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回归课本系列——庄子
人的存世之道 庖丁解牛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不同于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庖丁解牛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以无厚入有间,以已之利攻彼之弊,故游刃而有余。而刀至筋骨交错之地,他亦会怵然为戒,谨慎行事。待謋然已解,便善刀而藏之,低调做人,收敛光芒。从不懂规律的目有全牛,到认识规律的目无全牛,再到运用规律的游刃有余,庖丁用行动阐释了他的人生哲学。
五石之瓠
惠子仅从日常使用层面考虑大葫芦的功用,拙于用大,“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则超越了世俗经验的束缚,指出其独特价值——“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初中学过的课文如逍遥游、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的其他故事,如濮水垂钓(宁生而曳尾于涂)、漆园小吏(与天地精神独立往来)、匠石运斤(信任 配合 怀念)、涸辙之鲋、鼓盆而歌(对生死的乐观态度)、齐物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