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动机心理学:克服拖延上瘾懒惰》-20230526
无意中看到此书,被克服成瘾两字吸引。因自己一直希望戒烟,而又逃避戒烟。逃避是因担心失败,担心是前面有过几次失败的经历。探寻在认知和行为上做改变,不是一门心思想,或依靠心灵鸡汤,希望可以采用相对科学的方法。 本书思想脉络非常清晰。先是引入“快乐无意识是人的生物本能”,类似公理,或者第一性原理,和生物趋利避害的本能相通。 在此基础上进行展开,导出减少不悦和寻找快感,这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无意识动机。然后针对行为,分解为准备工作,活动本身和活动结果3个阶段,对每个阶段使用2个动机进行解释和阐述,从而将不良的行为方式,在三个阶段上剥丝抽茧的讲清楚。 问题分解清晰,后面紧接着给出15种应对策略,以克服成瘾、拖延与懒惰。并对开篇的5个案例使用15中策略进行针对性克服。个人理解作者引用成瘾、拖延和懒惰三个词,是考虑他们是日常普遍的三种行为,其实本书的方法适应范围更广。 再总结下,任何行为,先明确哪些行为是期望发生,或者是正确行为。如果减少不悦或寻找快感导致正确行为不正确,那就采取一些不影响正确行为的行动,来减缓不悦或者增加快感的强度。 15个策略很多,无需死记硬背,只需在日常中审视自己不良行为,从三个阶段分别自我关注和自我感知,并对两个无意识动机做思考分析,然后参考15个策略,采取一些不影响正确行为的行动,来减缓不悦或者增加快感的强度,从而克服不良行为。 以抽烟做展开分析:1. 抽烟本身可获得快感,尼古丁对生理的刺激存在上瘾行为,隔几个小时不抽会有生理反应,体现为焦虑,焦躁,身体躁动;2.抽烟可以休息,劳累期间的休息是愉悦的。 3.抽烟可以逃避不悦。换言之,不抽烟的时候是不悦,也即工作不是一直愉悦状态。假期或周末可以2-3天不抽烟,就是对工作存在不悦的反证。总之,上述3个要素叠加,战胜抽烟有害健康的理性。 尝试从三个阶段解析应对: 增加准备工作的不悦或困难。①不买烟,增加随时抽烟的难度。②深刻想象室外暴晒和高温,增加外出抽烟的不悦感。对同一样事情,理解的深刻程度或体验的感知程度,会带来完全不同的力量。③对自己明确承诺,增加违背承诺的不悦感。④将戒烟行动和时间,明确讲给周边朋友,通过外部环境增加去抽烟的不悦感(自尊和失信)。⑤有意识远离抽烟的人或环境。多人抽烟会降低自己不悦感(抽烟有害健康的不悦)程度,将抽烟合理化。 抽烟本身和活动结果,减少抽烟的不悦性和增加工作的愉悦性。①通过其他健康方法,获取快感,替代抽烟。比如口香糖,瓜子;②在工作不悦时,采用其他健康方式减缓工作的不悦,比如看几分钟小说,或外出散步,或和朋友聊聊天。③理解上瘾机制,明白3-5天,生理上瘾会消失,理解不摄入尼古丁的不悦感是有期限,降低不悦感。④深入了解抽烟的坏处(可看书或医学案例),黑肺/肺癌/咽喉炎/口臭牙黄等,增加抽烟的心理不悦感。⑤演绎和想象,因抽烟得病的结果,父亲/老婆孩子无人照顾,他们多伤心及悲伤,增加抽烟的不悦。 未来两天再把《这本书能让你戒烟》读一遍,结合动机,把戒烟的方法确定下来,下周开始戒烟(心里好忐忑,现在就开始紧张,心跳加速)。 学以致用,道理和知识要使现实生活更好,严于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