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简单讲讲物竞天择2的阵地

2020-05-16 11:05 作者:shotonphone555  | 我要投稿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caged作为我们这次战场的例子。它是一个令人青睐的地图,我们想不过多谈论在它之上发生的无数次战斗艺术运用及其优劣,本文仅以caged为战场模板探讨物竞天择2之中的阵地战的运用,望诸位读者能够指正我拙见的谬误。

               阵地的类型

凡是利用地形作为防护手段或是依托它所修建的防御工事都可被称作阵地。[1]阵地只根据它所处的战场环境的需要大致分为进攻出发阵地和防御阵地,对两者而言,它们仅仅是由进攻方和防御方的不同称呼区别的。因此一个阵地既可以是一支军队进攻的进攻出发阵地也可以是抵御敌方的防御阵地,这么看以上的说法就像是在玩一种文字游戏——讨论二者一体阵地的类别完全是毫无意义的。但这是一种常有的错误的认知,即便是根据阵地的用途所做的区分,二者在实际运用上却有着令人一目了然的对比。

                            进攻出发阵地通常是准备齐全的阵地

在进攻和防御的相互作用下,进攻的的绝对目的是占领,斗争则是它达成目的的手段。而防御的绝对目的是抵御,抵御和斗争是等同的[2]。因此即使防御方不清楚进攻方的行动,他一定也有一定程度上的行动依据,也必然决定了他战斗手段的选择与部署。相反的,进攻方因不了解敌情,他所能做到的也只有携带战斗手段——军队和武器装备去实行占领,而携带战斗手段和实行则是两码事。。。。。。举个类似的例子就是备考,你永远不知道会有什么准确地等着你,而实际情况也往往如此。

根据以上推论,为了确保进攻的效能能够最大限度地影响到防御者,并在未来能够顺利抵达进攻的顶点,进攻出发阵地必然会基于可能会发生和确切会发生的情况而不断完善,直到完成它存在的使命。而在物竞天择2中我们经常说的基地,大本营的概念更贴近与营垒的形式,严格来讲也可以是进攻出发阵地。

                        防御阵地有可能是完全没有准备的阵地

在缺乏侦查和信息渠道下的遭遇战往往具备出现这样阵地的条件,即使是在信息化的今天,它也仅是解决了很少一部分的遭遇战,更加现实的是即使是有了信息也不见得会有充足的时间来准备。而因为防御阵地本身的定义,人们完全可以把所有在向敌人进攻的部队在遭遇敌人而被迫应战时所仓促占领的阵地叫做防御阵地。而那些准备万全的真正的防御阵地,通常只会出现在决战。不同于临时仓促准备的阵地,这时的防御阵地就有了对配置在这里的部队的补强和对整体战局的防御上的增强。简单来讲它拥有一定的威胁性来阻碍进攻部队们的决心和实际行动。

                   这两种阵地在物竞天择2里是必然出现的

我曾论述过物竞天择2是一个特种作战模板下的"袖珍战争",如果它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这种高烈度的战争里,在无时不刻的冲突中,斗争相对于休息反而成为了常态。战略相持的白热化阶段,阵地的大量出现十分符合这种战争的形式,它势必会用大量的消耗来达成某一方的目的,其中的消耗包括了游戏资源的物质上的消耗,也有双方精神力量上的消耗。双方的迂回,突击,伏击,偷袭等战术的运用也成为了双方互相考验阵地强度和彼此精神力量的手段。无论双方实力的差距有多么悬殊,阵地也必将在某一方抵抗的尝试下出现,因此阵地成为了物竞天择2无法避免的的重要一环。

                    坚固阵地、筑垒阵地、筑垒防线、侧面阵地

以下的四个概念是基于阵地战是构成物竞天择2进程的重要一环这一特点引用的,除此之外很难在别的地方再度看见它们的出现了。

如果一个阵地有天然条件和人工的加强,以至坚固到坚不可摧的程度,由于它近似要塞的性质于是被称为坚固阵地。[3]需要值得说明的是,这种坚不可摧是一个相对于它所面对的敌人的强度与它本身的防御能力对比而得出的结论。尽管如此,这样的阵地在物竞天择2里。。。。。。显然是很难存在的。事实上也绝不会有明智的人频繁使用这个自我矛盾的概念。不如说它在很多时间里仅仅是作为一个吹嘘自己工事的防护能力而被人地挂在嘴角。事实上,即使我们在物竞天择2里能够找出这样的阵地,而它实际能做的也只有作为拖延时间的抵御的存在了。

筑垒阵地是一种四面都是正面的阵地[4]奉命在这个地区进行防御的军队在该地固守多久,这个地区的防御就持续多久,当这支军队离开和放弃这个地区时,防御就终止了[5]。它有自己的给养能力,并且是小股部队驻扎的并拥有一定防御和掩护的阵地。它和这个游戏里的大多数阵地的实际存在的方式不谋而合,因此我们就能认为物竞天择2里大部分的阵地都是筑垒阵地。尽管它在物竞天择2里是最常见的,但它在遭遇敌人时却往往会将一场防御战变成一场歼灭战,于是乎这个阵地防御的终止的大部分原因成为了防御方被完全歼灭而不是撤退或转移。这是由两个因素共同形成的结果——缺失足够撤退重整的战略纵深,缺少充足退却的时间,缺乏足够的援助。这也是为什么筑垒阵地常常出现而又频繁消失的原因。

筑垒防线正如克劳塞维茨所说,是完全有害的单线式作战方式。它在几何意义上可以由多个作为点的筑垒阵地形成一条大致的筑垒防线线段。为了达成这个防御态势,人们不得不将大致相同的兵力平均配置在每个点上,这也就导致了它若是没有足够的火力支援就会极易被优势兵力撕裂。且它防守的宽度与要完全防守的宽度相比仍是极其微小的一部分,兵力若是集中配置在某些地方,相应地其他地区的防守就会变的薄弱,一言以蔽之就是军队不可能同时防御所有的地点。克劳塞维茨很明确地指明了那些企图用配备好的预备队来凭借那些空虚阵地里的防护来阻挡敌人的做法的矛盾——使用天然的地形优势则工事的防护不但毫无意义而且还有可能带来不必要的危险;若是为了固守地区把阵地作为阻碍设置的话,不加防守的阵地在敌人潮水般的进攻下就显得十分渺小了。因此它的兵力若是集中则必将被敌人迂回,兵力分散的话就必会被敌人突破,这就是它的有害的地方,也是在物竞天择2里防御方常有的错误。

兵力过于集中将被迂回
平均散开则无法抵御强力的突破

侧面阵地的定义相对来说就显得十分通俗易懂:凡是敌人在侧边通过后还在固守的阵地都是侧面阵地。[6]因为从敌人在侧边通过开始,这一阵地除了威胁敌人的侧翼外就没有其他的用处了。[7]

被迂回的阵地都会变成侧面阵地

如上图,中央的陆战队建立了一个筑垒阵地,而异形从近道侧面迂回了它并抵达了监控室,这时在中央的筑垒阵地成为了侧面阵地。如果中央的陆战队不进一步行动的话,它只能作为一个异形战略侧翼上的威胁存在,而不具备真实的效力。

绕过阵地进行迂回会使其变成侧面阵地,这样的做法的益处是规避了可能进行的战斗,但它实际上的代价也可能更加严峻。由于阵地的存在,它会随时间逐渐显现毒性。下面就是它的有害的展现。

    侧面阵地使战术应用变得困难

尽管夹击和包围自古以来都是致胜的妙计,但它们在物竞天择2的战斗中效力却大减。一是因为房间的固定通路导致很多时候不通过固定道路就无法进行这样的机动,而被迂回的阵地的四周必然会存在一定的警戒力量,它们阻碍了这样的机动的隐秘实施,使得防御方总是能做出一定的抵抗,而这种抵抗同样也会使迂回者从阵地侧面通过时受到一定的战略威胁,并处于一种危险的境地——即在试图夹击和包围敌方的同时自己本身也受到的被夹击与被包围的风险。这如同杂技演员在表演走钢丝般令人心惊胆战。

包围与反包围


二是双方机动的速度存在一定的差距,陆战队如果没有相当的人才与熟练度作为实行诡计的本钱,它们带来的危害远远大于收益。那么如果我们蛮勇的代价不是为了取得压倒性的优势的行为,那么这样的行动不足以摧毁对方的抵抗意志,也不能够用这样的机动来达到掩护部队和削弱敌人的作用——若是在这种情形下,采取这样的行动无疑是遭致毁灭的原因。


迂回后侧面阵地形成了包围的态势
某次夹击的示意图

参考文献

[1][2][3][4][5][6] [7] (德)克劳塞维茨  战争论  解放军出版社 2004 

简单讲讲物竞天择2的阵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