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14.2 民主主义革命(6)

2022-11-06 08:54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在反对革命的敌人时,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斗争形式,包括合法的与非法的、和平的与武装的等各种斗争形式,而武装斗争常常成为主要的形式。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派互相勾结对人民实行极其残暴的统治,对人民的解放运动采取武装的残酷镇压。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不可能经过合法的斗争取得真正的解放。为着使民族民主革命获得彻底的胜利,无产阶级和革命的人民必须在可能的地方和可能的时候,建立一支被共产党所领导的、善于和敌人作战的人民军队,以及这支军队所借以活动的根据地,并使敌人统治地区的群众斗争与武装斗争相配合。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CN的民族民主革命就是这样。教员说:“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1]

  在CN革命中,武装斗争问题、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问题和农民土地问题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教员把这三个方面概括成为“工农武装割据”的观念。“工农武装割据”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以农民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根据地为主要阵地,把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的革命道路。在指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教员提出了以革命的乡村包围城市的新观念,创造了从建立小块的革命根据地发展成为大块的革命根据地,从农村包围城市到最后夺取城市的理论。在这个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首先在一块一块、一片一片的地区上摧毁了反动政权,建立了革命政权,进而在全国范围内打碎了反动的国家机器,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取得了革命的彻底胜利。

  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彻底胜利的标志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及其代理人的政治统治,建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治统治。教员曾经把中国革命的全部经验,集中到打碎反动阶级的国家机器和建立人民的国家这一点上。他说:“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纲领。”[2]

  中国人民民主革命取得全国胜利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就使革命由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展到了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其发展前途必然要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3]处在二十世纪的今天,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不可能有任何其他的前途,而只能是社会主义的前途。


注:

[1] 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载《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2版,第600-601页。

[2]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载《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485页。

[3]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载《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第2版,第646页。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14.2 民主主义革命(6)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