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DX随笔1:关于近几代的谱面、选曲趋势及未来展望 (谱面-上)
-1. 以下全为个人感想总结,流水账。本来只是想针对谱面,写着写着觉得选曲思路也可以说道说道,毕竟谱面基于歌。然后写着写着又觉得未来展望应该也说说系统方面的事,没完了。为了避免写成一大坨史,我还是决定用最保险的办法:分主题分段。这篇着重讲谱面相关
就这样,各位看个乐呵

0. 引
IIDX作为玩法单纯的古参音游,在当代仍然能以更高、更快、更强作为目标不断激励玩家突破自身的极限。自从27代KONAMI将框体升级成雷霆大寺,在各种新框体的增强功能中,屏幕刷新率从60hz提升到120hz意味着573意识到IIDX的强竞技性并终于为此走出了关键性的一步。这包括同步竞技(ARENA,BPL赛事)和异步竞技(ranker刷全一,地区/店铺Top系统,rival互相刷分)。谱面作为游戏核心内容,在这当中也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这次来大概聊聊近几代以来IIDX谱面演变趋势,上篇主要围绕黑谱

1. Leggendaria
除了刷新率提升,27代的另一个重大改动是可以直接通过VEFX或小键盘1键将谱面难度更改至Leggendaria。Leggendaria在家用版也叫黑谱,Black Another(为了方便,下文的Leggendaria统称黑谱),诞生于DJ TROOPERS CS。作为Another之上的新增难度,为了给玩家以充足的挑战,KONAMI的写谱大手在黑谱诞生之初便大胆创作了黑MENDES这种神域谱面。或许是考虑到家用版的地位,加难度这种喜闻乐见的事,KONAMI却足足在家用EMPRESS+PREMIUM BEST推出的四年后才将其在21代SPADA引入街机。27代之前想要在街机上打这些谱,玩家都需要在选歌界面根目录单独选择一个叫Leggendaria文件夹才能玩。27代的这一改动大大增加了黑谱的存在感
黑谱的设计思路就是充分利用那些没用上的key音,作为“额外的挑战”。CS DJT的黑谱几乎全都在11级以上。唯一的10级例外SWEETEST SAVAGE在若干年后的借尸还魂中也升格成了11级。续作EMP+BEST开始出现10级黑谱,我猜测大概是让新玩家提前知会这一游戏机能的存在,或是让各个水平的老玩家领略到黑谱的趣味。街机和家用走的虽然是两条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黑谱也不可能一辈子躺在家用版的光碟里永世不见天日
所以KONAMI再利用这些废旧材料的方法是:
a. 利用歌曲移植/复活的机会,直接将CS黑谱作为街机Another谱
例:
2 tribe 4 K
SWEETEST SAVAGE (CS DJT SPL10级,作为SPA复活后升为11)
ミッドナイト堕天使
Y&Co. is dead or alive
b. 利用歌曲移植/复活的机会,带着黑谱上全套
例:
Marie Antoinette†
thunder HOUSE NATION Remix†
c. 直接追加黑谱
例:
ICARUS†
naughty girl@Queen's Palace†
Kung-fu Empire†
...
这部分就太多了,截至30 RESIDENT稼动初期,ARENA的固定解禁黑谱追加必有一个是直接用CS谱
以上仅仅是关于CS黑谱复活的一些简单资讯,说是信息整理也不为过。先把自由追加黑谱这扇门打开,我们接下来就来慢慢扯一扯:
2. 为什么加黑谱?近年来的谱面演变究竟有什么样的趋势?
先说三点主要结论
- 让玩家尽可能依赖IIDX的谱面平稳进步
- 给喜闻乐见的热门歌曲带来新的挑战
- 抹平SP与DP的等级差异
当然最大的原因肯定是省钱...又不用请人写新歌做BGA,就能获得新的核心内容
下面分别展开谈谈
- 让玩家尽可能依赖IIDX的谱面平稳进步
玩家是逐年递增的
因此,卡沙发日的人每年也在变多,去年卡沙发日的人发现今年gigadelic居然换掉了的人也变多;九段十段在变多,死灼热卑弥呼冥的也在变多;刷AAA的人在变多,刷大白灯的人也在变多...
卡沙发日部分的玩家可以通过多去机厅和勤加练习击杀金狮子
九段十段中传虽然也可以多去机厅和勤加练习,而IIDX曲库的总量有限,耐着性子一直刷那几张练习谱面未免枯燥
刷AAA、全白的玩家,难道要用IIDX歌来练一辈子?
在某个节点,玩家很难不走向发狂BMS。相同内核的曲库、不同等级的平滑过渡、可预测的进步曲线,功利是功利了些,但是效率至上。现如今又有了韩国人的Satellite表和Stellar表,甚至还有面向新人的Starlight表,给处在任意水平段的玩家以保姆级的照料。我这里并不是打广告说所有人都应该去打BMS,而是揭露一个事实:玩家为了进步,是会去想办法的。
基于社群的性质,BMS谱面五花八门,你大可以自己给自己写练习谱。总而言之,从快速提升IIDX的角度而言,BMS具备高练习价值
而这正是如今IIDX的谱面大倾向之一:BMS化。现任的音响监督之一HuΣeR之前就以8284名义活跃于BMS群体,IIDX双皆传的同时还是SP发狂皆传和DP发狂九段。近几代不少DP谱面应该也是他亲自操刀。对如何进步怎么进步以及玩家心态这些个问题,KONAMI社内他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他自然也明白BMS练究竟练在哪、应该如何利用BMS社群总结出来的经验结合IIDX的优势从而发展下去之类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时间点是从DJ TOTTO退居幕后起,大约23-24代左右。这同时也是HuΣeR出现并开始担当IIDX的音响监修的起点。从这时起,IIDX谱面演化的这条路走得越来越清晰。至于由何体现,我简单提出三个问题:
24代之前有没有Mare Nectaris这种谱(高密度爆发)
24代之前大家练连皿是不是把仅有的那么几首Mass都搓烂了,简单皿和高难皿之间基本没有过渡(围绕皿做文章)
24代之前有多少高BPM难谱(高密度爆发,横读)
另外,自27代开始,官方已经将谱面区分出了六个维度:
NOTES (物量)
CHORD (同时押)
CHARGE (长押)
PEAK (瞬时高密度)
SCRATCH (连皿)
SOF-LAN (变速)
每首歌在每个维度上的倾向都以数字量化。因此,在整体的谱面制作大方向确定的情况下,追加黑谱成了一个很好很省钱的机会。这部分我们放到之后再说
简单举几个适应这种情形的例子(这里的例子均为后来追加的新谱面,并非CS移植)
君のハートにロックオン†(横读,高密度爆发)
Illegal Function Call† (横读,高密度爆发)
BroGamer† (超大物量,高密度爆发,皿复合)
EBONY & IVORY† (变速,物量)
GRID KNIGHT† (横读)
SAMURAI-Scramble† (高难连皿)
- 给喜闻乐见的热门歌曲带来新的挑战
作为每代都要删歌的游戏,选曲率显然是版权到期之外的最大删歌原因。
既然选曲率不够有删歌这种惩罚机制,那选曲率高的热门歌,是不是得想点办法做一些回馈呢?自由追加黑谱的大门已开,顺理成章地,我们见到了朧†、the trigger of innocence†、Damage Per Second†、Wanna Party?†、乃至最近的Umbral†等新追加的黑谱。
不难发现,这些歌的BPM都不高,大部分在150左右;SPA谱面中规中矩,开随机的练习价值很高;很容易发现不少玩家会把SPA谱面当作热手谱面;不难听,或者说是大家都能接受的好听,更能让玩家的注意力集中在谱面上。
- 抹平SP与DP的等级差异
黑谱追加的时机一般在新一期ARENA开启之时,通过游玩ARENA模式获取点数,满足一定点数才能解禁。笔者注意到从27代开始,SP或DP单独追加黑谱成了一件常见的事。30刚稼动时就上的rage against usual DPL更是印证了我的想法。
谱例:
rage against usual DPL12 (DPA 11 / SPA 12)
one or eight DPL12 (DPA 11 / SPA 12)
Ristaccia DPL11 (DPA 10 / SPA 12)
ミラージュ・レジデンス SPL12 (SPA 10 / DPA 12)
君のハートにロックオン SPL12 (SPA 11 / DPA 12)
Candy Galy DPL12 (SPA 12 / DPA 12但是是下位,除了尾杀均为11水平)
当然,除了以上三点以外,官方有时候为了一些其他目的也会加黑谱,只不过这种情况较少。
例如:
The Limbo† (key音修正)
仮想空間の旅人たち† (SPL使用DP部分的音源)
谱面部分的上篇先在此告一段落,下篇我会说说黑谱以外的常规谱面在最近几作里的思路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