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乒器观察 96:掌纹SK、张继科T5000、摧峰、套胶硬度
想到下个月就要有弗兰西斯卡ZLC、奥恰ALC,以及大概率的超级张继科和波尔ALC特别版。黑马君最近码字起来多少有些平淡无味,好像这是“喧嚣前的平静”。斯帝卡金标限量也等到花儿都谢了,目前市场上的新品多少有些鸡肋的感觉。
不管怎样,这一期先当是开胃菜吧。

掌纹SK
最早蝴蝶线下活动时,就打了这块掌纹SK。当时只觉上台率好高,手感的过渡很流畅。最近这段评测多用到掌纹。感觉:手柄比较舒适,但没有传说中蝴蝶最舒服的手柄,有时稍微有点滑;手感清晰,品控比CL好一些,还挺弹,发力后挺喷的;小球的控制很有数,果然纯木的手感非同一般。
现在这种内里三层阿尤斯几乎等厚的纯木七夹,都有个问题:速度可以足够快,但旋转值不容易很高,弧线会显得正一点,对方容易防守些。但你要说实战效果,其实还是足够的。
有传闻掌纹系列在日本已停产,包括李尚洙在用的掌纹VR(他本人用的特注VR,手柄是InnALC)。不管一款球板好与不好,受众一旦减少,迟早会有退市的可能。比如曾经笔者很喜欢的孔芳碳、大力神。

张继科T5000
并未停产,只是因为冷门,产量和销量都少。大家对其的定义是“薄钢片”。硬弹,有点难控。所谓“难控”,当然不如芳基和碳素的结合(ALC)那般可以刚柔并济。它就是更容易打出速度,更猛一些。发力门槛反而不高。就是防守时没有ALC这类好调节,但有些球友就觉得打起来爽。
在黑马君的印象中,庄智渊也用过类似的波尔T5000。没错,这类板子就是快打旋风。适合快弧类型。这种脆脆的风格直板应该打起来比横板更顺手。推挡蛮顺溜。

摧峰(橙海绵)
官方对摧峰的描述基本正确。裹球感确实在粘套中算比较深的,退台后弧线很饱满,上台率高,而且二跳有点怪,对方不好防。这些都是优点。刷无机能打,内能感还是不错的,一速也可以。
笔者打了39-40这个硬度的。有个问题就是:小力量下不如狂飚3踏实,要暴力拉冲的时候,会感觉有些虚,顶不上去。说明海绵的支撑力不够强。个人感觉适合水平一般的业余球友。37-38放反手应该合适,能稳定下反手位的弧线,重量不会高于狂飚。

套胶硬度的选择
最近有球友问到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说过7成力的时候,基本能透是比较好的。按照这个标准去选择套胶,发力时可以借用到底板的支撑,同时,能打透的情况下,我们是容易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对球的控制力的。
所以,在模糊的情况下,如果套胶是狂飚3,我一般建议业余球友是39度。但是,这个问题要辩证地看。为什么我们说,器材的选择,归根结底,都是要立足于对自身的认识。
一,对于死搓死防的。接发球大多数都是搓重下旋,然后来防守和扛对方进攻的,41度和42度都可以啊。这样能搓得更转。也顶得住。个别球友觉得用高硬度才防起来踏实,不然心里发虚。或者你是快攻类型的,刚好又配的板子不硬。这样,硬度高点才好。
二,度数的选择还得看你灌不灌油,刷胶狠不狠。有球友就是喜欢41度的蓝国狂然后刷成实际上只有38度的手感。
三,一片标称为39度的狂飚3。你觉得就是39度?实际上,因为品控的关系,可能是37或者40、41。大家应该记得尼塔库狂飚Pro海绵上面印着39正负2度。说明生产过程中是有误差的。偏差一度是正常的,偶尔还两度。所以感觉硬了就多刷几遍胶水就好。不要太教条。