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量子理论不能用经典眼光理解

2021-11-25 22:18 作者:鹿娜拉  | 我要投稿

        物理理论可以粗略地分为经典理论与量子理论两类。其中,经典理论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力”“能量”“质量”“速度”这些概念既是物理量,也是现实生活中可以明确指出的客观事物。

        量子理论与经典理论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量子理论不能用经典眼光理解呢?接下来,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量子理论的特殊性。相信读者看完这些内容,能够对上面的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

一、物理理论的框架

        一个物理理论总是由“形式系统”“解释系统”与“客观事实”组成的。其中,“形式系统”指描述物理过程的数学形式,比如牛顿力学中的动力学方程

                                                          F%3Dma%3Dm%5Cfrac%7Bdv%7D%7Bdt%7D

        “客观事实”指的是实验结果,只有这个结果和形式系统匹配时,才可以说一个物理理论可能正确。

        “解释系统”的作用是联系数学形式与实验结果。就如同上面的动力学方程,我们说F是力,m是质量,a是加速度,这样,整个数学方程才有意义,才能表示:“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在经典理论中,我们并不重视“解释系统”,原因也很自然:它很平凡;或者说,经典理论中的物理量都与现实世界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太阳自地平线徐徐升起,可以感受到“光强”;夏日的风吹过,可以感受到“温度”。这些物理量是如此的自然,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以至于在经典理论中,“解释系统”显得如此的多余。

        在量子系统中,“解释系统”将发挥它重要的作用。

二、量子现象的特殊性

        如上文所述,解释系统工作的时候,一定是实验现象与人们的预期出现了偏差。这里,我们用“量子小球”的假象实验来代替这个过程。(实际上,这只是去掉了方程的施特恩-格拉赫实验(Stern-Gerlach experiment))

        现在,我们有很多的量子小球,假设它们按照颜色分类,有一半是黑的,一半是白的;或者按照硬度分类,有一半是硬的,一半是软的。我们还有两种实验装置,一种可以测得小球的颜色,另一种可以测得小球的硬度。如下图所示,我们让小球以不同的方式通过这两种仪器:

测量小球的颜色并分类
测量小球的硬度并分类

        这些情况看起来都很正常,不过,事情并不是总这么顺遂人意。

        奇怪的事情从这里展开:在第一次检测为黑色的小球,经过一次硬度检验后,再经历一次颜色检验,出现了黑色和白色的小球。这是经典情景下绝对不可能出现的。怎么理解,怎么解释这种现象呢?

三、什么是量子态

        出现这样奇怪的现象,本质的解释是:“测量会改变量子态”。所以,我们不得不讲讲,什么是量子态。(这实际上就是量子力学的解释系统的一部分。)

        量子态,在量子系统中被用来描述那些“看到了什么”,而非“是什么”的概念。就像我们的量子小球,它可能在一、二、三次测量中,分别表现出了白色,软,白色的状态,但这并不说明这个小球是白色的软小球,这就是量子理论与经典理论的一个本质性的区别。

        那么,测量为什么会改变量子态呢?一种简单而笼统的说法是:测量是一种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通过光子传播。在宏观世界,光子的能量相对于宏观物体是如此的小,以至于光子对宏观物体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而需要用量子理论描述的微观世界,我们的测量对象本身与光子的能量在同一个量级,很容易被光子作用而发生改变。

四、量子力学基本假设

        接下来,我们尝试用数学的手段,描述上述的实验过程。为此,我们需要一些共识,也就是量子力学基本假设:

        1、我们要把量子态装进狄拉克符号里面

        (量子态被表示为希尔伯特空间中归一化的向量,为了计算方便,量子力学中的向量用狄拉克符号表示,狄拉克符号:| >)

        2、我们总是有且仅有一个要观测的表象,比如颜色,或者硬度

        (观测量表示为希尔伯特空间中的厄密算子)

        3、我们总是依概率测得某一种表象

        (波恩规则:概率等于几率幅的模平方)

        现在,我们可以用数学工具来描述测量过程了。

        我们测量很多个小球的颜色,都得到白色,于是,这些小球的量子态就都可以表示为:

                                                                          %7C%E7%99%BD%3E

        接下来,我们让它们通过硬度检验,它们之中有一半表现出“硬”,一半表现出“软”:

                                                                 %7C%E7%A1%AC%3Eor%7C%E8%BD%AF%3E

                                                        P(%E7%A1%AC)%3DP(%E8%BD%AF)%3D1%2F2

        由于得到“硬”和“软”的概率都是1/2,我们根据基本假设,得到这样的结果:

                                                 %7C%E7%99%BD%3E%3D%5Cfrac%7B1%7D%7B%5Csqrt%7B2%7D%20%7D%7C%E7%A1%AC%3E%2B%5Cfrac%7B1%7D%7B%5Csqrt%7B2%7D%20%7D%7C%E8%BD%AF%3E

        类似的,“黑”也有相应的表示,不过由于“黑”与“白”必然不会同时出现,“黑”应当是与“白”正交的。

                                                %7C%E9%BB%91%3E%3D%5Cfrac%7B1%7D%7B%5Csqrt%7B2%7D%20%7D%7C%E7%A1%AC%3E-%5Cfrac%7B1%7D%7B%5Csqrt%7B2%7D%20%7D%7C%E8%BD%AF%3E

        于是,接下来的事情就不那么奇怪了:

        测量硬度得到结果“硬”,那么量子态一定是|硬>,说明测量过程即:

                                         %7C%E7%99%BD%3E%3D%5Cfrac%7B1%7D%7B%5Csqrt%7B2%7D%20%7D%7C%E7%A1%AC%3E%2B%5Cfrac%7B1%7D%7B%5Csqrt%7B2%7D%20%7D%7C%E8%BD%AF%3E%5Crightarrow%20%7C%E7%A1%AC%3E

        我们可以用|白>,|黑>反过来表示|硬>,|软>:

                                                %7C%E7%A1%AC%3E%3D%5Cfrac%7B1%7D%7B%5Csqrt%7B2%7D%20%7D%7C%E7%99%BD%3E%2B%5Cfrac%7B1%7D%7B%5Csqrt%7B2%7D%20%7D%7C%E9%BB%91%3E

                                                %7C%E8%BD%AF%3E%3D%5Cfrac%7B1%7D%7B%5Csqrt%7B2%7D%20%7D%7C%E7%99%BD%3E-%5Cfrac%7B1%7D%7B%5Csqrt%7B2%7D%20%7D%7C%E9%BB%91%3E

        于是,再把大量的小球输入测量颜色的仪器,会得到1/2的|白>与1/2的|黑>也就不奇怪了。

五、严谨的物理与数学过程

        我们将情景还原为施特恩-格拉赫实验(Stern-Gerlach experiment)。在本实验中,一束银原子通过恒定方向的磁场后,原子束在空间位置上分成两部分,打在屏上显示出两条分立的线。

SG实验

        如果施加的磁场为z方向磁场,则记为SG(Z),如果为x方向磁场,则记为SG(X)。实际上,SG(Z)与SG(X)相当于在测量过程中分别选择了σz与σx表象,得到的测量结果分别为σz与σx的本征态。在这个实验中,σz的本征态表现为原子束向z+,z-方向偏转,σx的本征态表现为原子束向x+,x-方向偏转。我们将它们分别标记为|z+>,|z->,|x+>,|x->。由于这个实验中,在选取了某一表象后,可以严格区分的现象只有两种,因此,可以用二维复空间来描述。

        在二维复空间中,有:

        对应本征态:

        测量过程只能得到某一方向的本征态,以z方向为例,测量过程用投影算子表示:

        如果对量子态|x+>测量σz,得到出现z+,z-的几率,即:

        这个结果与实验对应得很好。

六、结束语与致谢

        如果你完整的读完了这篇文章。应该能对量子现象的特殊性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解决一些读者对于“量子”的疑惑,打消一些对于量子力学的近乎玄学的想象。

        最后,感谢我的老师,感谢他带我体会量子世界的奇妙,而非仅仅教授我们计算与解题的技巧。

为什么量子理论不能用经典眼光理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