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干货丨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你怎么看?
从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至今已有67年,今年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有什么新变化呢?从中会有什么新观点呢?今年的省考面试题会不会就隐藏在其中呢?

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男性人口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
二孩生育率明显提升
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从年龄构成上看,少儿人口数量增加,比重上升。0-14岁少儿人口的数量比2010年增加了3092万人,比重上升了1.35个百分点。“二孩”生育率明显提升,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2017年的50%左右。
年富力强!我国人口平均年龄38.8岁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普查结果显示,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人,劳动力人口资源仍然充沛。我国人口平均年龄通过这次普查了解到是38.8岁。总的看,依然年富力强。
东北三省人口比十年前减少1101万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2020年,东北三省总人口9851万人,接近1亿人,规模依然较大,但东北三省人口比十年前减少1101万。东北地区人口的减少,受到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人口生育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总人口数虽在增加,但人口总量增速放缓
目前,我国人口总数虽然已超过14亿,但与十年前相比,仅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率为5.38%;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人口增长率便逐年下降,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人口增长率是今年的2.3倍。
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人口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除西藏外,其他30个省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均超过7%,其中,12个省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4%。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3.5%)的省份主要有辽宁、重庆、四川、上海、江苏、吉林、黑龙江、山东、安徽、湖南、天津、湖北、河北。
人口素质不断提升
相比于2010年,我国大学生数量显著增多,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从8930增加到15467,翻了近1.7倍,而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也从2010年的9.08年提高到9.91年,文盲率也从4.08%下降为2.67%。
城镇化率不断提高
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已超过农村人口,而近十年间,城镇常住人口进一步增加,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了14.21%,比上一个十年的增幅又上升了0.75%。

最后夹杂一点点私货不一定正确
欢迎大家留言交流呀~
可能造成人口总量增速放缓的原因
1.避孕措施的普及。随着现代避孕措施的普及,使非意愿怀孕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这就给低生育率提供了技术条件。
2.社会养老保障的普及。“养儿防老”是以前多生的经济动因,但随着养老社会化的普及和社会观念的变化,这个动力已经基本消失。即使那些愿意多生的父母,也极少指望今后靠孩子来养老。在经济上,养育孩子已经成为损己利他行为。
3.抚养孩子成本升高。现代社会需要更多高素质的劳动力,从而推高了教育的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上大学,甚至读硕士、博士。父母都更倾向于培育少量、高质量的孩子,而不是很多孩子。
4.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所导致的高生活成本,尤其是高房价,也是抑制生育率的重要原因。
5.世界普遍现象是,经济水平越高,生育率就相对越低。发达国家的生育率普遍低于发展中国家的生育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