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法学资料推荐(精简版)

序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网络社会自上世纪万维网之发明以来,在2012年左右开始蓬勃发展至今,现实社会的发展也引起理论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然此学科现实基础虽深,相关法律理论发展却并不深入,甚至于学科称谓亦有众多:数字法学、信息法学、数据法学、网络法学、智能法学。笔者在此不辩析众多学科概念,仅以“网络法学”指称此一研究调整网络社会法律关系的法学领域。当然,大家也应该注意到了,此次的资料推荐局限于民法领域,其他部门法相关的资料并未过多涉及,此笔者自身局限所致,还请谅解。

推荐资料说明:
①每一章推荐书目尽量限制在10本,一则本资料精简为目的,着重减轻阅读量,二则考虑到许多资料获取不易,难以收录;
②书籍尽量以本土书目为主,一则考量到本资料受众,二则考虑到笔者对域外书目不够了解,暂时没有学习完数以千计的资料,三则笔者认为在此新学科中,众多本土学者的研究成果并不落后,甚至是领先世界的。
③未入选资料说明:
考虑到本资料体系大开大合,且已推荐了众多资料,此处就没有收录许多与本资料内容重合度较高的资料,如刘金瑞:《个人信息与权利配置 个人信息自决权的反思与出路》,法律出版社,2017;
或过于细小的专题,如西南政法大学张建文教授的:《被遗忘权的法教义学钩沉》,商务印书馆,2020年;
或过于偏向于案例的资料(粗略算来已推荐资料阅读量早过千万字,实在不能再多了),如北京大学张平:《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理解适用与案例解读》,中国法制出版社,2021年;
或仅部分内容提及了网络法相关专题,如李国强:《财产法体系的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财产法逻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第一章第二节、第二章第二节固然涉及虚拟财产等话题,然未进行完善探讨,亦不收录;
或过于抽象,考虑到受众不会关注的资料,亦不收录如李蕾:《信息确权的法理探究》,法律出版社,2022年。
再如杭州先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网络游戏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其售价10000,较难获取,因而不录入。
不过,本资料未收录的资料并非意味着意义不大或质量不高,而是因诸多原因不符合笔者的收录目标,故不录入,有深入探究的朋友亦可参阅上述提及资料,此处不受录仍是考量到大量的初学受众。
第一章 网络法研究资料概述
第一节 技术类关键词汇总
因网络法与技术关联十分密切,因而此处汇集网络法研究中与信息技术关联较大的关键词,以资参考。
物联网上数据收集与采集;狭义计算机网络上数据收集
数据结构与信息分析上的数据加工与制作
数据传播与计算机网络;数据传播的定义:提供、公开、披露与传播
数据与自动机(通用计算理论);数据的空间非竞争性;数据的时间非竞争性
操作系统与数据文件的通用性:互操作式数据格式(interoperable data formats)
以数据为载体的信息
数据存储:本地存储、流媒体、云服务
人格在网络中的表现;网络身份与“身体”;网络平台与网络账户;自媒体
网络身份与现实身份:数据主体;人工智能作为主体?
数据安全;数据删除
从“马法”到虚拟世界法律规范的总和
第二节 入门书籍推荐
①赵刚:《数据要素: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人民邮电出版社,2021年。
②张延来:《无技术不法律》,中国法制出版社,2022年。
③万江:《数字经济与反垄断法》,法律出版社,2022年。
④喻海松:《网络犯罪二十讲(第2版)》,法律出版社,2022年。
【现实基础】抽象的法律理论离不开生活中的实践,想要构建基于数据经济的法律理论,自然需要了解数据经济表现的样态,而信息技术学科中过分“理工科”理论又让网络法的研究人员们时常为之头疼,因而此处针对网络法的现实基础推荐四本书籍:赵刚先生的书籍主要以跨学科的视角看待数据经济,当中的技术内容特别贴合网络法所需要关注的部分,特此推荐;张延来律师实务经验丰富,其书籍对有法律背景而苦于无技术背景的读者极其友好;万江老师与喻海松老师二人的研究领域虽有不同,然二人书籍中对于网络社会的理论观察都是独到的,如万江老师对于社交网络之观察,喻海松老师对于网络黑灰产业之观察不仅限于反垄断法或刑法,其他学科亦可借鉴。二人在相关方面之成果,可谓别有风味,极力推荐!
⑤刘品新:《网络法:原理、案例与规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
⑥Diane Rowland, Uta Kohl, Andrew Charlesworth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aw(Fifth Edition). Routledge, 2017.
【内容通俗、视野宽阔】刘老师大概是国内最早以“网络法学”为研究对象的学者,有大量实务经验的刘老师以众多案例与史料勾连法理与现实,内容基本包括世界范围内有关网络法的重要成果,虽60W字却不显泛滥。而英国学者合著的Information Technology Law亦是如此,虽有更新版本,然此第五版更易获取,内容亦颇翔实,可咨参考。
⑦孙晋. 网络与数据法学[M].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22.
⑧马长山 主编:《数字法治概论》,法律出版社,2022年。
⑨高富平 张英 汤奇峰:《数据保护、利用与安全》,法律出版社,2020年。
⑩杨延超:《机器人法:构建人类未来新秩序》,法律出版社,2018年。
【博采众长】笔者认为,若真正将网络法视为完整体系的部门法,其理论体系必然涉及现有众多不同部门法,因而博采群议,兼收并蓄对于整体网络法的理论构建及其重要。纵观2012年大数据发展以来我国对于网络法领域的研究成果,笔者特此选出四份视角难相重合的书籍供读者参考:孙晋老师主编的《网络与数据法学》简明扼要,经济法理论背景突出明显;马长山老师主编的《数字法治概论》群星际会,几乎代表各个专题中最前沿的成果;高富平老师长期专注于数据交易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其与龙卫球老师在数据交易的研究领域当属最前沿者,其系列资料最突出“数据利用”四字;杨延超老师的《机器人法》一书研究专题之广、学科跨度之深少有人及,极其超前,是国内最早以AI为核心研究对象的体系著作,虽为18年著作,其作为研究素材仍不失落后。
第三节 进阶资料推荐
①龙卫球:《网络信息法基础与前言问题》,中国法制出版社,2022年。
②丁晓东:《个人信息保护:原理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21年。
龙卫球老师与丁晓东老师是较少地对本学科进行了全方位研究并以独著的姿态出版相关著作的老师,特此推荐二人的作品。龙卫球老师的研究更偏向从民法的视角对网络法进行再解释,如对“数据与虚拟财产”、“企业数据财产权”的研究具有极强的民法色彩;丁晓东老师不局限于特定的学科,其作品强力地辩析了个人信息保护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尤其值得深入学习。
③丁晓东 张吉豫:《人工智能的法律研究》,法律出版社,2019年。
④丁晓东 张吉豫:《隐私与数据的法律研究》,法律出版社,2019年。
⑤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网络法读书会历次研究材料。
未来法治研究院网络法读书会的研究材料是长期网上公开的,其系列材料基本涵盖了网络法的研究的绝大多数领域,并且有丁晓东与张吉豫老师以著作形态对历次读书会的总结,可供参考。不过需要再次提醒的是,此部分是进阶资料,时间不充裕,未有完整学科体系的朋友需要谨慎了解本部分资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大量外文资料、非主流观点、反直觉的理论。
第二章 个人数据(信息)保护法书籍推荐
第一节 资料推荐:规范解释类
①杨合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释义 法律出版社 2022年
值得注意的是,从网络安全法到个人信息保护法,杨合庆主任主编的释义系列一直在更新,至少从内容而言,该系列的完整度是最高的。
②杨智杰:《个人资料保护法论》,元照出版公司,2022。
对岸云林科技大学的杨老师应是第一位出版相关著作的对岸学者,虽书名中无关于“释义”之字样,然其内容实际是对GDPR,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与对岸《個人資料保護法》的条文对比与分析,别有风味,可供参考。
③张新宝 葛鑫 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1年
其中大量立法论思想仍值得考究。众多学者都从立法的视角对个人信息保护提出过相关的建议,乃至出版成书,然最成熟、体系化的当属本书,可供借鉴。
④公众号【小贝说安全】对《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的系列解读。
⑤左晓栋:《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百问百答》,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年。
网络安全法以来的网络法立法过程中有大量的(网信办的)技术人员参与立法进程,其中代表即左晓栋老师,而左老师又是少数将其思想出版的相关人员,相关著作不可不查。
⑥龙卫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释义》,中国法制出版社,2021。
⑦龙卫球:《数据安全法释义》中国法制出版社 2021年。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有大量学者开展对于网络法的研究,此二份龙老师主编的释义不仅是对于规范研究,亦是索引北航相关研究的极佳作品,基本体现了该校极具特色的相关研究。
目前,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教科书仍然较少,众多读者以规范解释著作为学习对象,自己整理学科体系实在是无奈之举,不过2023年下半年人民法院出版社会出版一本合著的《数字法学》,可以期待。
⑧IAPP. European Data Protection-Law and Practice(2nd Edition)[M] , 2019.
CIPP考试的官方教材,围绕GPDR的条文所编写。对于需要入门GDPR的朋友而言是绝佳资料,重要性无需多言。不过当中内容较为简洁,若需进一步研究则需要借助下述两份资料。
⑨Kuner, Bygrave, Docksey. The EU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GDPR) Update of Selected Article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0.
⑩Christopher Kuner, Lee A. Bygrave, Christopher Docksey, Laura Drechsler. The EU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GDPR)-A Commentary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0.
参与GDPR相关议程专家所合著的一份评注,权威性毋庸置疑。值得注意的是,Update of Selected Articles这份资料没有得到国内的重视,其对于原评注是极大的补充,应予关注!
第二节 书籍推荐:理论研究类
程啸 王苑:《个人信息保护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
正如宣传所言,这是国内目前唯一一本关于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系统性教材。有了王苑老师的加入,这份教程相应的内容别具一格,值得一读。但应注意的是程啸老师本人的民法背景对这本书籍的影响,其他如行政法、宪法、技术研究背景的人员观看这本书的时候感到阻碍几乎是可以肯定的。另,其中有大量程啸老师《个人信息保护法理解与适用》当中的内容,因而以上规范解释的资料中没有推荐该资料。
第三章 数据(信息)财产法
第一节 数据财产本论
①Alan Williams, Duncan Calow, Andrew Lee . Digital Media Contracts . Oxford Univ Press, 2011.
②Marcelo Corrales Compagnucci . Big Data, Databases And , Ownership, Rights In The Cloud. Springer, 2020.
③[英]克里斯托弗·米勒德 著,陈媛媛 译:《云计算法律》,法律出版社,2019年。
围绕着数据存储的变革,数据财产在网络社会当中的表现形态亦有不同,本资料按照本地存储、流媒体、云服务的发展方向推荐了一系列的资料,相信能教顺畅得厘清数据财产上法律利益的相关脉络,而这也较贴合国际上相关研究的状况。此处推荐的三份书籍即是少有的专注于数据财产本身的资料,值得有志之士借以开拓创新。然需要提醒的是,本领域几乎没有规范的支撑,意味着法教义学的研究方法,即解释论几乎在本领域不可行,或许可以说:所有的研究都是在做立法论的研究。
第二节 数据财产与知识产权
④Joshua A. T. Fairfield . Owned—Property, Privacy, and the New Digital Serfd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7.
⑤Aaron Perzanowski. Jason Schultz. The End of Ownership-Personal property in the digital economy[M]. , 2017.
⑥[美] 亚伦·普赞诺斯基,[美] 杰森·舒尔茨 著,赵精武 译:《所有权的终结——数字时代的财产保护》,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
虽然是在理论上的“旧书”,然而正如这本书当年在国外的流行一般,其中的观点给国内的学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以至最近仍有一些书单仍然谈及于The End of Ownership,不过笔者此处需要泼一盆冷水:一则本书的主体与个人信息保护无关,其中心在于数据财产与知识产权在法律上的交互,一些文章对于本书的推荐与归类存在错误;二则本书并非入门读物,若非对财产体系与网络社会有较深刻的感悟,看本书有误入歧途之可能,初学慎看!本书与龙卫球、高富平教授关于数据财产的研究相互结合,大有裨益。另外,笔者认为,The End of Ownership所属的整个The Information Society Series都值得一读,而其姊妹篇Owned更是与其相得益彰。
⑦王迁:《网络著作权专有权利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
研究网络社会中的知识产权的书籍不可谓不少,然王迁老师这本书极具代表性,本资料亦推荐之。与其他资料推荐不同的是,本资料主张将此书与上述书籍对比,如此一来就能更好地体会网络环境当中极具争议性的一系列法律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