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心理保卫战:熬过这次倒春寒,春天必将到来!
本该是出门踏青旅游的阳春三月,被突如其来的疫情猛烈攻势蒙上了一层阴翳。
自 3 月初以来,从每日新增几十例到现在的日新增 3507 例只用了十几天的时间,短期猛增的大量病例,不免让人们陷入慌乱之中。
从心理学角度看,疫情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群体而言,都是一个重大应激事件,会引发心理和行为应激反应。病例爆发期的焦虑恐慌、居家隔离无所适从的烦躁,都会随着防控形势的好转而缓解。
就拿上海举例,这次奥密克戎 BA.2 传播之快,覆盖面积之广,起初让人乱了阵脚。但随着大家的生活逐渐慢下来,防疫节奏依旧是积极精准、有条不紊。
我们有信心,在完整的防控体系和充足的医疗资源准备之下,熬过这次疫情倒春寒,我们终将迎来山花烂漫。
心理保卫战
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它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未知风险,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守护着自己的绿码。
在这漫长的自卫疲劳战中,很容易引发人们的焦虑恐慌情绪。
小林在 3 月初出了一趟差,回来就接到防疫办通知,说他是次密接需要被隔离。
在隔离期间,小林反复体会自己是否出现咽痛、干咳、乏力等症状,好在都没有。但小林时常感觉到胸闷、心慌、憋气、呼吸不畅、胸口像压着一块大石头。
尽管经过多次核酸检测均是阴性,但小林依旧感觉自己状态有点不对。如胸闷、憋气、出汗,感觉浑身发热、食欲差、入睡困难,入睡后总伴随紧张、着急的梦境,与家人交流也没耐心、坐不住、躺不下。
想到新冠肺炎感染者也会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小林更加紧张了,反复回想自己路上的细节,可能与谁接触了、说话有没有保持 1 米的距离、口罩是否哪个环节没有戴好、可能摸了哪里的手扶电梯......
越想越焦虑,越想越崩溃,小林甚至开始准备交代自己的身后事。想想年迈的双亲和娇小可爱的孩子,小林不仅潸然泪下。
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面对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大部分人都容易出现焦虑的心理,特别关注身体不适的感觉,并将身体的不适与疾病联系起来,很容易被焦虑情绪笼罩。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面对重要考试或当众汇报时,是不是也出现过呼吸困难、憋气、出汗等焦虑感受?
其实焦虑时常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是我们不曾留意。疫情让我们放慢了脚步,得以抽空细细体会自己的感受,并且持续对负面状况的关注也会放大我们的恐慌。
事实上,当我们面临危险时,会出现焦虑情绪,通常会有如下表现:
内心体验:紧张恐慌、提心吊胆、惴惴不安、恐惧、害怕、担忧等;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头晕、心慌、胸闷、出汗、口干、便秘、腹泻、尿频、尿急等躯体不适;
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搓手顿足、肢体发抖、肌肉紧张性疼痛及舌、唇、指肌震颤等。
其实,在应激面前适度焦虑具有积极意义。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遇到风险或危机时,焦虑可以帮我们适度调整身体机能、提高大脑反应速度,从而积极应对危机。
当然,如果焦虑程度较重,像小林那样已经明显影响到工作和生活时,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及早干预。
思睿明联合阿里健康心理心选隆重推出「心理健康阳光卡」本服务包旨在帮助大家改善心理紧张状态、接纳情绪反应,调整自我认知做好心理防疫。
「心理健康阳光卡」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呵护您的心理健康:
1.心理状态评估
心理健康测评及报告,为用户全面分析和评估心理健康状态,现在的紧张焦虑是正常范围或确实异常,一测即知。
2.量身定制心理健康改善方案
在评估了用户的健康状况和生活状态之后,将由主治以上的精神科医生或心理治疗师量身定制改善方案。
3.家庭心理医生
线上专家问诊服务为用户提供便捷,小问题不用跑医院,在家电话就能解决。足不出户,家庭心理医生为您解决生活中的心理问题。
4.专家诊疗及住院绿色通道
如果情绪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工作和生活,需要及时就诊的,专家诊疗及绿色通道为您提供看诊就医的便捷途径。
5.健康宣教和科普知识讲座
呵护心理健康不能忽视知识宣教工作,心理知识、常见问题、家属支持系统都是必备的健康宝典。
6.药事服务
情绪问题的治疗手段有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联合治疗等多种方式,很多人会非常关心药物治疗方面的问题,药事服务为你一站配齐。
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抗疫如此,心理健康保卫战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