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笔记3 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
火本源、逻各斯
一、关键词:
火本原说:以火为实体,一切由火中来,又回到火中去。 逻各斯:才一种火的规定性上来看,它是火燃烧的尺度;从智慧上看,它是对尺度的遵从。 辩证法特征:见后 二、详细
(1)火本原:
赫拉克利特说:世界不外乎是一团活火在一定尺度上的燃烧和熄灭,而它所按照的尺度就是逻各斯。 当火浓厚化,逐渐转化为气、水、土。 当土稀薄化,逐渐转化为水、气、火。 或许赫拉克利特口中的活火的燃烧就是上述的上升之路和下降之路,但问题是:这种稀薄化和浓厚化是如何可能的? 在这里,我们也能看出,火、气、水、土的流程表构成了一种量的规定下表示浓厚和稀薄:火-△→气,气-△→水,水-△→土,当△的含量越高,便越浓厚,当△的含量越低,便越稀薄,于是所谓的逻各斯不外乎是一种对于△的量上的设定,如当它拥有n△时,它会成为什么?但是,这种n△的规定性要在什么东西上起作用?也就是说它作用的实体是什么? 我们回到1中关于实体的定义:在生灭变化中保持不变的东西。也是在1中,阿那克西曼德提出了“不定形”的概念,而在赫拉克利特这里,他也沿用了这种不定形的思路,让一种不被言说的东西,在这种燃烧是在无限的流变中,不断转变自己的形式,那便是火在自己烧自己。
(2)逻各斯:
逻各斯在上述中,便是燃烧中对于度的规定性,可以称为比例、尺度、必然性、命运,也就是当燃烧比例Δ到达某一点时,它的形式的改变。 而同时,就有一个问题:火和逻各斯哪一个优先?如果说在希腊形而上学阶段更注重那个作为内容的本源,既实体,那么必然是不变的逻各斯更具有优先级,但是如此,为何还要称火为实体?(一切从火中来,而又回归于火) 在这里赫拉克利特或许会先说:逻各斯不是外加于火的,是火的燃烧体现出了逻各斯的不变,而逻各斯又制约着火的燃烧,一切产生一,又从一产生一切,从一切中体现出逻各斯,又由逻各斯的规律,生发出一切。 于是这种统治便只是若隐若现的,就像你可以说是自然的宰治一样,但这种宰治存在一种二分,赫拉克利特会有一种理想和现实的二分,一边是逻各斯一种理想的,在理想中生出万物又由万物所生的自然。而与此对立的是一个不理想的,会具有偏差的自然,既是被把握的自然和自然。 但又有一个问题,这种体现是对于谁的?而对于逻各斯的遵从,又是对于谁的?
(3)辩证法特征:
于是按照上述,可以概述所谓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的特征。 1、一切都在相互转化中。 2、运动变化的根据是对立面的冲突。 (斗争的结果) 3、强调相对性和不同的评价标准。 在这里我只说2,其他的不加以评价,如果上述两点的分析正确,那赫拉克利特所理解的斗争是否只是一种量上的斗争,既双方在逻各斯的统治下,相互争取或丢弃使自身变化的Δ,来形成一种转变,它的对立是一种同质的对立,只是在形式上的分别。而且无论如何斗争,都无法摆脱一种控制,不过是宫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