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圣源

2023-03-26 21:02 作者:想办法嫁给张真源  | 我要投稿


第一章   引

 青蔼雾气笼罩着这个小镇,座座古朴木屋排列严密依山而建。这条石板道路长着青苔,流着滴滴答答的晨露,清晨雾气有点清凉浓烈,一眼望不到尽头,听得远处小贩开始叫卖,鸟儿开始叽喳;一会儿一缕阳光投到了石板上,惊得雾气四下散开,慢慢得雾气消失了。二楼木簪挽着头的女子推开窗,向路对面的人家点了点头,她只是在做这个动作而已,没有表情变化,甚至她的眼睛都没有向对面望去,她的眼睛是涣散的,像一滩被太阳遗忘的水,枯寂的,无神的带有一丝悲悯的味道。她好像在完成一件每日必做但又从不想做的事——向对面邻居打招呼。她的睡衣丝绸的,轻飘的,像是一件旗袍做出的宽大的样式,但这挡不住她姣好的身材。睡衣在她的身上滑来滑去,随着她丰满的乳房波荡起伏。在她走到茶厅,接下了早晨的报纸。和往常一样,她端着镶金丝的珐琅茶杯,抿了一口,眼睛依然停留在报纸上。忽然,她在报纸上急切地翻看了一下,寻找着什么,显然,没有找到她在意的新闻,她又放了下去,仿佛刚才那个急切找寻新闻的人不是她。她脸上又出现了先前的波澜不惊的表情,眼神又重新涣散了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她木然地注视着窗户外面,太阳比之前更高了,街道细细碎碎地开始了商贩吆喝声,声音越来越多——母亲责骂孩子的声音,商贩讨好路人的声音,街边报童叫卖的声音,女人们在路边摊上带着羞涩与兴奋挑镯子的声音,一切都喧哗起来了。她撇了眼楼下,起身去了梳妆台,她看着自己。嗯,小脸,眼睛大而圆,眼尾微微上扬,鼻尖高翘,山根与眉眼连接地恰到好处,像是天生在一起的山峦与山脊,俊美又浑然天成。相辅相成用来形容她的美貌太合适不过了。

“赵阿公,收了吧”,那个给她递报纸的老头儿又弯着腰,顺着眼悄迷地走到桌边,把茶具收了。他没发出一丝声响,好像很害怕女人注意到他来过,又飘似的走了。她光着玉脚,垫着脚尖儿,欢快地走下楼梯,跑向后院。她推开后院的门窗清凉的湿气糊了她一脸,地上湿滑滑的,她光着脚踩在绿地上,露珠打湿了她的脚背,她向整个儿后院里的生物打招呼“睡得好吗?”,又贪婪地深吸一口,要把整个人融化在这一片生机勃勃中。身上鹅黄的睡袍粘上了一点点湿漉漉,变成斑斑点点的暗黄,黑色大卷波浪柔顺地披在身上,头发太长了,盖着她削瘦薄背。一个丫头跑过来“小姐,换件衣服穿上鞋啊”,手里拿着件宽大的暗灰色褂子,想直接给她披上。她好像没听见,继续向她的花儿打招呼。露水很快被升起来的的阳光蒸发了,太阳细细碎碎地照进这个花园,一切都被镀上了一层金光;花瓣和草儿边缘争先恐地舒展身体,活像一个个睡醒的少妇,娇柔又期待。那个丫头急匆匆跑过来把褂子包住她,想把她掺起来,她还是专注地看着花儿,眼神有了一点点生机。“好了,我知道了。”她直接把褂子挣脱了,又跑回阁楼。她急匆匆地打开衣橱,并没有挑选衣服;她直接把全部的衣服掀开来,走进了衣橱里面。她把隔板推开,走进了暗室,这处暗室是她自己设计的,除了那个丫头,没有人知道这里。亏得她在大学里辅修“建筑史”,她的同学们在那所顶尖大学里,没有多少人对“建筑史”感兴趣,她们大多辅修“教育学”“语言学”。她的暗室是六角形,像一个竹筒粽子,挑高极高,四周全部都是书籍。最上面那一层书,是她最宝贝的。这间屋子里,有的书崭新的,没打开过;有的书里面页码都模糊不清了,还有的书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轻轻碰一下就要散架了。后面的线状本都要断裂了,你打开甚至能闻到雨后被泡过水的木头的味道。这些书围着她,她像一个女皇,满意又骄傲地审视着她的子民。而她的子民也在沉默地注视着她。她很熟悉这里,拿着旁边的暗梯,搭到书架上,数了数顺序,拿走了一本,出来了。

 这里高门大户的小姐按规矩在及笄之后都会筹备一处别院。小姐及笄之后可住进去也可在自己原来的家里,但这些深闺大院的闺秀们没有几个愿意离开父母的,我们的苏家大小姐苏锦禾除外。近几年流行的是洋楼也有传统的中式别院,都是这么个意思,不必大费周章;只要让之后的夫家觉得她们娘家是有这个实力为女子供养生息的,不刻薄待了自家姑娘就行。苏家的姑娘们的阁楼都是由苏家老一道长工修葺的。但是苏锦禾的别院是她自己设计的,还自己另找了一群工人。从进门儿到花园再到阁楼都由她自己设计督工,直到最后的衣橱修建,她看着那些修筑工人说“我要一个半弧形的衣橱,往上面按一个滑竿,挑衣服的时候方便。“苏小姐,这样其实不太方便的,半弧形的衣橱没有人这样设计啊”“哦,是嘛?所以呢?开始动工吧,按照我的图纸”。就这样,独属于她的”半弧形衣橱”就确定下来了。那些工人背地里嗤笑她“哪家大户人家的小姐是怎么怪的啊,衣橱还弄什么“半弧形”,真是吸了几年洋墨水,脑子坏掉了”。这个半弧形的衣橱和外面高高悬挂的衣服把里面的六角形暗室挡了个严严实实。从外面看,除了形状奇怪,和别家小姐的衣柜没有什么两样。

  她拿着书刚出来,那个丫头又进来“今天是苏老夫人八十大寿,我们得快点了。”她“哦,那快点吧”,她轻飘飘留下了这么一句,仿佛这件事和她无关,把整个身子埋到了床里,翘着脚开始看书。

  这丫头从衣橱里挑了几件,都没满意的。小姐的衣服从开始搬离苏家开始,不是暗灰就是黑色,没一点生气的样子,是万万不可穿去给老夫人祝寿的;又因在学校只穿学生装,她的衣服就更少了。旗袍的样式也是寥寥无几,只有前几年流行的盘口样式有两条。但苏家远房女孩儿今日必来,她们的服饰都是当今时下最流行的。她们虽碍于世家清流的庄重颜面,不至于用金线装饰秀绢,但也都是各个得体优雅又大方。这丫头想到这里又开始作起了难,前几日想去在这地界出了名的何家铺子给小姐订一套祝寿的衣服,奈何因过两日有花卉节,使得各家女眷的订单快把何家门槛挤爆了。那个何老板低着头拿着画粉尺子比划着,眼镜堪堪挂在鼻尖上,头也没抬留下句,“制成一件衣服少则十四天,这裱花选材的,一步出不了错,你苏家是有名号的,可今天就是下台的皇帝来了也得排队!”这何老板,身上有点本事,说是在宫里当过学徒的,皇帝没了,他也跟着跑出来了。大约是恃才傲物的原因,脾气是附近出了名的倔,多说无益,这丫头悻悻走开了,心想,早该想到的,都怪我,后两日有花卉节嘛,订单都爆了,别说何家铺子了,就是普通的制衣铺也来不及了呀。

 丫头看着她的苏大小姐还是一脸不知愁地翻着书,说道“小姐,衣橱里实在没有祝寿的衣服了,怎么办啊?”“那么多衣服,挑几件合身舒适的,带过去就行,我没那么多讲究,奶奶不会怪我的,你放心。”她还是翘着脚翻书,也没抬眼。这丫头吃了个瘪气,转身开始收拾小姐的首饰,首饰这些好上手,老夫人和夫人送给小姐的首饰草草一收就有很多,都是名贵又古典的,任何时下都不过时,不必费心。说话间,赵阿公上来了,在步梯口端着成衣盒子叫“小桃儿,大夫人给小姐送的衣服刚过来,大约是给小姐祝寿穿的,你快去准备吧,车子备好了,我们得快点了,自己家的老夫人大寿,我们要是迟到了可得闹笑话了。”这丫头应了一声,兴高采烈地像是见到了救命稻草。赶忙打开来,是一件宝蓝粉相间的中式旗袍的样式,又不是传统的旗袍,领口和袖口都是当下最流行的开口,刚刚好漏出脖颈,腰围颈肩得体舒适。小桃赶忙给苏禾锦换上;苏禾锦本身就是苏家一派姑娘里最白最出挑的,身形凹凸有致,一双眼睛温婉流转,更衬得婉约气质。小桃调了一副蓝宝石耳饰,给苏锦禾带上,端庄优雅,中和了宝蓝粉的俏皮,镯子是前年老夫人送的红玛瑙。小桃又给她盘了个简单大气的头发,一边娴熟挽着头发,一边叮嘱“小姐,你没出阁就单独搬到别院来住的事,在苏家早就传遍了,你到家尽量避免和她们谈这个啊!” 苏锦禾一边欣赏着镜子里的自己一边说“知道了。”

  苏锦绣是苏家大房唯一长女,苏锦绣的母亲季夏因生二胎时恰逢疫病,苏家上上下下对季夏照顾的妥妥帖帖,精精细细。但坏就坏在了这“妥妥帖帖”上。季夏生产时,苏家用生石灰消杀门前,进进出出有专人守看,请了三个苏州城最有名的稳婆,蒙着面来的。三个稳婆眼看季夏难产,情况危急,忙向小厮去向苏老爷禀告,每道门小厮都非说没有手令不得进出,直至季夏血崩,无力回天。季夏就留下苏锦禾这么一个女儿,苏译思妻心切,又担心女儿没人照顾,娶了季夏的表妹季沁,季沁因不能生育被夫家退回过,季族里长辈巴不得早些为季沁找个夫家,就这样季沁顺理成章成了苏家大夫人。苏锦禾是苏家大房唯一女眷,苏家祖辈也因苏锦禾身世对她格外宽容,尤其苏老夫人,自己珍藏的首饰地产一套套明里暗里地给苏锦禾,苏锦禾也是因为老夫人的点头才光明正大搬进别院去住的。

人家小姐的别院要么依山傍水,要么地段千金;苏锦禾选了个偏远乡下闹街的阁楼,后院儿还是另买的。更别说离苏家开车都得一个小时起才能赶到了。

 “锦禾,来啦!快来,老夫人等你祝寿呢,你锦乐妹妹就等你玩儿呢!她们都在后院儿呢!”这是苏家二房太太赵秀,苏锦禾还没踏进家门呢,二房太太一阵招呼声就迎着她来了。众人还没回过神儿,只听见苏锦禾立刻上前挽住赵秀的胳膊“婶婶,您怎么又漂亮了!这衣服把您衬得出彩啊!这样式我们苏州那个店铺做的?您穿上真是比我们学校的时装模特还要强上百倍呢他们得给广告费才是。我这儿刚从学校回来,应该先去拜访您才是,今天才见到,真是失了礼数了!”苏锦禾嘴上调蜜,动作亲近又自然,把赵秀哄得喜笑颜开;仿佛刚才那个在别院的“书呆子”被摄魂了。一众女眷听着苏锦禾来了,簇拥上来,围着苏锦禾向前厅去给老夫人祝寿。“奶奶,万寿无疆!我来了,您开心吗?我今天要好好给您说说我们学校的事儿,我在学校还被表扬了呢!老师说我文章写得好,夸我有灵气来着”苏锦禾一边挎着苏老夫人,一边靠在她身上,还亲昵地在老夫人肩膀上蹭来蹭去,把老夫人哄得高高兴兴,摸着她的手说“我家姑娘就是伶俐,在哪儿都是拿得出手的,谁说姑娘就得煮饭操持?按照旧社会里的人家来说,那是不得不选择的。现在新时代了,我说,女娃儿读书让我们苏家出锦禾这么第一个大学生,给我们苏家长脸了!”苏家老小哄然赔笑,“人都到了吧?”苏老夫人问 ,“都到了,都到了;等着我们开场祝寿呢!”苏译回。只见苏家族人向前厅涌去时,一个白色蒙面带刀戏子突然从房梁穿出向苏家人刺去,紧接着,前厅后头一阵异常响动,轰隆隆,轰隆隆......


圣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