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每周坚持阅读一篇文章的习惯(2)

2023-02-12 21:18 作者:荣蹦米牵绊宜嘉七  | 我要投稿

文章出自于《人一生要读的书》

世界卷第二篇: 伊索寓言/古希腊/伊索/西方寓言的始祖

·作者简介

伊索可能是公元前6世纪的人,出生于小亚细亚的弗律基亚,曾在一个名叫克珊托斯的主人家为奴。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前430年)在其撰写的《历史》第二卷中记述道:“罗多皮斯是萨摩斯人赫菲斯托波利斯之子雅德蒙的女奴,并且与写作寓言的伊索为同一个主人的奴隶。伊索由于聪颖智慧,被解除奴隶身份并获得自由。他曾游历各地,给人们讲述寓言故事。据说小亚细亚的吕底亚国王克洛索斯(公元前560-前546年)对他相当信任,派他出使德尔斐,但结果是伊索遇害身亡。

 

·内容提要

《伊索寓言》意为“伊索的寓言集”大部分产生于伊索生活的时代,并且多为伊索所作。小部分是后人创作,记在伊索这位大师名下。

它作为古希腊人生活智慧的结晶,反映的内容非常广泛,绝大部分篇章都是讲做人的道德准则方面的问题。《伊索寓言》里著名的篇章很多,其中以《狼和小羊》、《农夫和蛇》《龟兔赛跑》、狐狸葡萄》最为脍炙人口。《狼和小羊》讲的是:狼想吃小羊,道貌岸然地想掩饰自己的恶行,但当纯朴的小羊戳穿它虚伪的面孔时,狼便露出了强横的本性。《农夫和蛇》讲的是:农夫在冬天见到一条蛇冻僵了,于是将它放到怀中暖热。蛇醒后咬了恩人一口,农夫中毒而死去。《龟兔赛跑》讲的是:乌龟和兔子进行比赛,乌龟依靠坚持不懈的努力战胜了一路懈怠的兔子。《狐狸和葡萄》讲的是:狐狸看见架上的葡萄,但是它又摘不到,临走时,说葡萄是酸的。

 

·作品评价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口头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通俗易懂,文字简练,被誉为西方寓言的始祖它的出现奠定了寓言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基石。它早已越出地理的界限,在欧洲文学史上产生过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成为作家创作的源泉和蓝本。后世的拉封丹莱辛、克雷洛夫在寓言创作中明显受它的影响。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基至政治著作中,《伊索寓言》也常常被引用,作为论证时的比喻、说理时的名言、讽刺时的武器、坪击时的矛头。

《伊索寓言》同时也是流传到中国最早的外国文学作品之一这可以上溯到16世纪末17世初。意大利传教土利玛窦、庞迪我将伊索及其寓言引译至中国。清末,随着文化交流的频繁,各种译本的《伊索寓言》相继出现。195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第一个由古希腊文直接翻译过来的(伊索寓言》。近年来,这本书的版本更是种类繁多。可以说,《伊索寓言》是在中国影响最广、最受读者欢迎的西方文学作品之一。


每周坚持阅读一篇文章的习惯(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