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句话最近一直萦绕脑海,挥之不去,努力洞彻其深层含义,其实是思维局限性问题。
我们容易陷入思维误区,往往意识不到,要先跳出惯性带,否认自己,然后再回看现象。不要我感觉、我认为,因为你不一定正确,别人不一定错误,接受他人来佐证自己。当你试着打开症结,迈出后,豁然开朗,再回头解读,如醍醐灌顶。
诚然,这是认知问题,待人和事,尽量避免片面狭隘,以全局为出发点,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全局弱化了局部瑕疵,甚至进一步印衬了整体魅力。拿日常生活为例,没有理想的朋友或爱人,当矛盾凸显、感情分崩离析时,我们生气、愤怒,把缺点尽可能放大,我们往往偏向于优点,但性格是整体,我们不能想当然的做减法,拿整体减去我们厌恶的、或者与自身冲突的,如能坦然接受这一部分,两者互帮互衬,弱化了瑕疵,优点也会更加美好,再审视对方,看法截然不同,因为认识已悄然改变;工作也如此,个体无法面面俱到、左右兼顾,尤其在团队工作中,大家各抒己见,发挥各自领域特长,往往功半事倍,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就是这理。
我们分析看待问题,以主观认识为基础,而载体有局限和高度性。同样,还有环境、人文因素。我们所说的高度,不是海拔,其实更是一种认知和境界,没有同等感悟,即使同一视野,眼中的风景也不同。我们以为,站在山顶就能欣赏更多更美的风景,其实,风景何须高度,即使屈居一隅,风景也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