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勒《第一交响曲》| 阔别七年的老友

与“马勒一”的不解之缘

马勒《第一交响曲》可能对于很多乐迷来说略显生僻,但却是贵交久未谋面的“老友”!
早在2014年,贵阳交响乐团首次赴深圳、香港巡演,就将“马勒一”的美好旋律带往深圳音乐厅以及香港大会堂,载誉归来后也曾为贵阳乐迷们奉上这一经典之作。
在巡演之中,“马勒一”陪伴着乐团获得掌声也激励大家坚持前进。出发前贵阳突降冰雹,深圳也出现暴雨,延误数小时后,乐团被告知航班取消。大家只能临时改签到广州,落地后连夜租大巴赶往深圳。第二天的深圳却艳阳高照,演出获得满场掌声与喝彩。恰如马勒的《第一交响曲》开头部分:暴风雨后,是无尽春日。
七年之后,《第一交响曲》将再次在贵阳大剧院的音乐厅内响起,它总结了马勒的美好青春,更是见证了贵交的一路成长。

从现场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7位圆号演奏员齐齐起立,手中的圆号被高高举起,这是马勒对乐队的“独特要求”——“以最强力度演奏”。圆号的雄浑音色将音乐厅内的气氛推向高潮,“巨人”带给观众的震撼久久不能平息。
除此之外,马勒还在乐谱上留下了许多类似的标记,包括让全体木管演奏员“扬管演奏”从而达到他所想要的音响效果等。

-时间-
2021年9月18日(周六)20:00
-地点-
贵阳大剧院·音乐厅
-指挥-
张国勇
-男中音-
孙砾
-曲目-
古斯塔夫·马勒:
旅行者之歌
第一交响曲“巨人”
-扫码购票-


1884年-1888年,马勒用四年时光,在28岁时完成《第一交响曲》。
马勒曾将《第一交响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青年时代,花卉,果实,荆棘。这一部分又分为3段,马勒自己的说明为:"1.春日天涯,引子和舒适的快板,引子描写大自然从漫长的冬眠中苏醒;2.采花,柔板;3.满帆,谐谑曲。”虽然他后来将这一说明取消,但后人依然可以从中得出结论:在《第一交响曲》中,马勒所有的技法都展现了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音画般的意象。
原野上清晨的美景和在路旁菩提树下的憩息,宁静春日里杜鹃啼啭、小鸟啾鸣,大自然显得如此清新、美丽、富有生机。

“马勒一”描述的大自然的清新婉丽与它的恢弘大气并不冲突。它虽然是马勒的第一部交响曲,但是已经将马勒音乐作品最鲜明的特点体现出来:编制大,结构复杂,配器精致,宏大又不乏诗意。
第一、二乐章的青春如诗,第三乐章的忧愁如歌,加上第四乐章的风暴与炽热,无一不是马勒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在这部交响曲中,音乐主题充满了明朗光辉和对青春、大自然的礼赞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渴望。
值得一提的是,马勒《第一交响曲》编制庞大,需要近百名演奏员共同演绎,光圆号手就要配足七位。因此,本场音乐会贵阳交响乐团邀请到青岛交响乐团、四川交响乐团的演奏家及业内杰出艺术家联合演绎这部马勒的青春叙歌。相信观众们能够通过这场音乐会感受青春的美好与生命的力量,同时领悟到音乐的非凡塑造力!

关注我们|Follow us
微信公众号|贵阳交响乐团
新浪微博|贵阳交响乐团
Facebook|贵阳交响乐团
Bilibili|贵阳交响乐团
贵阳交响乐团官方网站|http://www.gyso.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