉我,这是他们国家第一款可以跑这么高速度的列车,岂能不兴奋?听他们这么一说,我心里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想到这,我的心里充满了期待,也充分理解了我们中国中车“连接世界,造福人类”的企业使命,让我的内心充满了对这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来源:中车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