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终于不用偷偷堂食,推荐我在上海最爱的100家餐厅
经过了两个月封控和一个月禁止堂食的洗礼。


经过了“偷偷堂食”以及各种各样离奇的自救手段。








上海终于可以开始堂食了,餐厅终于可以开始正常营业了。为了让我喜欢的餐厅不要倒闭,也为了分享一些真的好吃的小馆子,我写了这篇文章,推荐一些我在上海特别喜欢的餐厅。中餐、日料、西餐、东南亚菜甚至是非洲菜。从人均10元的路边摊到人均3000的超高价fine dining,应有尽有。希望对你们有用。
01
为什么我觉得上海是美食之都?
在中国提起美食之都。
更多人会想到广州,因为“吃在广州”;还有人会说潮汕,因为潮汕人懂吃、爱吃;肯定也有许多人会说成都,因为川菜无论是大菜宴席还是街边小吃,都绝对拿得出手,已经征服了数亿人的舌头。
鲜少有人会想到上海。
——但我觉得上海绝对配得上“美食之都”这个称号。
很多朋友觉得本帮菜偏甜,而且浓油赤酱调味太重吃不惯。但上海有的远远不止本帮菜。
这里有江苏开来的高级淮扬菜,有很讲究的贵州菜,有顺德开来的高级顺德菜,最近连汕头本地最有名的餐厅也在上海开了分店。更别说香港的几个著名粤菜馆,早就在上海生根发芽。
中餐以外,上海还有很多法餐、意大利菜、日料餐厅。从高大上的米其林餐馆到街边人均几十元的异域小吃应有尽有。至于摩洛哥菜、黎巴嫩菜、约旦菜,可能出了上海在全国都很难看到。
这一方面,因为上海人多,来自世界各地什么地方的人都有,所以做什么菜系都有足够的顾客群体
另一方面,也因为上海富人不少,能负担得起一些非常昂贵的食材,使得差异化的高端餐饮能做得下去。
也许,对于上海自己来说,它的本土饮食文化影响力远不如川菜、粤菜。但在上海,你能吃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厨师奉献的美食。
事实上,上海本地的所谓“本帮菜”,其实就是上海建埠之后,吸纳浙菜、淮扬菜、鲁菜、粤菜、西餐的优点,共同形成的菜系。
所以上海自古以来,就有融合的传统。
也使得全世界各地的美食,得以在上海交融,形成更辉煌的饮食文化。
02
上海我喜欢哪些餐厅
在吃过很多餐厅之后,我有一个发现:
每家餐厅,都有做得好的一两道菜,也都有做得完全就是狗屎的一两道菜。
对我来说,如果一家餐厅有三道以上的菜我觉得好吃,那就是好餐厅。所以我在推荐餐厅的时候,还会说说我觉得哪些菜好吃。
最近花了挺长时间,总结出一张表格,里面列举了各菜系下我认为的上海最佳。废话不多说,先直接上表:








这么多餐厅我不可能每个都详写,挑其中几个介绍一下。
先说说中餐



蟹宴:新光方亮蟹宴
秋天,大闸蟹黄满膏肥,是人间至鲜,那时候很多餐厅都会用大闸蟹入菜,一些日料店甚至会用蟹黄去做寿司,蟹黄的滋味压过海胆,是那时候真正的大明星。

不过最解馋大闸蟹的吃法是吃“全蟹宴”,也就是每道菜都用大闸蟹的一部分,吃个爽,吃个够。
上海蟹宴分很多种。像福1015是用大闸蟹入菜,讲究融合。蟹王府是要把大闸蟹做出各种花样,讲究种类多。
而我最喜欢的蟹宴老饭店方亮则不搞这些弯弯绕绕的,它是这样上菜的。
蟹钳:

蟹柳:

蟹粉:

蟹膏:

配饭:

有人可能不服,会问:这样狂轰乱炸堆叠食材能好吃吗?
我告诉你,真的好吃。
大闸蟹就是这么牛逼的一种食材。
素菜馆:福和慧。

福和慧是我上海最喜欢素菜馆,也是我心目中上海最有追求的餐厅之一。
很多素菜馆,追求的是把蔬菜做出和肉一样的味道。我不是素食者,这对我没啥吸引力。因为如果我想吃肉我就去吃肉了,没必要尝试蔬菜模仿出的肉味。
——但福和慧不同,福和慧真正在做蔬菜料理,并且把每种食材的特性都研究透了。用《食戟之灵》里面的说法,它绝对当得上“蔬菜的魔术师”这一称号:

在这,你能吃到用党参和当归等中药泡的油条,有中药的味道,但一点都不苦,反而很鲜,浸到油条里,味道非常特别。

能吃到用葡萄藤和小茴香熏制的牛肝菌,佐以用果醋腌渍过的珍珠洋葱以及白芝麻酱。食物保留了牛肝菌的浓烈鲜味的同时,又加上了烟熏的气息:

能吃到本地农场的小番茄,但是里面挖空了,填入了玉米、藜麦、节瓜丁,酱汁则加入了甜菜根,吃起来酸甜可口:


能吃到马蹄汁、白木耳做的冻,中间配有一丝石花菜。看起来就像一个水母:

先腌后熏最后再烤的舞茸菌,被放成了用力成长的大树形状。
服务员说这道菜的创意来自于去年的澳洲大火,下面焦黑的是土壤和枯树,但上面点缀的甜椒酱又象征着新芽,寓意着树木重生。

兰州的鲜百合:

云南的小冬瓜,里面的冬瓜、芦笋、茉莉、毛豆和味增汤相得益彰,沁人心脾。


荔枝,简单炸过,然后从菠萝里倒出菠萝冰,撒在荔枝上,口感宛若咕咾肉。

“小荷才露尖尖角”,里面有枸杞、海草、莲花籽、罗勒叶、银耳、旱金莲,融合起来,是中式甜品的温和。

松茸石锅饭:


西餐里有一种说法叫“配酒”(wine pairing),而福和慧则是配茶(tea pairing),但他们配的茶,不是简单的西湖龙井、南京雨花、普洱、大红袍之类的,而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比如这个,以两种白茶为基底,配合世界上唯一的可食用莲花。
本来莲花是含苞待放的,配合温热茶汤缓缓注入,原本含苞待放的莲花渐渐打开。侍茶师再把带有莲花香味的茶汤用汤匙舀入茶杯中。每一个过程都充满了美感。
极有禅意。

再比如这款茶,要给你东南亚的清香,所以直接就这样了:

福和慧每一道菜都富有中式美学,都有故事在里面。虽然不像ultra violet(上海的米其林三星餐厅,会在吃饭的时候用光影效果给你营造气氛)那样用ppt,但在这里,整个用餐体验依然像在看一出完整的戏剧。可惜我没录视频,无法把许多动态美感呈现给你们看。
可以看出,这每一道菜的摆盘、搭配,都费了很大心思在上面。然而厨师依然按照每个季度出一套全新菜单的速度研发新菜,尽量只采用当季最佳食材。
当季当食,过季不食。
福合慧不是每一季菜单我都喜欢,也不是每一道菜我都觉得好吃,说到底,好不好吃是一件比较主观的事情,但主厨对于新菜品的创造与追求却是客观的。
所以我说这是上海最有意思的餐厅之一,值得每一季都来尝尝新菜单。
最关键的是,这家店的价格,只有上面提到的ultra violet的十分之一。
广式早茶:宝丽轩、吉品轩
但如果你爱吃粤菜点心、烧味的话,上海有很多选择,其中我最喜欢的有两家,分别是宝丽轩和吉品轩。
宝丽轩的虾饺:

豉油鸡:

鲜虾肠粉:


吉品轩的叉烧:

红米肠:

都是我在上海吃到的最佳。
值得一提的是,白天的宝丽轩非常漂亮,现在阳光正好,如果没有疫情的话去吃个周末早茶,应该会很舒服吧:


平价粤菜:小粤楼
上海闵行有一家叫“小粤楼”的粤菜小馆,主厨曾经在广州惠食佳做了二十多年主厨,还上过舌尖上的中国。
店面不大,价格便宜,口味很正。
田鸡冬瓜汤,冬瓜炖得又嫩又弹,田鸡入口即化,可谓极品。

蚝仔烙,比惠食佳的好吃,还比惠食佳的便宜。


猪肝,咬下去的时候你会惊讶于它的嫩,咬完你又会感叹它的厚,整块吃完,你还能尝出猪肝的鲜,真的很棒。

除此之外,我们吃了银鱼仔、蚝仔烙、太爷鸡、白斩鸡、田鸡汤、盘龙鳝、黄鳝啫啫、黄鳝饭、猪肝、红豆沙、姜撞奶冰激凌等十几个菜,一盘比一盘大而且真材实料,结果最后人均不到200块钱。



好吃。
贵州菜:山石榴
我去过三次贵州旅游,每次都感叹贵州真的好吃。也无怪乎风味人间团队刚做完《风味原产地:贵阳》,马上又上了一个节目《寻味贵阳》。
当然,好吃和正宗是两码事,每个人觉得的好吃也不太一样。我自己就很喜欢南京西路那家山石榴。
凯里酸汤鱼爽口嫩滑。

花溪牛肉粉又鲜又香。

各种小炒菜都很好吃:



但他们家最让人惊艳的,是餐前赠送的酸萝卜。
好吃。
甘肃菜:敦煌楼
中国这么多面条里,我最爱吃兰州牛肉面。兰州本地的白建强牛肉面我白吃不厌,而在上海,我最喜欢的那碗面在敦煌楼里。
中山北路这家敦煌楼本来是甘肃驻沪办政府食堂,后来才对大众开放。餐厅装修很有上世纪的风味,这样的背景,一般也意味着正宗与好吃。

七个人先点上七碗面,二细三碗、三细两碗、荞麦棱、韭叶、宽的各一碗。加上点辣子,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吸溜吸溜吃进肚子,又香又有劲道,好吃。

因为人多,不用吝啬地只加小碗肉。肋条羊肉、手抓羊肉、清炖羔羊肉、一品牛肉、椒麻鸡统统安排上。西北的做法,肉不加太多调料,能吃出牛羊肉的鲜美,是我的最爱。



配面吃肉,吃个痛快!
结束之后,再一人来一碗牛奶醪糟。奶和米酒的香气让人陶醉,各种干鲜果星星点点,色彩斑斓。吃起来蛋花柔软, 滑嫩爽口,香甜略酸,真是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

最后这么多菜加起来,人均不到100块。
本帮菜:文餐厅
本帮菜我就挺喜欢三家福的,分别是福1039、福1088和福1015,三家价格定位不同,但都在洋房里吃,环境、口味都把握得很好。
不过我想着重介绍一家叫文餐厅的店。
进贤路上的文餐厅是一家新晋小馆,餐厅虽说主打本帮菜,但其实天南地北什么食材都用,什么口味都有,而且价格不贵。
【鹅肝黑松露煲仔饭】煲仔饭有锅气,些许锅巴、腊肠、鹅肝在蛋液的帮助下完美融合在一起,每一口吃下去都满足。
这是让桌上的广东人直呼好吃的煲仔饭。

【煎河鳗】河鳗肥厚,调味适当,吃下去满满胶质感。

【荠菜猪颈肉香瓜子烧年糕】年糕上芡汁做得到位,荠菜的清香环绕在年糕周围,做到极脆的猪颈肉点缀其间。是整体完成度很高的一道菜。

印象最深的是这个【猫山王榴莲炖鸡】,本以为是黑暗料理,吃起来却不同凡响。鸡汤里有整整三大块猫山王果肉,榴莲品质不错,炖完之后榴莲香甜依旧,而且那种独属猫山王的香味还渗到了汤里。

总之是一家把各种味道融合得很好的一家店。而且价格不贵,基本上人均100出头就能吃饱,200左右能吃到撑。
台湾菜:光头匠
盐酥鸡炸得又大又厚,咬下去特别香:

芋泥鸭方:

破布子午鱼:

乌鱼子:

其实就是做得很好的台湾家常菜。老板很随和,只要你能说出菜名而且他会做,他都会帮你去做。
特别温馨的一家店。
湘菜:芷江饭店
喜欢【红焖滩羊煲】,店家选用正宗宁夏滩羊,没有任何腥膻味但却用辣椒把羊肉的鲜味全引出来了,吃起来极嫩极鲜,无比好吃。
配着这锅滩羊煲,我能吃三大碗饭。

他们家的炒菜也很棒。
尤其是【酸菜炒小鲜笋】,火候正好比例得当,吃起来辣脆爽口,特别带感。还有【湖南本地辣椒炒肉】,肉片被炒出了辣椒的香味,特别下饭。另外【爆炒石鸡】也好吃。



还有一道很有趣的菜叫【芷江血鸭】,就是把鲜活鸭子先用油炒香,煸出香味,再加啤酒炖烂,最后淋入鸭血,让每一块鸭肉上都沾上鲜鸭血,出锅装盘,
他们家的血鸭切得特别小块,更为入味。放一小块鸭肉入口细细咀嚼,丝丝血腥味和鲜味直传舌根,越嚼越香。
这时只想要上二两酒,一口血鸭一口酒,好不快活!

江西炒米粉:辣堂赣

海鲜火锅:辉哥
倒也不是这家有多好吃,火锅嘛就那样。但外滩源那家辉哥里有一个黑珍珠套餐,性价比高惨了。
三个人去吃,人均四百块看起来不便宜,但是你能吃到一斤多象拔蚌、整只东星斑、龙虾、花胶鸡、蓝鲍鱼,就连牛肉也都是M10以上的和牛...餐后还送一个燕窝做的甜品...



还能要求啥呢?
川渝火锅
上海和重庆差距太大,所以我选不出。
不过有一点,即我在其他麻辣火锅店,吃完都会肚子不舒服或者拉肚子,但只有三家我吃完肚子不难受。
一个是霸道老火锅(这家你必须得要重辣,否则不好吃)

一个是外滩边的小龙翻大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