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理解研究内毒素的重要意义?

2022-12-29 14:08 作者:科德角国际内毒素检测  | 我要投稿

内毒素是革兰阴性杆菌生长时释放或死亡时裂解出来的细胞壁脂多糖成分。体内外实验早已证明,内毒素具有耐热,耐酸碱等特性。内毒素进入机体后可引起发热,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中性粒细胞增多,补体激活、机体血压下降等病理生理反应,严重时可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由于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开展,人们对内毒素的结构、功能、作用机制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临床上也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内毒素关系密切。内毒素血症在临床上可涉及外科,内科,妇产科、儿科,神经科,急诊科等,但是与之关系较为密切的仍然是败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肝病等。因此,积极开展内毒素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对于阐明这些疾病的发生机制并进而建立相应的治疗措施有着重要的意义。

 尽管对内毒素的研究已开展数十年之久但是目前国内尚无一部完整的书籍来专门阐述内毒素的基础与临床的关系。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内毒素的作用机制及信号转导途径认识的不断深化建立和发展了抗内毒素血症的多种战略这为以后治疗内毒素血症提供了新的思路。

内毒素进入机体后,可直接对细胞的生物膜产生毒性,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单核-巨噬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使机体产生多种炎症介质,从而影响细胞的代谢,最后导致细胞死亡,影响脏器功能和屏障功能的完整性。Toll样受体家族的阐明使内毒素的信号转导途径更为完善。一般认为,内毒素进入机体后,与脂多糖结合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将脂多糖传递给单核-巨噬细胞膜上的CD14受体,并与Toll样受体4的具有亮氨酸富集重复体的结构域发生物理接触,使Toll样受体4构象发生改变,通过其胞质结构域募集细胞内髓系分化蛋白88(My88)和白细胞介素-1(IL-1)受体相关激酶发生自身磷酸化,引发酶系级联反应,最终激活NF-MκB等多个转录因子,合成和分泌大量细胞因子发挥作用。

 

 许多炎症介质参与内毒素的生物学效应如TNF-α白细胞介素类NO、补体前列腺素类血小板激活因子等肠细菌及内毒素转位是内毒素血症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多器官功能衰竭及肝病内毒素血症致死的重要原因。重视对肠细菌及内毒素转位的处理是减少外科手术及其他危重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减少肝病患者病死率的重要手段。

至今,对内毒素血症的治疗仍无特效措施,抗生素的应用虽然能够有效地控制细菌感染,但有增加内毒素血症的危险。内毒素抗体曾经被认为对内毒素血症的治疗有效,但是临床研究却证明其无效;其他措施包括抑制脂质A合成,阻断内毒素信号转导以减少细胞因子分泌,可能对内毒素血症的治疗有效,但仍需经过临床实践证实。


如何理解研究内毒素的重要意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