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博士:导师和课题组同事热情,但由于换专业和疫情导致毕业时间延长
作者系【DIY飞跃计划】副主编阿汤,德国硕士毕业后在德国工作三年,目前定居于国内。
受访人:985本硕,西班牙研究所材料方向博士,毕业后就职于国内高校
1
导师特别主动,希望我加入课题组
硕士快毕业时,先确定好了一份工作,但自己对欧洲会有一些向往,想着有机会的话,也可以去那边看看。当时正好西班牙那边一个华裔教授,来我们学校进行宣讲,和他交流很多,彼此聊得很愉快。他那边正好有个博士快要毕业了,急需一个博士生替他干活。他多次发邮件主动联系我,当时觉得这个教授还不错,自己又不好意思拒绝,就申请了CSC奖学金去西班牙读博。现在想想,如果不是他那么主动,可能也不会选择读博,因为自己属于比较佛系的人,并没有很强烈的科研诉求。

2
热情的西班牙同事
由于导师是华裔,他招的部分学生是中国人,其他学生除了西班牙本地人外,还有印度人和俄罗斯人,整个课题组特别国际化,大家彼此交流的语言也都是英语,也不会有什么种族歧视。
而我正好又遇到了特别热情的西班牙同事,她们特别喜欢和人沟通,下完班大家经常会一起去酒吧喝酒,周末也会一起参加Party,玩到凌晨五点,虽然有时觉得Party好无聊,就是大家一个劲的说话和喝酒,但这是西班牙本本地人的交友方式,只要科研不那么忙碌,自己都会去参加,入乡随俗。
读博期间去德国交流了三个月,感受到的氛围完全不一样,德国同事基本不会主动和我说话,大家态度都挺冷冰冰的,和热情的西班牙同事完全不一样。
3
特别注重规章制度的西班牙人
有次在周天早上五点去做实验,按照研究所规定,提前向HR写了邮件,和她说明了这个事情。可当我在那个点到实验室时,被门卫发现,说我没有提前通知,涉及到诚信问题,可我明明早已经发过邮件给HR。之后和HR理论一番后,我才明白HR的意思:申请周末做实验是没有问题,但必须是在规定时间内,凌晨五点不属于规定时间范围,如果出了实验事故,他们也无法担责。那时我才明白西班牙人特别注重规章制度,不懂变通。
而让我有些气愤的一个经历是:每次我和同事一起讨论学术问题,征求同事同意后,用同事电脑进行展示,只要被西班牙IT人员看到,他就会特别不开心。虽然能够理解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和我们有差异,但我觉得他的态度还是太夸张了。
4
换方向和疫情,导致毕业年限延长
由于自己本科和硕士都学的是机械工程,虽然有涉及材料方面的知识,但主要是偏物理方向的研究,而博士做的研究主要是偏化学方面,相当于换了一个大方向。最开始是希望两个方向能够得到结合,但由于跨度实在是太大,只能往化学方面偏,不得不花大量时间恶补基础知识,同时读博期间赶上了疫情,博士答辩和手续不得不往后延迟。导致自己花了五年时间才拿到博士学位。好在导师不错,不会给我很多科研压力,给的科研经费也很足,比如我博士最后一年,不能再拿到CSC奖学金,都是由导师给我提供的资助。
5
兴趣和初心支撑我渡过科研难关
做科研最难受的莫过于它的不可预测性。由于需要一直重复做实验和处理数据,整个人很容易就陷于抑郁的状态。特别是读博后期需要发成果,整个人压力会特别大。好在我一直保持着对科研的兴趣,同时也不断告诉自己,不要忘记当时选择科研的初心,这两点一直支撑我克服科研中未知的困难。

硕博、科研交流群
关注公众号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