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基于KSP的火星基地草案

2021-01-01 19:53 作者:联邦打字机  | 我要投稿

温馨提示:

您将阅读的内容含有一下特征,如果任何一条令你感到不适,请立刻exit。

1、稀烂的手绘草图

2、幼稚的设计思想

3、零件数警告、Debug警告(仅用于部分体积庞大的基地核心舱的铺设建设过程)

4、基地携带飞行甲班     飞行甲班携带基地(指正)


前言:此前,我制作的《赤色坎星》第二集中涉及到了Duna三号基地,如下图

附视频传送门:BV1jD4y1U7XC

尽管这个视频的播放量不大,但是之后多位观众私信我,说这个基地不错但就是太小了。

于是我此后便着手开始建造了更大规模的Duna基地(部件数量警告)

但很快因为我的学业紧张,无法完工,也没有时间在去玩KSP,这个计划被搁置。

趁着我的课余时间,我手绘了几个基地草案,希望观众能提出宝贵的建议,

我据情况决定采用何种设计或是否继续进行下一轮的作图。

由于作图前后时间差较大,前后相隔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因此作图水平也参差不齐,请观众老爷们耐心阅读,说不定后面的作品就能惊艳你。

Duna基地方案01:

跑道侧设对接式

此方案作为原先Duna三号基地的改进版本,结构简单,建造难度小,操作难度小,零件数量少,可行性在几个方案中较高。

此方案分2期进行建设。

纵向对接请参考上图。

1期首先进行基地核心部件:跑道正方向右侧的采矿与燃料转化平台作为基地核心舱将首先建成,然后燃料贮存舱与火箭降落平台会在核心舱的上方对接。(此外在即将更新的KSP版本中将更新焊接功能,因此我决定1期跑道侧面的地面漫游车通道采用小绿人工程师焊接法进行建造,不包括在初期着陆在地表的模块中。)

跑道将以纵向对接口的方式与核心舱进行对接(如图),1期跑道的长度较短(比Duna三号基地的降落场略长),能供较大体型的航天飞机进行垂直起降或供微型飞行器进行短距滑跃起飞。跑道正方向左侧将建设有停机坪/停机库。

科研区与生活区作为独立的建筑单元,安置在基地核心舱的附近,没有对接关系。

2期,额外的跑道部件将会架设,或以纵向对接口对接法、或以焊接法(取决于官方出的焊接功能的使用效果)进行建设。届时跑道可供稍大体型的飞行器(以开拓者33号为例)进行滑跃起飞。

此外,太阳能板阵列模块也将以纵向对接口的方式与基地核心模块相连接。

独立的基地防御模块暂时待定。

Duna基地方案02-A:

基地垫设式

显而易见,整个基地除航天大楼外都布置在飞行器跑道下方。我相信这张图足够直白,我便不进行过多的介绍。

关于02-A方案的建设过程,首先主体结构飞行甲板及其一下部分将一次性建设完成(debug大法)随后以横向对接法建设延伸部分的滑跃起飞跑道以及侧面的地面漫游器升降平台与太阳能电池板阵列组。此外在基地侧面还会设有多个预留对接口,可供进一步的后续升级工作。

此后,飞行跑道以上结构(以下简称为“上层结构”)将直接安置在主体结构之上,届时会在两侧各安放多个适合的对接口进行对接。



Duna基地方案02-B:

基地垫设式

全通式甲板,有IJN航母内味了。我相信这张图足够直白,我便不进行过多的介绍。

基地的建造难度较大,排除使用Debug(用了的话就体会不到建造基地的乐趣了)

预计使用分段式、横向对接法。各部分间的紧密连接还是个大问题。


附:开拓者33号从Duna02-B基地上起飞的设想图


Duna基地方案03:

双层甲班移动基地式

设计用来起降大型的运输机。为了便于大型飞机在基地中的运作,整个基地核心部分将以基地车的形式呈现。

就先说道这里。如果大家有建议,请提出。我会在每周六进行统一回答。

基于KSP的火星基地草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