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古史(侯版):天主教会的反宗教改革
天主教会的反宗教改革
·特兰托会议
·耶稣会的建立
罗耀拉与耶稣会;利玛窦来华传教
由马丁·路德开始的宗教改革思潮与运动,促成了基督教会内部的有一次大分裂。从天主教内部又分裂出新教世界:路德教、加尔文教。在这种形势下,天主教会内部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罗马教廷作为天主教世界的中心,不得不采取措施进行自救,同时与新教派别斗争。这些措施史称“反宗教改革”。
措施一:召开特兰托宗教会议。为了讨论当时宗教形式,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特兰托召开宗教会议。从1545年召开,断断续续一直开到1563年。根据会议决议,罗马教皇发布《特兰托宗教会议信纲》。《信纲》一方面重申天主教的一些基本原则,维护罗马教皇与罗马教会的地位。另一方面根据形势也删改了一些基督教教义。P213-214
措施二:成立耶稣会。为了维护罗马教皇权威与巩固罗马教会地位,罗马教皇批准成立耶稣会。这是修会组织,其创始人是西班牙的贵族罗耀拉。此人是一个狂热的天主教徒,在巴黎大学学习神学期间与另外一些狂热的天主教徒聚集在一起,宣誓要献身于天主教,并成立组织耶稣会。1540年罗马教皇正式批准该组织。
耶稣会有着十分严格的规章。P212-213
17世纪初,耶稣会的会士就已经超过万人,发展比较迅速。中世纪的一般修会提倡加入者要远离尘世,过隐居生活。但耶稣会强调会士要积极主动进入到社会各个领域,特别是与社会上层广泛接触。要开办医院、学校等扩大天主教的影响。
耶稣会还注重派会士到海外活动,到亚洲、美洲、非洲等国家传教,争取信徒,扩大天主教生存欲发展的空间。一些会士向东方传教的过程,客观上充当了东、西文化交流媒介的角色。
如耶稣会士利玛窦于1581年明代后期到达澳门。1603年到北京传教,与明朝士大夫徐光启等人有密切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