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虫记·永德·大雪山·20181014 (3)


后翅外缘的红色区域宽,前翅外缘的红带在臀角处变为黑色。本种与浓紫彩灰蝶类似,除正面的蓝紫色调不同外,本种反面尾突上方的三角形黑斑比浓紫彩灰蝶相同位置的黑斑更小一些。

图中的个体为雌性。与网上大多数资料给出的雄性不同,雌性个体后翅外缘没有明显的黑色圆形突起。
我当时甚至没有认出来,去请了救兵。
以灰蝶科的标准来看,本种的体型算是比较大的,导致我一度以为它是蚬蝶。

小型灰蝶,翅反面有成对的细白纹。幼虫以豆科的花苞为食,成虫常见于猪屎豆附近,既能采蜜,又能产卵。

存疑。本属有内部变异,区分困难,最好参照雄性的性标。图为雌性,没有性标,因此可能出错。本种斑纹橙黄色,前翅前缘不全为黑色,近外缘的黄斑不由翅脉延伸到外缘。

体型较大的种类,幼虫寄生于姜科。本种翅形和斑纹均较独特,不难辨认。

小型种类。作为花弄蝶亚科的一员,本种停落时翅展开。翅正面以黑色为主,有不明显的浅色线条和明显的半透明小白斑。需要注意的是,花弄蝶亚科很多种类都有类似的体色和停落姿势,请仔细辨别。

常见种,触角末端、中后足跗节色浅,腹部只有两个黄环。这个很容易辨认,是新手之友。

体型较大,前翅有眼斑,近顶角处有一对狭长的白斑。


存疑,灯蛾族的幼虫我尚且认不全,何况苔蛾?

黑色有白斑,后翅臀角有橙色斑点。虎蛾亚科有不少长得很好看的种类,但关注度却不像灯蛾那么高。

胸部有一个大眼斑,其后有个浅色的小眼斑,再往后是一条浅色横带。图中的个体已经快要化蛹了,藏在泥土里。
如有错漏,欢迎指出
最后祝你,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