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190921_Lund_(2)

2020-03-25 18:43 作者:刘大鸭蛋  | 我要投稿


峨参 Anthriscus sylvestris

    当地比较常见的伞形科植物,多见于林下。

    国内也有,分布广但数量少,可能跟中医有关。

糙叶五加 Eleutherococcus henryi

    原产我国,西方用于观赏。

    不是很懂英国人的审美,也许这就是猎奇吧。

洋常春藤 Hedera helix

    常见种类,其藤蔓可以绞杀树木,经常爬满一整棵大树,非常壮观。国内的野生常春藤主要是尼泊尔常春藤和菱叶长春藤,与本种稍有不同。

    不过花卉市场销售的园艺品系以本种为主。

枸骨叶冬青 Ilex aquifolium

    跟枸骨没有太大的区别。国内无野生种群,但发达地区有栽培个体。我个人认为它不如枸骨好看,不过它的刺更少,也许安全一些。

菊芋 Helianthus tuberosus

    洋姜,其实是菊科植物。原产美洲,国内广泛栽培,经常用来腌制。虽然我在植物园看到了,但我其实从来没在超市找到过。

鞭细毛菊 Pilosella flagellaris

    奇怪的菊科杂草增加了。
    没什么好说的,假装不认识它。

全缘金光菊 Rudbeckia fulgida

    常见的观赏植物,全球都有栽培。
    这个也没有太多好说的。

花叶滇苦菜 Sonchus asper

    极其常见的杂草。其所在的苦苣菜属种类不多,种间近似程度适中,而且有多个常见种,非常适合用来练习形态分类。四五年前,我还是个noob的时候,通过分辨这几个种类得到了很多分辨菊科植物的经验。
    国内相当常见,绿化工人清都清不完的那种。

桃叶风铃草 Campanula persicifolia

    与之前介绍过的圆叶风铃草有比较大的差异。本种的萼片长且宽厚,叶狭长,整体来说比圆叶风铃草高大,很容易区分。
    国内不产,如果在国内看到相似的东西,先查沙参属。

菥蓂 Thlaspi arvense

    菥蓂属与独行菜属非常接近,有时很难区分。个人感觉,菥蓂的果实比独行菜大很多。

    国内也很常见,偶尔会有人误认为荠菜,虽然没有毒,但是这东西的气味非常冲,不好吃。

瑞典藜 Chenopodium suecicum

    当地常见种,比普通的藜低矮,花序也更松散。国内应该不产,但似乎有几个非常相似的种类。

    藜属在饥荒时期偶尔被食用,但世界上大多数地区都没有食用藜属的传统(南美洲的藜麦除外),所以我并没有吃过,合理猜测,它的口味应该接近菠菜,但纤维更多。

繁缕 Stellaria media

    常见的石竹科杂草,偶尔会与鹅肠菜混淆,但后者有五个柱头,繁缕属一般只有三个。

    国内也很常见,可以在林下生存,我在苹果园见过很多。

垂序商陆 Phytolacca americana

    原产美洲,现在几乎世界广布,是一种非常顽强的入侵植物。其浆果内部有浓重的紫红色色素,沾到手上可以保持很久。然而它有毒,所以最好还是不要沾上。

蓝花丹 Plumbago auriculata

    原产南非,国内外多有栽培,具体资料不太清楚。但是我国南方有形态非常相似的本土近似种,比如白花丹。

蔓首乌 Fallopia convolvulus

    以前叫蔓蓼,后来有人发现这东西其实更像何首乌,所以挪到了何首乌属。国内亦有,但我没见过。

    我不知道能不能代替何首乌,但是何首乌本身也有一定的风险,能不吃最好就不要吃。

春蓼 Persicaria maculosa

    蓼属有些种类形态多变,春蓼就是其中之一,我看到的这个个体相当低矮,几乎匍匐生长,叶子上甚至有类似酸模叶蓼的深色斑纹。不过酸模叶蓼某种程度上说非常特立独行,因为它有四个花瓣,而春蓼等其他常见蓼属植物大都是五个花瓣,所以不难区分。

萹蓄 Polygonum aviculare

    以前,萹蓄属和蓼属是合并的,后来分开了,有人把国内所有的蓼都归入了萹蓄属,实际上国内有些蓼确实是蓼。所以PPBC在这个地方是不准的。

    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我反正是觉得萹蓄和蓼不应该跑到同一个属里去,这两类的差距确实有点明显。

欧洲卫矛 Euonymus europaeus

    欧洲很常见的卫矛,国内应该不产,也许有栽培。

    讲个笑话,国内用来做绿篱的冬青其实是卫矛属,枸骨与真正的冬青反而更接近。

溲疏 Deutzia scabra

    原产国内的灌木,花比较好看,西方人经常引种。

    不过,在国内,相比于溲疏本种,大花溲疏似乎更受园林从业者的欢迎,可能这就是文化差异吧。

冠盖绣球 Hydrangea anomala

    国内非常常见的绣球,在整个南方地区都有野生个体的分布。欧洲的个体都是引种栽培。

    绣球的花序很有特色:巨大的不育花负责吸引传粉者,而细小的可育花可以繁衍后代。园艺工作者通过选育,把所有的花都变成不育花,绣球就会变得非常漂亮,但是结不出果。

羽叶省沽油 Staphylea pinnata

    欧洲常见的省沽油属植物,与国内的省沽油很接近,但叶为羽状复叶。省沽油可能是比较原始的被子植物,它没有进化出对抗人类的机制,所以长期以来被世界各地人民食用。

    在国内,其嫩叶、芽和花是常见的蔬菜,在一些地区被叫做树花菜。种子含油量比较高,在古代常用来压榨食用油,这也是其中文名的由来。西方人则更喜欢直接吃种子,就像嗑瓜子一样。

高丛越橘 Vaccinium corymbosum

    用人话来描述,就是长得比较高的蓝莓。

    国内当然不可能有分布。

    虽然有几个果实看起来已经熟了,但是这是在植物园,所以我没吃。

直车轴草 Trifolium striatum

    这边有很多奇怪的车轴草,比如之前介绍过的兔足车轴草。本种虽然没有那么奇怪,但是与国内常见的白车轴草仍然有相当程度的不同。

野豌豆 Vicia sepium

    常见种类,在国内也有。野豌豆有独特的香气,在某些地区被当作野菜,但野豌豆本身有***,吃多了恐怕要驾鹤西去。

土耳其榛 Corylus colurna

    植物园引种的大型榛树,比普通的欧榛大得多,非常的壮观,非常的突厥。

    国内没有,也不太需要引进,本土的榛子种类已经很多了。

欧洲栗 Castanea sativa

    是的,欧洲的栗子和国内的栗子是不同的物种。不过现在销售的商品栗一般都是杂交育种的结果,所以我们吃到的东西可能是一样的。

    当时游客太多,我没好意思吃,而且栗子也不太适合生吃。

欧洲水青冈 Fagus sylvatica

    其实山毛榉和水青冈是同一种东西。

    壳斗科植物,果实能吃,口味介于榛子和栗子之间。在国内,不少水青冈属植物受到法律的保护,对野生个体的砍伐是被禁止的,但是吃个果子应该问题不大。

美洲胡桃 Juglans cinerea

    美国版的核桃,印第安本地人直接把它当核桃来吃,也用果实做黄色染料。其木材与其他核桃属植物一样有漂亮的颜色,算是一种卖得不错的商品。


如有错漏,欢迎指出

最后祝你,身体健康

20190921_Lund_(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