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碟报站】啥是《啥是佩奇》,怎么说火就火了?

2019-01-20 01:05 作者:飞碟说  | 我要投稿


丹尼尔

啥是《啥是佩奇》,怎么说火就火了?


事件回溯:如果你这几天刷B站,你肯定会看到一则短片,名叫《啥是佩奇》。

讲述的是,年关将近,守在山村的老父亲心心念念儿子一家回来过年。在打电话的时候,孙子说自己想要个佩奇,而老父亲又不知道啥是佩奇,于是就展开了一段曲折的“寻找佩奇之路”。

在这个过程中,老父亲先后排除掉了女主播佩奇:

洗发水佩琪:

村民张佩奇:

棋牌游戏“佩棋”:

闹出了一堆误会之后,老父亲终于在“见多识广,在北京当过保姆”的老三媳妇的指导下,知道了:佩奇是一只红色的小猪。于是,他弄来了红油漆,打算给小猪上上颜色。

失败后,老三媳妇给他画出了佩奇大概的样子,老父亲用鼓风机做出了一个充满蒸汽朋克的小猪佩奇,放在了儿子一家面前:

 

评论:

看完之后,我在想,为什么这部短片会火?

先说说这部短片的缺点:冷静思考之后,我觉得这部片子可能有些夸大了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在短片中,中国的农村依旧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片中的老父亲还用着带天线的手机,甚至村里发个通知,主要依靠的还是大喇叭。

虽然农村在某些方面确实落后于城市,但应该不至于这么夸张,否则,快手上的那些个土味视频是哪来的,留守儿童每天是怎么玩游戏的呢?

所以,现实宇宙中老父亲的正常做法应该是拜托同村有智能手机的人搜搜什么是佩奇,再不济也可以借个电话再打过去问问,而不是像片中如同盲人摸象一般四处调查走访。

虽然整个大前提不甚合理,但我依然会为片中老父亲闹出的误会莞尔一笑,最后也有些感动。

因为首先小猪佩奇与即将到来的猪年相得益彰,而且已经做了一两年的网红“小猪佩奇”也算是个大IP。

最重要的,是短片反映出了中国人亘古不变的两个主题:亲情和沟通。

中国人,特别老一辈,是内敛的,对于他们来说,让他们直接对亲人说“我爱你”简直是件不可能的任务。

片中的老父亲也是这样,为了孙子的一句话,他就愿意去做一个“侦探”,不把真相调查出来决不罢休。除夕早晨,他会早早起来,给孩子们包好饺子。

可儿子的一句“不回去过年”,把他的期盼全部打碎,此时落寞的他令人心疼。但等儿子开车来接他的时候,他又像所有倔强的老头一样,跟儿子耍起了脾气:你不是不回来吗?我不去!

可一转脸,老父亲脸上的愁云一扫而光,似乎又露出了笑容。

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亲情吧,内敛、低调,而又厚重、连绵不绝。

另外一个,就是沟通。从所谓的“啥是佩奇”,可以反映出目前几代人之间的隔阂。

上一代没法理解下一代的流行语,也搞不清很多新兴行业的运行规则,所以当他们用自己古旧的思维去理解年青一代的生活时,总会闹出一些笑话。

久而久之,年轻人对过年回家一边期待着,也一边恐惧着。期待的自然是亲人团聚,而他们也怕在饭桌上遇到诸如“一个月工资多少”、“有对象没?”、“怎么还不结婚?”这种令人尴尬的问题。

其实有时候我也会被这种问题搞得很烦,但静下来想想,父母甚至爷爷奶奶那一辈人,还能跟你聊什么呢?

新英格兰爱国者和卡罗莱纳黑豹谁能拿下超级碗?希区柯克和斯蒂芬-金谁塑造悬念的能力更强?还是三体获得雨果奖对中国科幻小说有什么样的意义?

别逗了,长辈们只是在寻找一个大家都能听得懂的话题,和你多说说话而已,或许他们已经被时代抛下了,但他们依旧想把最好的东西给你啊。

快过年了,在外的游子们给家里打个电话,说清啥时候回家过年吧。

最后,附一张小猪佩奇的照片:


【碟报站】啥是《啥是佩奇》,怎么说火就火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