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物种译名】具翼鲎超科Pterygotioidea全物种译名

2022-04-19 17:21 作者:William_Ain  | 我要投稿

前言:

首先说明的就是个人对广翅鲎类Eurypterida有着很高的热情,在整个古生物爱好者领域中广翅鲎可以说是相当边缘的一个类群,其讨论的热度甚至不如一些古代头足类(就比如直角石亚纲Orthoceratoidea的多个物种)。个人对这个类群的热爱的起因大概还是因为它们身上的一部分趋同演化的结构(如类似鲨鱼盾鳞的体表突起、类似现代蝎子与甲壳动物的螯,各种意义上的演化缝合怪)以及在分类上这类物种总是能给人带来惊喜(指和个人同样喜欢的蛛形纲有着理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这两点。然而事实是,国内对于广翅鲎亚纲的研究可以说是相当的悲催,大部分物种连个中文正名都没有。也因此,个人将对这个亚纲的所有物种从词源直接进行翻译,至少这样在爱好者和一些打算研究的人之间可以更方便的进行交流沟通,也避免了可能造成的混乱问题。


分类:


广翅鲎的分类在2007年就已经整理的差不多了,Lamsdell等人将巨笔石鲎科Megalograptidae归入蟹体鲎超科Carcinostomatidae的基干类群,同时大幅度修改了刺尾鲎亚目Stylonurina的内部分化情况,具体可能需要以后专门出一篇专栏讲讲,但是目前是需要把广翅鲎名录完成。


正文:

本专栏的主旨是给具翼鲎超科Pterygotioidae其下的所有物种进行翻译,该超科在广翅鲎亚目Eurypterina这个分类下相当大,其下包括了3个科,10个属,共计58个种和6个存疑种,存疑物种和同名物种不会进行翻译。

在翻译的过程中地名将会直接根据原始读音进行音译,部分汉字无法表达将会用相近读音的汉字进行替换;人名同理,且不会将人名全译但会改成XX氏,这样可以和地名进行区分,根本上让读者明白这个物种起名的来源,词源将会标注在物种的译名下。

另外,因为具翼鲎超科Pterygotioidea是一个相当大的类群,而pterus这个词经常在各种广翅鲎的类群中出现,如果都翻译成“翼”或者“翅”那将直接导致相当大的混乱,而且在沟通时可能会让很多不相干的类群混在一起,因此对于具翼鲎超科的物种中出现的pterus都将翻译成“翼”,而其他具备该词根的物种取“翅”,以便让读者和听者在使用译名时可以直接了当的知道其类群所在。

本超科物种是整个广翅鲎亚纲里最多样的一类,尽管大部分物种的化石相当破碎或者残缺程度极高,但是由于这类物种有着很明显的辨认方法(即扁平的尾刺、具特化的螯、体表有鳞片状突起、第六附肢具有类似的形态),因此对于其鉴别并不算难——但是部分物种的高度趋同导致的结果就是疑名和同名的情况多的可怕。

专栏参考了Wiktionary及相关词源学网站,配图来自Wiki和in075这位画师以及部分论文,参考资料后续大概会补上。

*注:下文使用的角标†=已灭绝物种。


本专栏指定的具翼鲎超科Pterygotioidea分类图大概,其中具翼鲎科是最为多样且分化程度和特化程度都很高的一类中大型广翅鲎
具翼鲎科Pterygotidae同样具有一些相当大的物种,除了证据不足而且相当破碎的虾骸鲎属Necrogammarus以外,大部份物种的大型成员基本都能超过50厘米

修氏鲎科Hughmilleriidae Kjellesvig-Waering, 1951(2属)

修氏鲎科Hughmilleriidae物种和人手大小对比,这类物种体型并不算大

修氏鲎属Hughmilleria Sarle, 1903(3种)

物种属名纪念Hugh Miller。

汤岗科修氏鲎H. shawangunk Clarke, 1907

种名来自发现地,纽约州的Shawangunk,取其音译汤岗科。


汤岗科修氏鲎H. shawangunk的复原

伴修氏鲎H. socialis Sarle, 1903

种名来自socius“associated, allied, companion”相伴的。


伴修氏鲎H. socialis 

王氏修氏鲎H. wangi Tetlie, Selden & Ren, 2007

种名纪念 其描述者Wang, Mingxing。

 

赫里福翼鲎属Herefordopterus Tetlie, 2006(1种)

属名纪念其发现地Herefordshire,国内译为“赫里福德郡”,简化为赫里福,pterus为希腊语的“翼”,鉴于这个词在这一整个类群中出现了很多次,故之后对于该词缀不再进行专门的解释。

班氏赫里福翼鲎Herefordopterus banksii Salter, 1856 (与Hughmilleria acuminata Salter, 1859同义)

种名纪念Richard Banks of Kington。



斯氏鲎科Slimonidae Novojilov, 19622属)

†斯氏鲎科Slimonidae内2属成员与人类大小的对比,该物种是相对基干的具翼鲎超科物种

斯氏鲎属Slimonia Salter, 1856(4种)

物种属名纪念Robert Slimon。

锐利斯氏鲎S. acuminata Salter, 1856

种名来自拉丁文acuminatus“sharpen to a point”锐利(作动词),形容其尾刺锋利尖锐。

锐利斯氏鲎S. acuminata的化石材料

玻利维亚斯氏鲎S. boliviana Kjellesvig-Waering, 1973

种名指其产地玻利维亚,化石产地是该国的Cochabamba镇。

疑难斯氏鲎S. dubia Laurie, 1899

种名来自拉丁语dubius“uncertain”不确定的。

†?柱面斯氏鲎/柱眼斯氏鲎S. stylops Salter, 1859

种名来自希腊语stulos“column”柱状的+ops“eyes、face”眼睛、面部;鉴于这个属有着和马脸一样长的头甲,外加搜了大半天就是死活找不到原始文献,所以同时译了“柱眼”和“柱面”。

 

†缫氏翼鲎属Salteropterus Salter, 1859(2种)

物种属名纪念John William Salter。


简短萨氏翼鲎S. abbreviatus,该物种仅发现了破碎的尾刺

简短缫氏翼鲎S. abbreviatus Salter, 1859

种名来自拉丁语 abbrevio“shortened”缩短的弱化。

?长唇缫氏翼鲎S. longilabium Kjellesvig-Waering, 1961

属名由拉丁语的longi“long”长+labium(昆虫)下唇(无脊椎动物的)唇状部构成。



具翼鲎科Pterygotidea Agassiz, 1844(6属)

锐支鲎属Acutiramus Ruedemann, 1935(7种)

详情请见专栏:


康氏锐支鲎A. cummingsi的复原及化石,之前的专栏有详细的提到该物种的一些生态行为,如需取用可合理摘抄
保存状态相当完美的康氏锐支鲎A.cummingsi的螯肢。因为具翼鲎科的物种外骨骼薄弱,很多爪的保存状况不容乐观,也因此在早期古生物学的插画中有了多节的复原——但是事实上所有具翼鲎类的螯肢包含了不动指也才只有三节。

 

桨翼鲎属Erettopterus Salter in Huxley & Salter, 1859(19种)

详情请见专栏:

双叶桨翼鲎E. bilobus的复原及其近亲的动指化石复原,这类物种的信息没有想象中的多,大概因为体型并不出彩的缘故,对其生态的研究不算多


瑟氏翼鲎属Ciurcopterus Tetlie & Briggs, 2009(2种)

属名纪念Samuel J. Ciurca


瑟氏翼鲎C. ventricosus的复原及和人类大小对比,这类物种身体扁宽,推测其主要栖息在海床

萨氏瑟氏翼鲎C. sarlei Ciurca & Tetlie, 2007

种名来源不详,原始文献并没有提供词源学来源,因为是i结尾估计是用的人名。

肿胀/膨腹瑟氏翼鲎C. ventricosus Kjellesvig-Waering, 1948

种名来自拉丁语ventricosus“distended; corpulent”肿胀的,肥胖的,大概指其身体结构宽大。

肿胀/膨腹瑟氏翼鲎C. ventricosus的化石原件


虾骸鲎属Necrogammarus Woodward, 1870(1种)

属名来自古希腊语nekros“dead body”死掉的身体,和拉丁语gammarus“lobster”龙虾,因为词源本身代表的是“龙虾的死体”所以对语序进行了调转,并简化成为“虾(的)(遗)骸”。

缫氏虾骸鲎Necrogammarus salweyi Woodward, 1870

种名纪念化石发现者Humphrey Salwey

缫氏虾骸鲎Necrogammarus salweyi 的化石原件,事实上大部分广翅鲎的化石都是这种破碎的样子,而这种案例在外骨骼质地柔韧幼薄的具翼鲎科Pterygotidae中更为明显


耶氏翼鲎属Jaekelopterus Jaekel, 1914(2种)

属名纪念Otto Jaekel

莱茵耶氏翼鲎J. rhenaniae的复原及同属成员和人类大小的对比,这类大型具翼鲎科成员是目前已知最大的节肢动物,根据其残留的螯肢化石推测该物种的体长上限在2.3-2.6米之间

莱茵耶氏翼鲎J. rhenaniae Jaekel, 1914 (和Pterygotus rhenaniae Jaekel, 1914同义)

种名来自其发现地Rhineland,做种名变形为“莱茵的”。

浩氏耶氏翼鲎J. howelli Kjellesvig-Waering & Størmer, 1952(和Pterygotus howelli Kjellesvig-Waering & Størmer, 1952同义)

种名纪念Benjamin Howell。


具翼鲎属Pterygotus Agassiz, 1839(17种,6个存疑种)

词源来自希腊语的pterus“wing”翅膀、翼,属名组合则是“具有翼的”。


英吉利具翼鲎P. anglicus 的复原及属内最大(大齿具翼鲎P. grandidentatus )和最小(寇帕尼那具翼鲎P. kopaninensis)成员与人类的对比


英吉利具翼鲎P. anglicus Agassiz, 1849(和P. atlanticus Clarke & Ruedemann, 1912、P. minor Woodward, 1864同义)

种名来自拉丁语anglicus“English”英吉利的,英国的。

完整的英吉利具翼鲎P. anglicus化石,化石样本完美的保存了该物种极具特点的鳞片状突起

弧具翼鲎P. arcuatus Salter, 1859

种名来自拉丁语arcuatus“curved;arched”弯曲的,具弧的。

巴氏具翼鲎P. barrandei Semper, 1898 (和P. beraunensis Semper, 1898同义)

查了一圈只知道这个barrandei是人名,但是不知道是谁,不少古生物都用了名字但是就是找不到原始描述,写论文的人能不能把词源列出来啊.jpg。

玻利维亚具翼鲎P. bolivianus Kjellesvig-Waering, 1964

种名bolivianus为形容词,指玻利维亚的。

卡氏具翼鲎P. carmani Kjellesvig-Waering, 1961

种名为人名,但是具体未知。

寇氏具翼鲎P. cobbi Hall, 1859

种名为人名,具体未知。

小齿具翼鲎P. denticulatus Kjellesvig-Waering, 1961

种名来自拉丁文 denticulus “small tooth”小牙齿。

佛罗里达具翼鲎P. floridanus Kjellesvig-Waering, 1950

种名来自拉丁语floridanus“of Florida”佛罗里达的。

伽斯匹具翼鲎P. gaspesiensis Russell, 1953

种名来自北美原住民Mi'kmaq语中的Kespek“Last Land”最后的土地,取音译伽斯匹。

寇帕尼那具翼鲎P. kopaninensis Barrande, 1872

种名来自拉丁语kopaninensis,指地点Zadní Kopanina,该地点位于捷克共和国。

兰纳克具翼鲎P. lanarkensis Kjellesvig-Waering, 1964

种名来自拉丁语的lanarkensis,指地点Lanark的,该地点位于苏格兰。

莱氏具翼鲎P. lightbodyi Kjellesvig-Waering, 1961

种名纪念Robert Lightbody。

勒吕德具翼鲎P. ludensis Salter, 1859

种名来自拉丁语德ludensis,指地点Le Lude,该地点位于法国。

马里兰具翼鲎P. marylandicus Kjellesvig-Waering, 1964

种名来自拉丁语marylandicus,指地点Maryland,该地点位于美国。

门罗具翼鲎P. monroensis Sarle, 1902

种名来自拉丁语monroensis,指地点Monro,该地点位于英国。

†?大齿具翼鲎P. grandidentatus Kjellesvig-Waering, 1961

种名为拉丁语grandis“large”大的+dentatus“toothed”有牙的。

†?凹嵌具翼鲎P. impacatus Kjellesvig-Waering, 1964

种名组合自in-“without, not”不+pacatus“peaceable;tranquil, quiet”平静,可能指标本受损。

 

存疑种(不译):

6 dubious species

†?P. australis McCoy, 1899

†?P. formosus Dawson, 1871

†P. nobilis Barrande, 1872

†P. siemiradzkii Strand, 1926

†P. taurinus Salter, 1868

†?P. vernonensis Ruedemann, 1921

 

放在结尾,关于个人对译名的态度:

首先必须声明的就是,根据物种命名法规定所有的物种的真实名字都是其拉丁学名——究其原因,拉丁语终究是一个已死的语言。由于拉丁语中有很多固定的组合以及特定的词根,同时因为这个语言和很早就已经演化成为了拉丁语系之下的其他语言(如德语、法语以及实际上相差较远的英语)不同,其语法规则和特定组合在几千年的时间里没有发生什么大变动,这种“一成不变”对于物种的命名可以说是相当必要的。尽管没有硬性要求物种的名字必须由拉丁名构成,如使用拼音的迅猛龙属Xunmenglong物种,以及使用当地土著对于该类物种的俗名,拉丁语依旧是主流且专业的物种命名语言。

而在此基础之上,译名的标准就是对于拉丁学名从词源的层面对于物种进行翻译:一方面这是尊重了对该物种进行命名的原始作者,另一方面中文至始至终就不是用来给物种进行命名的语言。“中文正名”的本质也是为了在一个非拉丁语系的环境下方便沟通交流,退一步讲本来这些物种都应该是以拉丁学名进行命名的,只是为了方便理解创造了所谓“官方”的中文正名,而这方面实际上并没有硬性要求说对一个物种必须叫中文正名。换句话说,译名的存在和中文正名并不冲突,使用上也不存在“译名替代中文正名”这么一说,译名的本质是为了保证对该物种命名前人的尊敬和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再退一步讲,目前的中文正名中本来也就有很多译名,词源学Etymology自己是一门学科,不是儿戏。

问题坏就坏在很多物种的中文正名和该类群之下甚至是其他类群的物种有着相当大的冲突,就比如金螳属 Chrysomantis和中文正名中指代的“金螳”Metallyticus(后者应该翻译成金属螳属更为贴切)在中文语境的大环境下完全一致,在沟通中如果不加上拉丁名(如果是口头说那更要命)会直接造成混淆。更有甚者直接用一个翻译出了问题的特定物种来代指一整个类群:就比如广翅鲎自己的中文正名“板足鲎”,学名真正可以符合这个物种描述的只有桨足广翅鲎Eurypterus remipes,其种名来自希腊语的remus“oar”船桨,和pes“foot”足,而属名则是由希腊语的eury“wide”宽的与pterus“wing”翅膀构成,一来一去就成了“板足鲎”这么个名字,虽然不能说完全错,但是用这个几乎可以说是错误的译名来代指一整个亚纲属于是沾点。

更何况,就算现在没有人做译名相关的工作以后肯定也会有,总会有语言学或者词源学的人注意到不同物种之间命名差距极大,从而发现物种的中正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用英文俗名和音译摆烂或者干脆看着英文词根瞎翻译,甚至是直接用着物种的形态学特征造一个不着边际的名或者直接使用具有类似形态学物种的土名滥竽充数。更有甚者扯什么“对国内研究该物种的先辈尊重所以取这个名字”,一个物种的命名是来自其第一作者使用的拉丁名,命名优先权是给扔到垃圾桶了?这波属于是是尊重国内取中文名的人不尊重原作者了,做这个所谓“尊重”的面子工程还不如老老实实用译名。

更让人血压飙升的是,中文正名很多时候会将错就错的延续错误的译名,并将该译名使用到其他没有中文译名的物种,让一个俗名代指多个物种,造成混乱的定义扩张:Buthus属在国内的中文正名是“钳蝎属”,而其词源本身来自希腊语的Bous牛和thouein牺牲,学名本身代表的大概是其毒性很强以至于可以造成牛的死亡,因此翻译成杀牛蝎属来得更为贴切;而具有该词根的Mesobuthus属的中文正名则是“正钳蝎属”meso来自希腊语“middle”中间,理论上应该翻译成中杀牛蝎才对,但是很明显中文正名的命名体系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和稀泥一样的把错误的东西拼到了一块——再退一步讲,按目前的分类体系“钳蝎”本身特指Olivierus martensii,虽然该物种曾置于Buthus属并且称作Buthus martensii,到这块也可以理解成“钳蝎”=B.martensii,毕竟该物种也是中国的本土物种,使用本土俗名无伤大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整个Buthus属可以直接统称钳蝎,用一个物种指代一整个类群无疑是对分类学的污染。虽然说带上了拉丁学名交流上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其他类似的物种呢?放任这种情况不管基本可以认定是语言上的污染,让类群与类群之间的差异变得模糊,在交流和传递信息时会造成不小的麻烦,甚至会导致整个物种分类变得极其混乱。说难听点就是,嘴上说着尊重先人结果对物种的第一命名者都不尊重,什么二极管。

因此提倡的是对于一些类群对其拉丁学名直接进行翻译,如果有类似的词根、词源则直接使用中文替换词进行更改,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冲突,而且直接翻译词源的方法也从根本上避免了中文正名在使用上的混乱。更何况现在的很多情况就是译名译完了之后有人用着译名还骂着正在做翻译工作的人,简直就是贻笑大方。



【物种译名】具翼鲎超科Pterygotioidea全物种译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